美國陸軍部在本月公佈的一份有關中國戰術的報告中說,中國是美國的一個「近乎匹敵的競爭對手」,在陸、海、空、太空和網路空間的所有領域都發展了重要的能力。中國的火箭軍是全球最大的導彈部隊,其常規彈道導彈部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能力最強的部隊之一,其彈道導彈的精確度和射程都得到了提升。
《美國之音》指出,這份用於陸軍訓練、職業教育和領導者培養的報告說,「儘管中共主要的地理關注焦點是東亞、東南亞和西太平洋,但它也是美國的近乎匹敵的競爭對手,在世界範圍內有著重要的政治和戰略利益」。解放軍在特定作戰環境中的能力包括許多不同的單位和系統組合,能夠挑戰美國和盟軍的作戰能力,特別是在西太平洋地區。
報告說,與西方軍隊不同,PLA是深度政治化的,它與毛澤東思想、馬列主義及中國共產黨有重要的聯繫,這點與西方世界完全不同。中國渴望成為世界強國,很可能以大英帝國或二戰後的美國為榜樣。其最終目標是漸進的,到2035年要實現全面繁榮,中共仍是主導國家的政治實體。中國希望到2049年,即中共建國100周年之際,全面成為現代化強國,並擁有世界一流軍隊。
這份近250頁的報告對解放軍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等各兵種進行了分析。它在有關火箭軍部份說,中國的火箭軍是全球最大的導彈部隊,擁有1000多枚短程、中程和洲際彈道導彈和300多枚遠端巡航導彈。中國的火箭軍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其前身是第二炮兵部隊,而美國沒有一個相當於火箭軍的軍種。
報告指出,與其相對較小的核力量相比,火箭軍的常規彈道導彈部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能力最強的部隊之一。彈道導彈的目標是高價值資產,包括機場和海港、補給站以及指揮和通信節點,是中國反介入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更先進的彈道導彈被專門設計用於與堅固的或可移動的高價值資產,如航空母艦和反彈道導彈系統交戰。
報告還說,東風-11導彈是火箭軍部署最廣的短程彈道導彈,最初設計用於打擊300公里以外的目標,但較新的型號將射程擴大至700公里以上。報告說,這種導彈的精確度也提高了,將「預定目標點」減少到只有30米,為戰區指揮官提供了遠端精確打擊能力。比較新的東風-15/16導彈的射程為600-1000公里,而且採用先進的反彈道導彈反制措施,例如末端機動和誘餌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