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防合作署(DSCA)昨日公布出售中華民國M109A6自走砲與彈藥導引套件,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這項裝備不但能將「大砲成為狙擊槍」,加速陸軍兵力轉型,也象徵台美關係互信的持續深化。
蘇紫雲表示,拜登政府就任後首次對台軍售,具有多重意義可判讀,尤其是精裝衛星導引套件、軍規衛星定位、慣性導航等敏感裝備,而A6型之後的車種未來搭配新品種的高速彈藥將可遂行反飛彈功能都是主要亮點,也使得國軍的這項軍構物超所值。
由軍事角度來看,蘇紫雲表示,此軍售預估總價7.5億美元約208.37億元台幣。包括40門M109A6自走砲,20輛野戰彈藥車(FAASV),特別是1698套精準導引套件(PGK)、「軍用衛星定位系統」( Defense Advanc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等敏感裝備,更是明顯指標。對國軍野戰砲兵可說是大補丸,可以隔代躍進最新的砲兵能力。M-109A6可以行進間停車一分鐘內發動炮擊,大大提昇地面部隊的快速反應,相較傳統砲兵放列、收砲的耗時,M-109 A6 可以快打快跑,大幅提昇國軍長程火力的站立防護與保存的戰場存活率。
他表示,另一亮點則是「大砲成為狙擊槍」,配套出售的的「精準導引套件」(PGK),可將彈著圓周命中公差(CEP)控制在20-30公尺之內,可有效涵蓋155榴彈的殺傷半徑。由於彈著精度高,因此一發精準導引榴彈相當於50發傳統榴彈的TOT射擊效果,一輛M-109A6也就相當於一個傳統的砲兵連威力。
蘇紫雲說,M-109A6的快速反應能力,給成為陸軍戰略基本單位聯兵營新的拳頭,以4輛構成的 M-109A6自走砲排,將可有效支援聯兵營任務的遂行,特別是對登陸敵軍的泊地、灘頭等靜態目標將發揮致命打擊效果。對舟波等移動目標也可透過前置量計算,以及PGK引信的空炸功能(GPS可設定座標以及海拔高度),對舟波發揮殺傷效果。新裝備加速陸軍兵力轉型。
蘇紫雲也提出選購M-109A6自走砲的「隱藏版功能」,他說,國軍選購M-109A6自走砲,未來很有機會得到附加的「彩蛋」效益,也就是結合M-109A6精確的定位與射控系統以及新品種彈藥的「高初速射彈」(HVP),將可攔截巡弋飛彈、甚至短程彈道飛彈,目前美軍已經測試成功。未來可形成低成本的飛彈防衛系統,與負責戰區防衛的愛國者飛彈形成高低組合的整體防空體系。此對國軍而言將是抵禦中共彈道飛彈的另一選項,也可能是後續可以評估的軍售重點。
而在政治上,蘇紫雲表示,這項軍售象徵台美關係的互信持續深化,此M-109A6砲車售案可說是大全配,包含各類數位定位、火控系統以及精準導引套件,可連通美軍GPS軍規訊號,軍規等級的精密電磁訊號,可視為美國與盟邦間的信任表徵。此外,在10月G-20峰會前公布對台軍售,美方不在意是否影響拜習會,也跌破許多人眼鏡。此或可說明在「大兩岸小兩岸」關係中,美國不再以北京反應為考量,台灣在對華政策中脫鉤,權重也增加。
--------------------------------------------------------
這樣看來40輛A6只是首批,後續可能會採購A7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