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美售我M109A6自走砲 蘇紫雲:「大砲成為狙擊槍」

美售我M109A6自走砲 蘇紫雲:「大砲成為狙擊槍」
美國國防合作署(DSCA)昨日公布出售中華民國M109A6自走砲與彈藥導引套件,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這項裝備不但能將「大砲成為狙擊槍」,加速陸軍兵力轉型,也象徵台美關係互信的持續深化。

蘇紫雲表示,拜登政府就任後首次對台軍售,具有多重意義可判讀,尤其是精裝衛星導引套件、軍規衛星定位、慣性導航等敏感裝備,而A6型之後的車種未來搭配新品種的高速彈藥將可遂行反飛彈功能都是主要亮點,也使得國軍的這項軍構物超所值。

由軍事角度來看,蘇紫雲表示,此軍售預估總價7.5億美元約208.37億元台幣。包括40門M109A6自走砲,20輛野戰彈藥車(FAASV),特別是1698套精準導引套件(PGK)、「軍用衛星定位系統」( Defense Advanc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等敏感裝備,更是明顯指標。對國軍野戰砲兵可說是大補丸,可以隔代躍進最新的砲兵能力。M-109A6可以行進間停車一分鐘內發動炮擊,大大提昇地面部隊的快速反應,相較傳統砲兵放列、收砲的耗時,M-109 A6 可以快打快跑,大幅提昇國軍長程火力的站立防護與保存的戰場存活率。

他表示,另一亮點則是「大砲成為狙擊槍」,配套出售的的「精準導引套件」(PGK),可將彈著圓周命中公差(CEP)控制在20-30公尺之內,可有效涵蓋155榴彈的殺傷半徑。由於彈著精度高,因此一發精準導引榴彈相當於50發傳統榴彈的TOT射擊效果,一輛M-109A6也就相當於一個傳統的砲兵連威力。

蘇紫雲說,M-109A6的快速反應能力,給成為陸軍戰略基本單位聯兵營新的拳頭,以4輛構成的 M-109A6自走砲排,將可有效支援聯兵營任務的遂行,特別是對登陸敵軍的泊地、灘頭等靜態目標將發揮致命打擊效果。對舟波等移動目標也可透過前置量計算,以及PGK引信的空炸功能(GPS可設定座標以及海拔高度),對舟波發揮殺傷效果。新裝備加速陸軍兵力轉型。

蘇紫雲也提出選購M-109A6自走砲的「隱藏版功能」,他說,國軍選購M-109A6自走砲,未來很有機會得到附加的「彩蛋」效益,也就是結合M-109A6精確的定位與射控系統以及新品種彈藥的「高初速射彈」(HVP),將可攔截巡弋飛彈、甚至短程彈道飛彈,目前美軍已經測試成功。未來可形成低成本的飛彈防衛系統,與負責戰區防衛的愛國者飛彈形成高低組合的整體防空體系。此對國軍而言將是抵禦中共彈道飛彈的另一選項,也可能是後續可以評估的軍售重點。

而在政治上,蘇紫雲表示,這項軍售象徵台美關係的互信持續深化,此M-109A6砲車售案可說是大全配,包含各類數位定位、火控系統以及精準導引套件,可連通美軍GPS軍規訊號,軍規等級的精密電磁訊號,可視為美國與盟邦間的信任表徵。此外,在10月G-20峰會前公布對台軍售,美方不在意是否影響拜習會,也跌破許多人眼鏡。此或可說明在「大兩岸小兩岸」關係中,美國不再以北京反應為考量,台灣在對華政策中脫鉤,權重也增加。
--------------------------------------------------------
這樣看來40輛A6只是首批,後續可能會採購A7版本
2021-08-06 9:45 發佈
a7底盤跟之前a5/a6都不一樣,是共用m2/m3底盤,對於我們後勤負擔大
Motor123 wrote:
a7底盤跟之前a5/a6...(恕刪)


後勤是個負擔這個說法有點自欺欺人,A6美國以後汰除會面對消失性商源採購問題後勤就不會負擔?
難道備料零件台灣廠商可以自己生產? A7還關係到後續長久升級計劃只到A6會被卡住聯網作戰 . 加掛新型防護裝甲都不行,加長射程炮管也沒份。
alexlin1 wrote:
美國國防合作署(DSCA...(恕刪)


只買40輛就可以看出後續還有相關計劃。

自由說會再採購A7。 預算不足可能通膨原因價格上漲採購數量導致變少也是陸軍考慮原因。

Motor123 wrote:
a7底盤跟之前a5/a6...(恕刪)


看看我們那些阿公戰車,A6跟A7底盤是會難修到哪去

而且當初的規劃就是 A6 與國軍現役 A2 與 A5 版本的底盤與動力系統相通性較高,初期可降低我國操作 A6 版本砲車的後勤成本,待美軍 A7 版本換裝完畢且完成後勤系統轉換後,我國或可繼續向美國洽談 A7 版本升級案。

畢竟A7美軍都還沒換裝完,要搶在美國陸軍前拿到A7也不太現實
alexlin1 wrote:
由於彈著精度高,因此一發精準導引榴彈相當於50發傳統榴彈的TOT射擊效果,一輛M-109A6也就相當於一個傳統的砲兵連威力。
僅限於需要精準轟炸,比如攻打正在下貨的兩棲登陸艦(能夠在30公里射程內機率很低)至於移動中的裝甲車,敵軍精準射擊有用?還是需要大量火力進行覆蓋式攻擊,例如雷霆2000,青雲彈,以台灣會碰到的狀況(30公里射程)需要的是大量彈幕而非少量火力的狙擊槍,雷霆2000反而比A6合用,如果雷霆2000一次5台發射的彈藥可以清除整個海灘,A6可能要20台連續打10分鐘(此時對岸的飛彈應該已經射出),雖然傳統炮彈比火箭便宜很多,但是風險?整個採購案是好事,但是沒想像中好,宣傳成分太多
stever2018 wrote:
僅限於需要精準轟炸,比如攻打正在下貨的兩棲登陸艦(能夠在30公里射程內機率很低)至於移動中的裝甲車,敵軍精準射擊有用?還是需要大量火力進行覆蓋式攻擊,例如雷霆2000,青雲彈,以台灣會碰到的狀況(30公里射程)需要的是大量彈幕而非少量火力的狙擊槍,雷霆2000反而比A6合用,如果雷霆2000一次5台發射的彈藥可以清除整個海灘,A6可能要20台連續打10分鐘(此時對岸的飛彈應該已經射出),雖然傳統炮彈比火箭便宜很多,但是風險?整個採購案是好事,但是沒想像中好,宣傳成分太多


簡單講就是讓對岸更頭痛,因為M109A6他是可以獨立進行攻擊的,還可以把座標給舊款的A2~A5,達到同時大範圍砲擊攻擊,這40台加上原本買的220幾台,就是馬上多了40個獨立戰鬥砲兵部隊
alexlin1 wrote:
簡單講就是讓對岸更頭(恕刪)

蘇紫雲說,M-109A6的快速反應能力,給成為陸軍戰略基本單位聯兵營新的拳頭,以4輛構成的 M-109A6自走砲排,將可有效支援聯兵營任務的遂行,特別是對登陸敵軍的泊地、灘頭等靜態目標將發揮致命打擊效果。對舟波等移動目標也可透過前置量計算,以及PGK引信的空炸功能(GPS可設定座標以及海拔高度),對舟波發揮殺傷效果。新裝備加速陸軍兵力轉型。

蘇紫雲也提出選購M-109A6自走砲的「隱藏版功能」,他說,國軍選購M-109A6自走砲,未來很有機會得到附加的「彩蛋」效益,也就是結合M-109A6精確的定位與射控系統以及新品種彈藥的「高初速射彈」(HVP),將可攔截巡弋飛彈、甚至短程彈道飛彈,目前美軍已經測試成功。未來可形成低成本的飛彈防衛系統,與負責戰區防衛的愛國者飛彈形成高低組合的整體防空體系。此對國軍而言將是抵禦中共彈道飛彈的另一選項,也可能是後續可以評估的軍售重點。

a2到a5等機種精準度差很大(不同世代的東西),新型砲彈能使用?( a2~a5在美軍不是現役),a6是可以做到迅速而精確的攻擊,但是在觀察方面可能還需要無人機或其他觀測站的配合,畢竟不一定直接看得到,其他舊型自走砲一樣透過同樣手段得到目標訊息.....這與從a6得到資料有何不同?問題射擊精度不會因此而改變,a6能夠成為領頭羊帶領其他舊型自走砲做到點殺我認為辦不到,最多也只是做到比較精確的面殺傷但是時間與效率不能與雷霆2000相比,所以這是個假理由,終究還是全部舊機型淘汰才能做到戰力更新,新舊合併反而是拖累a6的優點
呵呵,有當過兵嗎??有?軍種是啥?
我裝甲, m60a3, cm11 , 救援車m88 最大好處,都是相同底盤,甲車類零件有多少知道嗎,光個o型環申請多久才下來。a7好當然知道,但是跟a5/a6不一樣,後勤就要全新設立,不是嘴上說說有啥難的,反正我都退20多年了,後面是年輕人去接,我也不用煩惱高裝檢,關我屁事。
hschang

對他們來說沒有啥難不難的,反正不管用A5/A6/A7 補保都一樣爛,我是接第一批M109A5的....

2021-08-09 11:59
這玩意兒戰時就是活靶子。。。
1969

戰時解放軍是這玩意的活靶子沒錯

2021-08-07 13:10
耶喔

龜龜!不是說不來了嗎?怎麼換個帳號就狂貼文呀~真是只會嘴炮而已呀!

2021-08-07 16:33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