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級改良計畫 有望用台製垂直發射系統
國軍艦艇踏入垂直發射殿堂的速度,慢於其他國家。目前看起來最快可以服役的,是康定(拉法葉)級巡防艦的改良計畫。我國1990年代向法國洽購拉法葉級時,由於外交限制與價格等因素,並未採購法製紫菀(Aster)防空飛彈,將現役的美製海欉樹飛彈裝上應急。海軍雖計畫改裝中科院的海劍二防空飛彈,但是計畫不斷拖延,性能落伍的海欉樹一用二十年,使康定級的防空能力只是聊勝於無。
隨著敵情威脅不斷增加,近年我方與法國逐漸重啟合作,突破相關授權瓶頸,康定級改良計畫終於露出曙光。今年上半年,中科院向立法院宣稱,康定級裝置海欉樹飛彈的B砲位,將改為32聯裝的垂直發射海劍二飛彈。目前已完成海上初期作戰測評,今年起陸續進行裝備交付及部署。
中科院指出,康定級的垂直發射系統,並非美製Mk41,係我方自製。消息人士透露,中科院研發的垂直發射系統,並非如外界預期仿製美製Mk41,反而受法國的Sylver系統影響較大。Sylver與Mk41一樣,配合不同載台有多種長度,最普遍的是5公尺長的A-50。除了法國海軍之外,其他用戶包括英國、義大利、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等。
來源
跟據以上文章中的描述,中科院國產的「華陽」垂發糸統最主要還是得力於美國MK-41的設計概念,中科院在技轉MK-41的過程中,充分掌握系統排焰與消防系統技術,進而修改原「華陽」垂發糸統的設計,整套系統才得以完成。
至於法商有沒有因為想重返台灣巿場,進而有法國背包客遺落Sylver系統的技術文件,那就.......另一回事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