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同乘試飛勇鷹高教機,破除「進場速度過高」傳言。
測試中須掛載許多感應設備,拆除後預計能減輕1000磅,可再降低進場速度。
但造這架勇鷹時發生問題 問題很簡單 當兩個任務變成一種機型 試問要如何均衡?
雙座的IDF應該可以成為很好的戰訓機 當初就直接造雙座的"IDF改"來當作戰訓機
有後燃器 有雷達 各式武器都可以懸掛 萬一要開戰了直接就可以上陣不用再改裝
至於為何是"改" 當然就是把當初造IDF的缺陷解決 加大內置油箱與增加複材比例
戰訓機是高教機畢業的學員 對噴射發動機已經比較有掌握 落地速度快一點也無差
至於那個用不到的超音速極速就算了 掛了劍二或是萬劍的阻力因為飛不快也無差
至於高教機 那就用AT3來改就好了甚至其他的便宜貨例如捷克L-159(IDF的發動機)
畢竟那是只飛過螺旋槳的初教機學員在沒有飛過噴射機的一個過渡訓練機型
學員在高教機畢業後 還是要去飛"戰訓機"才有辦法練各式的作戰技能
沒有雷達只有HUD頂多只能練習炸射 空對空與空對海的課目很多都沒有辦法做
現在看來 這架飛機均衡得不好 漢翔也沒辦法 畢竟把高性能戰機降等成高教機很難
未來戰訓機應該還要改裝雷達與相關裝備才算有全功能"戰訓"機 是不是又把重量增回去
這樣又會變成兩種飛機 唉 等一下肯定又一堆人講這是事後諸葛 哈哈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这样又会变成两种飞机 唉 等一下肯定又一堆人讲这是事后诸葛 哈哈
哈哈,突然想到一句,当然不是针对你。只是你末尾这句,在我们这一般会有人回: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