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版我是第一個揭露中央山脈以東的雷達盲區,這並不是國軍的秘密,對岸當然也知道,但卻是整個軍版過去不曾提過的,這是中華民國對抗中共的戰術與戰略的大後方。
中央山脈制高點東邊也有許多雷達監視著東邊海域的地平線,希望提早偵知如果有對岸的海軍艦艇出現,此地更是空中預警機的巡邏區域,可以看到500公里外的海面艦艇。
台灣所有的飛彈試射基地設在九鵬當然就是考量此地的飛彈軌跡無法被老共雷達看到,飛機的演訓基地也是如此考量,開戰時海軍已將大舉調動到東海岸外的太平洋,也是一樣的安排與考量。
但是在東部起飛的6架F-16V,爬高到20000英尺,再加速到超音速,然後在中央山脈上方突然出現,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射完所有飛彈,對來犯敵機射出48枚AIM-120,然後再落地掛彈,另一波的6架F-16V可以接續發射另一波的48枚AIM-120,台灣可以用較少數的戰機玩車輪戰,對岸就做不到這樣!
對於對岸奔襲來台的戰機而言,一趟任務通常是從600公里外的基地起飛,(因為離岸近的機場不敢放先進戰機,怕被我們空軍的飛彈與戰機突襲而被消滅),一趟任務回去就要大整補,反觀台灣的戰機如果只是升空,超音速,發射飛彈,射後不理,不纏鬥,然後就降落掛彈,可以直接再上一波飛彈發射任務。戰機的消耗剛好反過來。
後面可以談的戰略後方的應用可以有很多想像! 在此歡迎各位絞竟腦汁,貢獻一下你的想像!
Charlie2020 wrote:
但是在東部起飛的6架F-16V,爬高到20000英尺,再加速到超音速,然後在中央山脈上方突然出現,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射完所有飛彈,對來犯敵機射出48枚AIM-120,然後再落地掛彈,另一波的6架F-16V可以接續發射另一波的48枚AIM-120,台灣可以用較少數的戰機玩車輪戰,對岸就做不到這樣!
你說的是這個地方?
https://www.google.com/maps/@24.034004,121.5899873,594m/data=!3m1!1e3
為啥開戰後那裏能完好無損玩車輪戰
應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