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頭條揭密》已故工程師手札爆猛料 日本新戰機開發案大轉彎

22:432020/08/24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歷經數年不斷反覆的日本新一代戰機開發案,幾乎要成為其國防政策上最紛亂的敗筆,從自製到美國方案、英國方案與混合方案,一個新世代戰機案反映出日本防衛政策在派系與財閥政治拉扯下的混亂與醜惡。最後讓人意外的是,這一切亂局因為三菱重工一名已故三菱工程師的手札出版而完全改觀,日本終於決定自主掌握新一代戰機開發主導權,並於明年正式啟動研發案。

日本的戰機案數年來一變再變,主要是冷戰結束後防衛政策方向不明,加上中國大陸崛起,日美關係與日中關係都發生轉變,因此數年來遲遲未能確立新一代戰機的建案方向,讓財閥與政客有機會上下其手。從一開始自製F3戰機計劃到F-22與F-35混合型,再到全部購入F-35替代案,其間還冒出與英國BAE系統合作,數年來搖擺不定的狀況讓全球防衛界引為笑談。不過,日本政府最後宣佈,將在日本主導下對新一代戰鬥機進行國際合作研發,並於2021年度正式開始,其間的快速轉變令人意外。

有人認為這是日本試圖掙脫美國束縛而有此決定,也有人認為是日本想要藉新戰案掌握關鍵軍事技術。只是這兩者早已有之,為何在紛亂數年之後才於近期定案?

《日經新聞》指出,日本原打算用15年時間研發目前航空自衛隊的支援戰機F2的後續機型,讓F-2在2035年前後退役。美方最初向日本提議以F-22與F-35混合型為基礎共同開發新型機,其研發路線與當初開發F-2一樣。由於此案為F-22加上F-35,因此相關人士為美方建議案起了一個代號:「F-57」。

改變戰機研發方向的契機是三菱重工業的資深工程師神田國一撰寫的一本札記,他曾經在開發F2時發揮核心作用。神田於2013年去世,他的札記在2018年出版,以《首席設計師揭開F-2戰鬥機的研發真相》為書名。札記生動地記錄了開發F-2時的情況,當時美方根本不願透露關鍵技術機密,反倒是要藉機汲取部份日本的獨家技術。雙方技術人員各懷鬼胎,發現對方的錯誤也不提出來。神田國一在札記中表示,不如由日本自行開發可能反而順利些,所花的經費也會較低。這本猶如神田遺言的札記出版後,開發F-2的難堪事實被公諸於眾,政壇群情嘩然,政治上已經不可能再容許依循F2模式由美國主導開發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情,更堅定了日本政府「自行主導」的決心。日本航空自衛隊2018年開始部署的F-35中,有一架在隔年的訓練中失事墜毀,事後調查被判定是飛行員「空間迷向」,以致操作失誤而墜海。美軍得知此事後,當年7月突然在F-35戰機上提前配備了原定於2026年才使用的「防墜落裝置」。日本防衛界人士擔憂,未來如果還是像F-35一樣由美國主導戰機設備升級,就無法保護重要的飛行員生命安全,至此所謂的F-57方案正式告終。

《日經》指出,日本並沒有下決心完全自主開發,而是宣稱「在日本主導下進行國際合作」,原因是外國生産的一些零件明顯優於國産,最典型的是航電系統。美軍在這方面由於具有大量實戰數據為基礎,因此能獨霸全球,而萬一美國不願提供航電系統,日本也只好自行研發或找歐洲承包商,這與隱形機身與大推力引擎研發所面臨的狀況相類似。

目前日本使用的主力戰鬥機F-15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行優化升級,在40年服役經驗中已將它改造為具有特色的日本型號。如果自行主導的戰機能多方進行升級,未來新戰機與其他軍種的聯合作戰能力可以大幅增強,前景可能會一片光明。而如果日本真能主導新一代戰鬥機開發,將會突破其防衛裝備必須依賴美國的固有模式,對日本則是風險與機遇兼具的重大挑戰。日本這些經驗對於長期依賴美國的台灣防衛體系來說,也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日本都這樣了,台灣盤子不就當不完了?
2021-03-12 21:38 發佈
神氣保 wrote:
22:432020/08...(恕刪)
台灣的基礎太虛不能與日本比,認命吧,就算是目前的IDF還有不少零件是沒有美國就做不出來,如果想加入別的國家軍工產業鏈的一環以得到更多經驗,可是中國的態度是否會對合作案造成阻礙,台灣在戰機技術有甚麼優勢是獨步世界可以成為合作資本?
神氣保 wrote:

日本都這樣了,台灣盤子不就當不完了?


法國打算要退出與德國.西班牙合作
就是多年研發出的飛控.電戰.等引擎核心技術
都要自己掌握
不外流給歐盟其他國家

加上法國戰機必須有航母起降能力
與其國家需求相差太多

英國要高航程的攔截機
德.西要多用途戰機
法國要艦載機
所以歐洲戰機又面臨破局

加上義大利.丹麥.荷蘭.北歐.東歐幾國
大多買了美系或F-35
神氣保 wrote:
22:432020/08...(恕刪)


中國時報能信??哪個不知道就是因為美國的壓力?這白癡都知道 還能編一大堆理由

居然還說日本航電系統不行??這要笑掉日本人大牙 日本最強的就是航電系統 日本最弱的就是發動機
日本就是確認自己能造發動機以後才決心要自己研發

還有日本單獨研發產量少 一定很貴 正常本來就是應該找他國合作分攤成本

台灣基礎工業遠不如日本 是不可能獨自研發五代機的 最理想是找日本合作
taiwan13579 wrote:
中國時報能信??哪個(恕刪)

日本憑什麼要移植技術給台灣?
Brian 168 wrote:
日本憑什麼要移植技術(恕刪)


台灣自製潛艦
不就有日本技術在內

問題在日本政府內的親中派干擾
很多受限不少
miku840048

又是殘體字,哪個能信? 你這不自打臉?

2021-12-15 0:40
千萬不要相信就對的
多打點煙霧彈

國防部走的就是戰略模糊

也不增加其他國家暗地裡
支持台灣建軍的困擾

畢竟只要是敵人(中國)的敵人就是日本的朋友

看日本幫越南.菲律賓.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幾十年來都有不少幫助

這些國家
大多相信日本政府與企業
卻不相信中共政府跟企業
就是鐵錚錚的事實
無法回答問題,沒有辦法討論。

自然是用腦補來保護。

不管是美國或者日本或其他國家
做軍購(客製化),技術轉移開發,
共同開發。著眼點很多,憑什麼要做?
這種疑問 非常多。

不見得 對方願意出售或提供的技術
就是合用,也不一定是台灣能夠維護
後續承接的合用軍購。

以往的凱子軍購,包括藍綠兩黨所為
並不是全然合理使用例子。
過往弊案不少,想當然耳。
taiwan13579 wrote:
《日經》指出,日本並沒有下決心完全自主開發,而是宣稱「在日本主導下進行國際合作」,原因是外國生産的一些零件明顯優於國産,最典型的是航電系統。美軍在這方面由於具有大量實戰數據為基礎,因此能獨霸全球,而萬一美國不願提供航電系統,日本也只好自行研發或找歐洲承包商,這與隱形機身與大推力引擎研發所面臨的狀況相類似。
呵,上面寫的清清楚楚是引用日經新聞的出處還是根據本人所寫的書所報導的事實你還故意扭曲事實,網址在這邊,還有你是總工程師嗎?你怎麼知道航電系統能不能滿足日本國防的需求?你到底知不知道F-2戰機的定位在哪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