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T-55戰車群,更很快發現,戰車砲的射速與射擊精確度,打不中皮卡車,「打了就跑」的機動性成了皮卡車的「空氣裝甲」。此外戰車砲塔迴轉速度太慢,讓同軸機槍也幾乎無法瞄準,遑論擊中這些時速60-80公里到處亂跑的貨卡。
那
1.遇到T72,T72追瞄能力如何?
2.裝甲車電動砲塔追瞄能力這點是無庸置疑
但有像戰機一樣前置量落點偵測?
hx135cb750 wrote:
利比亞T-55戰車群(恕刪)
我覺得要看是在哪接戰
開闊地,接戰距離遠,皮卡的機動力佔不到好處
皮卡機動時,貨斗沒穩定的武器要打中目標,阿拉得很保佑
再古老的MBT只要射手訓練夠,要打掉皮卡難度不高
甚至車長探出上半身用重機槍對幹,贏面還是很高
城鎮戰,接戰距離短,MBT目標龐大,加上無處不在的冷槍
MBT那根長砲管本身就很礙事,砲塔又重轉動速度再快也有限
即使換M1豹二這類新式MBT遇上有經驗的皮卡組員應該也是很頭痛
如果戰車小隊經驗夠,把皮卡驅趕到其他MBT射線賞一頓粗飽
想直接探出身去操作機槍,除非有類似TSUK這種城鎮戰套件,乘員極可能被打成蜂窩
我想這應該也是一些強調城鎮戰的MBT改型大多裝上遙控機槍塔的原因之一
hx135cb750 wrote:
利比亞T-55戰車群,更很快發現,戰車砲的射速與射擊精確度,打不中皮卡車,「打了就跑」的機動性成了皮卡車的「空氣裝甲」。此外戰車砲塔迴轉速度太慢,讓同軸機槍也幾乎無法瞄準,遑論擊中這些時速60-80公里到處亂跑的貨卡。
那
1.遇到T72,T72追瞄能力如何?
2.裝甲車電動砲塔追瞄能力這點是無庸置疑
但有像戰機一樣前置量落點偵測?

單獨一台戰車當然沒辦法打得道到處跑的貨卡,甚至還可能被武裝游擊隊圍剿,但是一般正常的國家通常戰車是不會單獨出去亂晃,阿拉伯大公國那種亂搞的軍隊不是正常國家的玩法,正常戰車的附近會有步兵跟輕型裝甲運兵車協同作戰
皮卡靠30mm鏈炮車來打,用人員殺傷彈也不需要打太準,差不多的位置散彈的碎片自然會讓皮卡停下來,甚至讓車上人員死傷慘重
hx135cb750 wrote:
利比亞T-55戰車群,更很快發現,戰車砲的射速與射擊精確度,打不中皮卡車,「打了就跑」的機動性成了皮卡車的「空氣裝甲」。此外戰車砲塔迴轉速度太慢,讓同軸機槍也幾乎無法瞄準,遑論擊中這些時速60-80公里到處亂跑的貨卡。
那
1.遇到T72,T72追瞄能力如何?
2.裝甲車電動砲塔追瞄能力這點是無庸置疑
但有像戰機一樣前置量落點偵測?
戰車並非接戰武裝改裝車(technical)的適當武器。武裝改裝車不作奇襲則無法抗衡正規軍隊。
得法、美奧援的查德在1987年間運用大量豐田武裝改裝車攻擊查德、利比亞境內的利比亞據點,連獲大勝。不僅讓兩相比較軍事實力強大無比的利比亞顏面掃地,也使延續近十年的利比亞-查德衝突的最終章獲得「豐田戰爭」(Toyota War)的諢名。

這幾場戰役查德全藉由奇襲攻利比亞守軍於不備,並以高機動性載具搭載重機槍或先進戰防、防空武器迂迴,在敵軍砲兵、空中密接支援尚未能反應時即由側翼擊破敵裝甲部隊。此種戰術與阿拉伯部落騎兵慣用的蜂擁圍攻(swarming)戰術相同,只是將馬與刀替換為車與高效能武器。其戰術尙包括以兩輛武裝改裝車從相反方向高速迫近戰車進行射擊,使其無法追瞄。利比亞部隊則一貫指揮紊亂、士氣低落,在正面攻擊無效後就放棄裝備潰退。但1987年八月利比亞汲取先前慘敗經驗,以吉普車、豐田武裝改裝車、輕裝甲車藉空中密接支援之助,就成功將查德部隊逐出邊境城市奧祖(Aouzou)。
alexlin1 wrote:
皮卡靠30mm鏈炮車來打,用人員殺傷彈也不需要打太準,差不多的位置散彈的碎片自然會讓皮卡停下來,甚至讓車上人員死傷慘重
看過這影片了,不過是對模擬壕溝的靜止靶
不知對移動中的車效果如何
redshoulder wrote:
在敵軍砲兵、空中密接支援尚未能反應時即由側翼擊破敵裝甲部隊。此種戰術與阿拉伯部落騎兵慣用的蜂擁圍攻(swarming)戰術相同,只是將馬與刀替換為車與高效能武器。其戰術尙包括以兩輛武裝改裝車從相反方向高速迫近戰車進行射擊,使其無法追瞄。利比亞部隊則一貫指揮紊亂、士氣低落,在正面攻擊無效後就放棄裝備潰退。但1987年八月利比亞汲取先前慘敗經驗,以吉普車、豐田武裝改裝車、輕裝甲車藉空中密接支援之助,就成功將查德部隊逐出邊境城市奧祖(Aouzou)。
這要演練過,也是不簡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