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三國的航母軍備競賽!!!南韓宣布自製輕型航空母艦,2033年正式服役

東北亞三國的航母軍備競賽!南韓宣布自製輕型航空母艦,2033年正式服役
1
李忠謙
2021年2月23日 週二 下午7:40·5 分鐘 (閱讀時間)

南韓國防部22日通過自主研發輕型航空母艦計畫,預計投入2.03兆韓元(約合新台幣510億),外型類似縮小版「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首艦,預計將在2033年正式服役。根據南韓國防部公佈的新聞稿,這艘航母預計搭載能夠垂直起降的戰機,將用以迅速應對威脅,並在可能發生衝突的海域發揮嚇阻效果。不過消息傳出後,包括《朝鮮日報》、《韓民族新聞》等不同立場的媒體都質疑研發航母的必要性。

南韓國防部的防衛事業廳表示,國防部長徐旭22日親自主持第133次防衛事業推進委員會會議(負責審議武器採購預算的部內最高會議),審議通過了南韓自主研發輕型航空母艦(CVX)的設計與建造工作推進基本戰略。該次會議還通過了「反炮兵偵校定位雷達-3型」研發案,取代目前使用的炮偵雷達(TPQ-36/37),提高雷達的探測和生存能力,以及南韓海軍KDX-II級驅逐艦性能升級案。
20201213-停泊於日本橫須賀軍港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護衛艦(DDH-183)。(陳煜攝)
20201213-停泊於日本橫須賀軍港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護衛艦(DDH-183)。(陳煜攝)

停泊於日本橫須賀軍港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護衛艦(DDH-183)。(陳煜攝)

對於各界最關注的自製航母案,防衛事業廳表示,該項目總預算2.03兆韓元將在日後通過可行性調查後,來年才會最終敲定。不過《韓民族新聞》指出,國防部規劃的2.03兆韓元僅包括航母的設計與建造費用,但不包括艦載機與航母戰鬥群的護航軍艦購置費。若要形成航母戰力,整體預算未來勢必會大幅增加;《朝鮮日報》說,因為自製航母引發反對聲浪,國防部今年要求的101億韓元研發預算因為在野黨的杯葛,最終僅批准了1億韓元(約合新台幣251萬元),用以以驗證輕型航母的效用和可行性等。

《朝鮮新聞》指出,輕型航母項目在2019年8月的《2020-2024年國防中期計劃》中被正式提上日程,但各界對於輕型航母的實效看法不一。有軍事專家認為,朝鮮半島本身就是不沉航母,為何要在輕型航母項目浪費幾兆預算;由於首艘航母可能搭載F-35B,也有人批評F-35B的購置成本比不能垂直/短場起降的F-35A貴上一半。還有意見認為,包括研發超音速飛彈、引進核潛艦、甚至全面汰換部隊已經配備40年的舊式步槍,才應該是更優先的軍事需求。
南韓「獨島號」兩棲突擊艦。(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南韓「獨島號」兩棲突擊艦。(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改裝「獨島號」兩棲突擊艦原本被認為可能是南韓獲得航母戰力的選項之一,但南韓軍方最後決定打造全新的輕型航母。(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不過也有預備役的海軍將官對《朝鮮新聞》表示,「朝鮮半島不沈航母論」是以國民的慘重犧牲為前提,應該改在海上配置空中戰力,方能有效應對北韓的挑釁。也有海軍人士表示,輕型航母的研發與配置對南韓國力而言並非過分的投資,畢竟中國與日本兩位強鄰在側,他們的海軍實力又比南韓強大三至四倍,韓國軍方不能不提前預作準備。《合眾國際社》(UPI)指出,南韓計劃建造的輕型航母排水量約在3萬噸、可搭載20架戰機與8架直升機,除了作為航母之外,也可能成為海軍艦隊的旗艦。

《新聞周刊》(Newsweek)日文版則指出,南韓海軍將導入的次世代航母能會比日本的出雲號護衛艦還要更大,大致是英國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的縮小版,排水量可達4萬噸左右,這樣才能搭載多達20架的F-35B戰機與其他直升機。《新聞周刊》認為,這艘南韓自製航母將可躲開北韓彈道飛彈等對地武器的威脅,讓南韓的空中戰力獲得更具機動性的發射平台。

《東洋經濟》則指出,南韓前總統金泳三原本有意開發輕型航母,組成由2萬噸級航空母艦與6艘驅逐艦組成的航母戰鬥群。但這個24年前的野望卻被軍方硬生生擋下,當時國防部與參謀首長們反對的理由正是「朝鮮半島就是不沉航母」,認為積極整備陸軍、應對北韓威脅,才是南韓軍方的第一要務。但這些年中國積極推進航母計劃,如今不但擁有兩艘航母,第三艘航母已在造船廠趕工;日本則是將其噸位最大的直升機護衛艦進行改裝,準備快速升級航母戰力。南韓軍方的態度因此開始出現改變,南韓聯合參謀本部也在去年底確立「建造輕型航空母艦」的方針。
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Dave Jenkins@Wikipedia / CC BY 2.0)
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Dave Jenkins@Wikipedia / CC BY 2.0)

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Dave Jenkins@Wikipedia / CC BY 2.0)

繼美國與英國之後,南韓是第三個「F-35B俱樂部」的會員,未來也將透過這艘航母展現遠征能力。不過《新聞周刊》也指出,南韓的航母研發計畫也可能會刺激中日,讓這兩個鄰國進一步建造更多航空母艦,在東北亞引發軍備競賽。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派特森外交與國際商業學院(Patterson School of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e)高級講師法利(Robert Farley)則在《外交家》投書質疑,南韓是否真能負擔航母戰力?

法利表示,二戰之後,世界上的中型國家僅有法國穩定維持航母戰力,包括英國與印度都曾一度中斷。至於澳洲、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雖然都曾擁有航母戰力,但幾乎最後都無以為繼。南韓無論國土面積或經濟影響力,在法利看來都不如法國,要維持開銷甚大航母艦隊確實會相當吃力。但法利也指出,由於南韓的鄰國中日都在建造航母,美國則不再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南韓想要建造航母的戰略考量有跡可循,擁有一兩艘航母對於應對北韓威脅也確實有所助益。
2021-02-23 21:31 發佈
ebola01 wrote:
東北亞三國的航母軍備(恕刪)


韓國人願意浪費錢,真的太好了!
反正他們也打不贏日本,日本有美軍基地
要協防美軍打中國,台灣樂見將來發展!

我們國防預算有限!
飛彈大於一切,再來才是發展戰機打船艦!
這就是錯誤的國防投資了
國防不是別人有我就要有
南韓海軍預定地軍事衝突地點都不會超出空軍的武力投射範圍

跟日本都是民主國家
又都是美國的重要盟邦
嘴砲可以 不可能打得起來
對支那....沒有美國的支源給南韓3艘航母他也不敢打

對最最嚴重的北韓....那薄弱的海空軍實在不需浪費
以現今南韓海軍實力對北韓就已經是完全超額投資了
應該把預算放在陸軍
或是拿這筆預算去買鐵穹防禦系統還比較值得
你忘了
南韓還跟中國在東海搶海上島礁嗎


航母當然有需要
3萬噸的輕航母實在有點雞肋,但可能是南韓的第一步,要有一定的戰力4.5萬噸比較合理
航艦是有錢國家才養得起的...
南韓就是這個剛進入"先進國家"行列的一員..

就防守而言 南韓確實不需要 或不很需要航媽
至少同樣的錢有更多實惠選擇

但航母最重要的就是強大的海上宰制能力
這就是不是一般飛彈驅逐艦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有航艦的艦隊對上沒航艦艦隊
在技術與數量差距不大狀況下 前者完全可以輾壓後者

或像中國這樣航艦戰力不足國家 大洋上單挑美軍航艦隊
也是被痛宰的份
海上艦隊對決 有制空權就能宰制天空 宰制天空就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
這是再多神盾艦都無法比擬的效果
海戰勝負之數是顯而易見的...

再者..

沒有制空權 神盾艦能控制的海域頂多是中程反艦飛射程彈約百來公里水域
但有航空母艦 艦載機的作戰半徑 才是這支艦隊有效控制海域
以老美航艦配備的F/A-18 及未來的F-35C 可超過1000公里...

現在南韓想建構航艦部隊 表面上理由是與日本爭奪周邊制海權
又或可能的南海/東海用兵 實際上這是大幅擴大國際影響力的戰略考量
如同英國建造兩艘大型航艦理由是相同的..

地球上的每個角落 你的發聲權 跟你能投入的資金與武力成正比
日本與南韓這兩個新興航艦俱樂部國家 在老美默許鬆綁下
未來將很大機率在自己領土以外區域 建立自己的影響能量...

實際戰力問題 反而是次要的 難道有國家哪個狗膽 敢正面單挑雄霸七海的美國艦隊?

別說今天 十年後加起來也不是對手啊... 老美在十年後將擁有10艘部署140架F-35C在內
的440架航艦攻擊隊 在此時間點 把中國預計的6艘航媽與其他國家加起來 也不是對手啊...
更何況大部份航艦國都是美國緊密盟友 反水可能幾乎是零...
南韓國防預算一年480億鎂, 搞兩艘平甲板輕航艦玩玩, OK的啦.

新加坡都想造Endurance 160了, 南韓造個輕航艦有何不可. 日本的出雲號造價也就10億鎂, 對南韓問題不大.

中華民國海軍12項造艦計畫也有平甲板登陸艦, 有航艦才是真男人啊. (X)
coffeesteakxboxone wrote:
韓國人願意浪費錢,真(恕刪)


南韓的國防預算已經追上日本英國法國等級了,日本那個憲法封印到現在還綁著。

養輕航母其實不算誇張。即便是跛了腳的日本,現在可是有四艘直升機護衛艦。

2030年下水,搞不好獨島級過沒幾年會開始退役封存起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