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海軍拉法葉艦將裝迅聯艦載系統花300億提升最弱的防空戰鬥系統

新聞來源:海軍拉法葉艦將裝迅聯艦載系統 花300億提升最弱的防空戰鬥系統
 
海軍拉法葉艦將裝迅聯艦載系統花300億提升最弱的防空戰鬥系統


服役已達25年的海軍6艘「康定級」的拉法葉巡防艦,經海軍近年來逐一對輪控、通信等系統委美商進行整合提升後,最薄弱的防空系統與戰鬥系統提升,將於2022年起編列預算300億餘元分8年進行性能提升案。由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商與法商泰雷茲(Thales)集團合作執行,計劃以「迅聯專案」的艦載防空系統為主架構將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入該型艦的艦首B砲位處,未來海弓三與測試中的海劍二防空飛彈都是該系統的標準配置,用提升拉法葉巡防艦的防空能量。

MK-41裝艦首B砲位處 涉變更艦體結構
該計劃案將MK-41垂直發射系統安裝在艦首,取代海欉樹短程防空飛彈的B砲位平台處,也就是A砲位的76快砲後面,該空間是放得下MK-41垂直發射系統,加上艦首深度也足夠,是安放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最好位置,但在B砲位安放MK-41垂直發射系統,涉及變更艦體結構,因當年採購合約簽有艦體的專利權,變更結構必須法方同意,加上要將「迅聯」艦載防空飛彈系統與戰鬥系統相容,同時進行雷達、電子反制等系統性能提升,但與法方一開始的報價每艘逾1.3億歐元(超過新台幣50億元),加上迅聯專案也剛開始啟動研發,並未急於定案,海軍持續與Thales集團在台分公司洽談。

據了解,其間海軍就輪控、通信等系統逐項委美商L3Harris進行整合提升,結果都達成海軍計劃的作戰需求,這讓Thales集團感覺有壓力,加上國防自主政策,無論是空軍高教機、海軍潛艦國造IDS的戰鬥系統都由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商來進行,法商也採此架構與中科院合作,將「迅聯」艦載防空飛彈系統整合戰鬥系統並提升,報價為6艘需300億餘元,並表示若海軍找到其他國際廠商其報價比該集團低,他們願意退出。

法商提案價最低 中科院簽MOU明年啟動
原規劃是在2021至2029年執行6艘「康定級」拉法葉巡防艦的防空飛彈系統與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而中科院與法商泰雷茲(Thales)集團也簽署了MOU合作備忘錄。但是受到「迅聯專案」的海弓三防空飛彈期程延後1年,加上戰備需求,臨時向美採購100套岸置型機動魚叉攻陸飛彈系統,造成預算上的排擠,康定級軍艦的中程防空飛彈與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就順延從2022年開始進行。受到順延的影響,拉法葉軍艦性能提升案的前置作業費用,中科院同意先行代墊,讓全案能順利進行。

據指出,拉法葉巡防艦的防空系統與戰鬥系統提升案,只是系統的整合與系統性能提升,並不包括MK-41垂直發射系統與防空飛彈的成本,以及相列雷達等費用

MK-41與海弓三防空飛彈已通過作戰測評,但是海劍二艦載防空飛彈,目前是以中科院自製的垂直發射系統測試中,但要使用美商洛馬公司專利的MK41,必須由美商洛馬授權或技轉才能運用,目前中科院除加快海劍二飛彈的測試期程外,也與美商洛馬洽談相關技術授權費用,在2022年啟動前完成各項所需要的次系統裝備。

------------------------------------------------------------------------------------------------------------
看來康定級這次真的要弄了,以這次朱明的報導來看,很有可能是以中科院的國產雷達 (旋轉陣 or 四面陣) 整合「訊聯系統」,再加上法商Thales提供次系統補強後的「迅聯2.0」上陣。這樣的組合可做為「震海艦」的前哨預習作用,先放上康定級,實艦操作累積經驗,修正改進後,再移植到「震海」這個較專業的平台,這樣不失為一好方法。

按照「拉法葉」原先的設計,B砲位的位置是可以放8管2組VLS共16管,因為空間深度不足,只能放Sylver A43 (發射管深度5.4m公尺),如果要放MK41也許能試試看裝上自衛型 (發射管深度5.3m公尺) ,或者中科院有其他的想法,自行客製?或者再行墊高B砲位?因為以自衛型5.3m來說,海弓三也放不下。

先前有關中科院使用MK41專利權的問題,從這篇報導的描述看來,很有可能是launch canister?尤其是海劍二要用的類似MK 25 Quad-Pack Canister?
2021-02-18 16:51 發佈
天衣神水 wrote:
拉法葉巡防艦的防空系統與戰鬥系統提升案,只是系統的整合與系統性能提升,並不包括MK-41垂直髮射系統與防空飛彈的成本,以及相列雷達等費用
法商約300億+美商mk41部分+中科院自製部分...我個人覺得600億跑不掉,划得來?就算是同規格新艦大概也差不多一艘百億台幣(包含武裝)
stever2018 wrote:
法商約300億+美商mk41部分+中科院自製部分...我個人覺得600億跑不掉,划得來?就算是同規格新艦大概也差不多一艘百億台幣(包含武裝)


新一代4500噸級飛彈巡防艦原型艦1艘,代號「震海計畫」首艘原型艦預算約245億元,如果以一艘100億,可以得到震海艦7~8成戰力,可再用10~15年,這種的是可以考慮。
有點覺得海軍錯了。二十年造艦計畫應該先從7500噸主力艦開始做起。

7500噸級空間塞PESA就和歐洲小神盾塞SPY-1D一樣。SPY-1也只是PESA,而且當年是故意用PESA,台灣已經有自己的天弓三PESA雷達,沒有理由做不到。

中科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偏偏海軍想要一步跨完整個落後的時間甚至還超越到4500噸的AESA。

雷達系統是可以後面再來更新的,伯克級可以從PESA走回來AESA,如果去年開工的是主力艦,10年之後主戰艦再來更新,現在也不會那麼大壓力。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有點覺得海軍錯了。二十年造艦計畫應該先從7500噸主力艦開始做起。


會選擇升級康定級應該是康定級有完整的水下反潛戰系,成功級這點不如它,在新一代巡防艦成軍前,老濟陽已經撐不下去,水下戰力總是要有備案。

台灣的主力艦主要功能是要做為區或防空,沒有近萬噸塞上90管以上的vls跟本不夠看,7500噸也是太小了些,但是台灣海軍沒有大型船艦的設計經驗,一下子就直攻萬噸級DDG風險不小,先搞4~5千噸級FFG,再來搞主戰會比較穩一點吧。

再者,海軍會做這樣的決定應該也是中科院的AESA已經趨於成熟,只是這次康定級升級會放旋轉陣?還是固定陣?下圖為新新季刊中列出「海鷹眼」用的GaN AESA DTRM,找了一下查得到的同類型產品,相較之下性能還不錯。


天衣神水 wrote:
而中科院與法商泰雷茲(Thales)集團也簽署了MOU合作備忘錄


Thales在康定艦上的角色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明明報價很貴但中科又要跟Thales合作

這要從1990年代Thomson-CSF併購荷蘭的Signaal後 Thomson-CSF更名Thales

康定艦上的裝備很多都是Thomson-CSF在1980/90年代的外銷裝備-法國貨

但中科與海軍其實跟荷蘭的Signaal合作很久 當年那兩艘潛艦都是這個公司的產品

當年老陽武進三戰系也是用荷蘭Signaal對空雷達 可以偵測到掠海飛彈

武進三的一堆東西還裝在濟陽艦上用 當年武進三評價還超過成功級的MK-92

MK-92其實就是 荷蘭Signaal的WM-25美國版 荷蘭人的軍品 海軍跟中科有信心

Smart-S/NS100都是不錯的雷達 幾個聲納系統也很優 希望"武進三2.0"版能成功
中科院要與Thales合作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最主要有幾個考量
1. 反潛作戰系統的整合
2. 長程木星雷達與訊聯的整合
3. 砲控雷達的整合
其中還是以反潛系統的整合最為重要,因為中科院目前的訊聯對反潛的聲納系統整合能力應該是最差的,而康定級上的聲納與反潛系統算是相當不錯的配備,要整合到訊聯作戰系統中,就要靠Thales轉移技術,教一教才可能繼續使用。這個代價我認為是划得來得,只要能包含部份的技術轉移。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Thales在康定艦上的角色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明明報價很貴但中科又要跟Thales合作


反倒是海軍的態度很有意思,跟據洪記者這篇 拉艦性能提升不靠法方 擬交由中科院提到,法商原本一艘報價十一億餘美元,中科院全案6艘戰系 + 飛彈只收兩百億

後來Thales改報價為6艘需300億餘元,並表示若海軍找到其他國際廠商其報價比該集團低,他們願意退出,看來也是撩下去殺到底了,結果海軍的決定是,Thales負責系統升級 + 採用「迅聯」防空系統 ,飛彈用中科院的,中科院部分另外下單,看來「反潛」這塊海軍非常在意,中科院這方面是生手,寧可多花錢找外商來合作,讓中科院參考。另外,利用這個案子,或許,Thales和中科院在雷達部分技轉或許有桌底下的交易也說不定?(以上純屬猜測)

其實個人認為以海軍的規模和任務屬性,歐洲海軍的軍備比起老美大槍大砲更適合台灣,這次希望中科院能順利整合迅聯系統中反潛這塊功能,為「震海艦」打下基礎。
康定級如果要裝MK-41,而且是2組,必然會裝一部分的海弓三(24枚海劍二+10枚海弓三),此時雷達就不太可能沿用Jupiter-II,這樣無法發揮射程優勢,應該會改裝海鷹眼,搭配迅聯戰系,整合防空跟雄二反艦的能力。

如果沿用Jupiter-II,那可能就是32枚海劍二+一組MK-41+海蜂眼雷達,換掉Triton-G,走塔江艦模式。

這套改裝如果成功,成功級也可能比照辦理,作為不繼續使用標二或標一的方案。
康定級艦的B炮位應該和拉法葉級艦一樣,只能容納SYLVER A43這種比較短的垂發,
對照MK-41,就是只能發射ESSM的自衛型,以海弓三的長度,
應該只能裝在MK-41的戰術型甚至打擊型的發射箱內,
所以如果康定級的B炮位能裝16管垂發,可能是裝64枚海劍二,
另外中科院有一個已經結案的雷鋒專案,就是改裝MK-46魚雷為自製的垂直發射反潛火箭,
如果重啟該專案,結合自製比較肥短的火箭,或許能成為專用於康定級艦的反潛火箭。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