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经亮相的五代机之中,F-22和歼-20都是比较成功的高端重型五代机,其中F-22还是唯一满足“4S”标准的五代机,而歼-20因为有后发优势被国人看成是最强大的五代机。F-22和歼-20谁更强大呢?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F-22才是全球五代机的标杆,而歼-20要等装备涡扇-15后才能登顶“世界最强五代机”的宝座。直到近日,歼-20总师杨伟在《航空学报》上发表的文章证实,F-22由于设计于80年代,根本称不上全球领先,歼-20的设计理念要整整领先一代。
文章指出,评价战斗机设计理念先进的标准是“OODA循环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军事家和飞行员约翰博伊德发明,把战斗机作战活动组织能力分为四个循环阶段:观察-判断-决策-攻击。基于这种理论,战斗机在四个阶段的能力越强作战实力就越高。这种理论的提出对西方标准四代机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当时认为战斗机的物理机动能力在战斗中可以转变为作战优势,催生出的F-15\F-16等机型对三代机形成了碾压性优势。
这一循环理论在当时被称为OODA循环1.0,更突出战斗机的敏捷性能,F-22的研发也大量实践了这种理论,最终成为一款具有超机动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五代机。为了实现超级机动,F-22甚至在巡航速度和隐身性能上做出让步,最终导致设计理念更前卫的YF-23下马。
然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再加上航空发动技术进步较为缓慢,出现了老式战斗机装备新型航电就能对抗新一代战斗机的情况,信息的重要性首次超过了机动性,成为了决定空战结局的首要因素。美军F-35飞行员确认,信息感知能力将直接决定空战胜负,如何提升本方的态势感知能力,阻止敌机对本机的感知就成了关键。洛马公司在2017年指出,OODA循环已经进入了2.0时代,原来决定空战胜负的关键性因素推力、加速度、升力等地位下降,更重要的是信息熵、传感器性和信息传输速率。
F-22由于设计时间过久,没有使用光纤数据链,没有分布式孔系统和和光电瞄准系统,无法实施联网作战,态势感知能力严重落后。该机在设计时未采用开放式结构,在关闭生产线以后的系统也无法升级,正在变成落后于时代的“功能机”。因此,从设计理念上来看,歼-20和F-35是OODA循环2.0的产物,而F-22是1.0的产物,落后了一代。
歼-20不只是在理论上比F-22领先一代,而是在很多设备上全面领先。决定一架战斗机空战水平的因素包括隐形性能、态势感知能力、机动能力、导弹武器和数据链。F-22由于是10年前已经停产,除了在发动机领域有优势,拥有更强大的亚音速机动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外,在其他方面几乎都落后了。F-22与歼-20的雷达反射面积几乎处于同一水平,F-22仅在红外特征较小,但是在近距格斗时并没有实际意义。两机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包括:
首先,两机载机雷达性能差距很大。歼-20拥有比F-22更大的机头,还配备有先进一代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决定相控阵雷达性能关键的是T/R模块发射功率和模块数量,F-22配备APG77雷达拥有2200个模块,采用的是第二代砷化镓技术,其总功率只有15千瓦。歼-20配备的雷达采用了第三代砷化镓技术,总功率是F-22的5倍,探测距离超过F-22雷达的70%。
其次,F-22在近距格斗时态势感知能力整整落后一代。F-35和歼-20都配备有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和光电跟踪瞄准系统,可以感知战机360度范围内的态势。而F-22不但没有装备这些系统,甚至还没留接口,在关闭生产线后也无法加装。F-22的近距空仍然靠前视雷达发现目标,存在着巨大的敌机盲区,也无法发挥具有离轴发射能力的四代格斗导弹的性能,就算拥有超机动能力仍然难以获得优势。
第三、F-22配备的导弹武器落后歼-20一代。F-22可以使用的先进导弹是AIM-120D,最远射程为160公里,而歼-20配备的霹雳-15射程超过200公里;F-22配备的AIM-9X导弹最大射程为19公里,发射角为±90°,拥有128X128个矩阵。歼-20配备的霹雳-10E是全球个头最大的格斗导弹,最远射程达60公里,拥有256X256个矩阵,可以实施离轴全向攻击,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为领先。
最后,F-22数据链要落后一代。美国在2018年启动了F-22的数据链更新计划,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该机所有子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严重落后。歼-20的优势是可以与其他战机实施联网作战,能够实施“A射B导”的战术,所有本方战机的机载设备都能成为态势感知的一部分。F-22只能与友机实施信息互通,但是无法直接利用友机的设备,在作战时处于信息“孤岛”。歼-20和F-35都采用了开放式架构,可以无限升级子系统,而F-22将在信息感知和数据传输领域越来越落后,正在变成功能机。
下面是精華節錄:
話說劇中有個叫三木日本人在山東到處踢館,所向披靡。
有天山東鷹爪派的弟子替師傅擔心很快會踢到來,那師傅立即就吹噓自己的武術橫掃山東,話都未說完那個日本人就到了,開始就就一味靠嚇想嚇走對方,不料三木完全不受那套,直接一拳將它打趴,到第二次還是想靠花俏的招式嚇退三木,不料還是被一拳打飛,之後一認真打,實力完全見底。
人家走了,自己還硬說自己招式贏三木。

這幕印度很深,但以前我只當是丑角吊味情節,不料現實上真的有這樣的蠢事,近年中國科技界(包括軍事航天)所造的事情完全一樣,尤其是華為的所謂備胎計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