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國軍調整作戰構想 ★蘇紫雲:「不對稱戰力」,「彈藥先於載台」超前部署★

★國軍調整作戰構想 ★蘇紫雲:「不對稱戰力」,「彈藥先於載台」超前部署★
2021-01-04 07:50 聯合報 / 記者洪哲政/台北即時報導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圖/翻攝蘇紫雲臉書網頁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圖/翻攝蘇紫雲臉書網頁

國防部正大規模調整作戰構想準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昨日表示,各國軍事構想都是滾動式調整,適度調整防衛構想應為常態;他進一步表示,國軍實已跟上國際「不對稱戰力」趨勢,國安團隊、國防部已針對「彈藥先於載台」超前部署。

國防部參謀本部近期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強調的「整體防衛構想」(ODC/Overall Defense Concept)規畫幾全推翻;李所提「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作戰構想恐遭棄置。李喜明主張的「整體防衛構想」,主要就是擁抱不對稱戰法。據了解,「彈藥先於載台」即李喜明理念之一。

針對國防部的作法,蘇紫雲表示,純就軍事構想,各國都是滾動式調整,以肆應戰略環境改變。如美軍的嚇阻,由前進部署,改為「戰略可預期、戰法不可測」。國軍面對共軍的擴張,不對稱戰力是核心架構,已持續近十年,只是名稱有所調整。

他進一步表示,我國加以各類新式裝備籌獲,包括海馬仕砲兵飛彈、空射增程攻陸飛彈(SLAM ER)、陸基機動魚叉反艦飛彈,與國造雄風家族攻陸巡弋飛彈等精準彈藥,使國軍具備反制能力。因此,在威脅改變,新戰力獲得的情況下,結合「十年建軍、五年兵整、一年備戰」的決策循環,適度調整防衛構想應為常態。就如同棒球,教頭在應對球局狀況,球員狀態,不斷調整戰略戰術一般。

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國軍跟上國際不對稱戰力趨勢,「彈藥先於載台」的兵力投資先決條件,大力發展精準飛彈的火力,如美國陸軍、日本陸自都部署反艦飛彈一般,此為我國安團隊、國防部超前部署的積極做法,以使嚇阻效度最大化。
2021-01-05 18:59 發佈
這次買的魚叉共400枚 + 100發射單元 (每個單元4枚) + 25雷達,沒有備彈,每輛車上背4枚,扛完就要閃人找地方躲了,「彈藥先於載台」?這個....怪怪的????
天衣神水 wrote:
這次買的魚叉共400枚 + 100發射單元 (每個單元4枚) + 25雷達


會不會考量到彈藥有年限的問題所以採購數量不多
反正依照現有的情報監偵的能力
共軍在集結階段
美日台的情報網早就可以發現了
這樣台灣至少還有3-6個月的時間可以備戰
這時候再跟美軍下單魚叉飛彈時間上也還綽綽有餘
天衣神水 wrote:
「彈藥先於載台」?這個....怪怪的

就跟蓋捷運,先買車廂起來放,在蓋軌道差不多意思啦
天衣神水 wrote:
這次買的魚叉共400枚 + 100發射單元 (每個單元4枚) + 25雷達,沒有備彈,每輛車上背4枚,扛完就要閃人找地方躲了,「彈藥先於載台」?這個....怪怪的????

這種就是看似附和政府

但其實不瞭解但又急着生事

(說難聽點這些高科技,與如何使用關他們屁事
這些馬小酒黨羽按捺不住又要來嘴一下,不甘寂寞與被遺棄

不如去專心你的幾百億
看能否真做出啥護國神山)

20年過去
(3G,奈米,生物科計,文創,AI,雲端....在媒體吹了一大堆大未來)都不臉紅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鮭魚握壽司 wrote:
為不會考量到彈藥有年限的問題所以採購數量不多
反正依照現有的情報監偵的能力


所以應該是「載台先於彈藥」才對,載台先來,用以訓練官兵,武器品項選擇以美國有大量庫存,狀況升級時可隨時供應,不用另外向軍火商下單,交貨期程短者優先才是吧?
天衣神水 wrote:
所以應該是「載台先於彈藥」才對,載台先來,用以訓練官兵,武器品項選擇以美國有大量庫存,狀況升級時可隨時供應,不用另外向軍火商下單,交貨期程短者優先才是吧?


其實另一個想法
400枚魚叉飛彈
命中率3成就有120枚命中解放軍登陸船團
命中率5成就有200枚命中解放軍登陸船團

假設2枚可以癱瘓或擊沉一艘大型登陸艦
400枚魚叉飛彈就可以讓60-100艘解放軍大型登陸艦失去登陸能力
這樣解放軍登陸作戰幾乎可以說注定失敗
或是換句話說解放軍有這麼多登陸艦可以損失嗎?
所以說不定不用再增購了
鮭魚握壽司 wrote:
其實另一個想法
400枚魚叉飛彈
命中率3成就有120枚命中解放軍登陸船團
命中率5成就有200枚命中解放軍登陸船團


應該先要估算戰爭到了登陸船團臨近台灣海域時時,25顆雷達+100車+400枚飛彈還剩下多少能打?

老共不會放著這些CDMS不管就派出登陸船團,解放軍也會用各種方法(包括島內各方人士)來確認這些岸際飛彈已經被消滅(耗)得差不多,才會出動登陸部隊。

台灣也得用出各種自欺(島內)欺人(解放軍)的方法,讓老共認為這些飛彈已經絕大部分不具戰力,等船團出現時再出動能打的飛彈,只要集中火力打沈幾艘中小型防禦力較弱拿來當前鋒的護衛艦,後面的主力就會退縮,大型LHD會有兩到三艘神盾艦護航,層層保護,不好打,不用白白浪費僅存的飛彈,所以備彈還是需要的,才能出奇不意。
天衣神水 wrote:
這次買的魚叉共400枚 + 100發射單元 (每個單元4枚) + 25雷達,沒有備彈,每輛車上背4枚,扛完就要閃人找地方躲了,「彈藥先於載台」?這個....怪怪的????


哪也要中國有200~300艘船艦可以打,這還只是魚叉,還有雄二、雄三呢

別說200~300艘了,中國船艦只要少掉100艘應該就準備亡國了
alexlin1 wrote:
哪也要中國有200~300艘船艦可以打,這還只是魚叉,還有雄二、雄三呢


開戰的時候中科院的產線大概就停了,陸上的雄二、雄三恐怕都得移去給海上跑的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