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我一直說這些中國五毛不學無術 非常無知 只會照抄五毛部搞的宣傳稿 所以到處變笑柄
宣傳稿也都是哪幾句翻來覆去 所以不用五寫你都可以猜到五毛說什麼謊
其中必有的就是

"都是買外國貨拼裝的"

這是自卑補償心理 因為中國都是山寨別人的 所以最喜歡說別人拼裝的來滿足自己的自卑感
最厲害的是我都已經貼出隼鳥2號是由那些日本廠商造的 "欲上青天攬明月"照樣
臉不紅氣不喘地說

<隼鸟号工程引进法德,深空探测,美国技术,登陆器是法德的,离子推进器技术美国的>>

其中nec造的离子推进器因為上次隼鳥1號表現優異 還賣了好多台給美國 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證明
离子推进器確實能長期工作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看了很多人寫的 只能說他們寫的是他們的希望 不是事實

很簡單;日本隼鳥2號和中國嫦娥五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嫦娥5號做的事美國蘇聯60年前就做過 隼鳥2號做的事美國今年才做到一半;俄羅斯;歐洲都做不了;除了目標太遠太小外;最大的區別就是月亮人類早就探勘過很多次 已經很熟悉了;嫦娥5號只要重複別人做過的就成了;隼鳥2號的目標小行星"龍宮" 人類對他完全不了解;因為太小了不到一公里望遠鏡上就只有一個光點;多大多小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甚至連能不能繞降落都不知道 所以隼鳥
創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對人類太空事業很有幫助 等於一次任務就把中國從嫦娥1號到5號的工作還有人類以前
對月球所做的探測全做了; 嫦娥5號對中國意義重大 但是對人類太空事業就是重複了人類60年前的事而已;尤其是NASA一直預測幾十年後可能會有小行星撞上地球;了解小行星是當務之急;因為技術上非常困難,美國NASA當年就派了專機全程跟蹤隼鳥1號回歸,還派員參與日本JAXA 學習怎麼探測小行星;隼鳥號可能是
人類最重要的太空任務之一 因為關係到整個人類的存亡
PS:隼鳥2號的世界第一次包含人類第一次用武器攻擊地外星體 可以想像幾十年後當地球人類反抗軍
面對倍龍宮星人摧殘過後的地球表面 只能無助地大喊 這都要怪當年日本的隼鳥2號


首先距離就是最大的問題;除非你認為打幾十公尺外的靶和打幾百公里外的靶難度是一樣

先看看參數

龍宮 直徑 0.98公里
距離 3億公里

月球 直徑 3400公里
距離 38.4萬公里

龍宮除了比月球遠很多以外3億公里 VS 38.4萬公里; 大小也差很多;09公里VS3400公里; 相對距離
超過5萬倍 ;
拿冥王星來說 雖然遠在48億公里外是龍宮的16倍但是直徑有2376公里 是龍宮的2400倍
相對距離是150倍; 所以探測龍宮遠比冥王星難很多;更慘的是龍宮星都是石頭;根本沒有塵土也就是根本沒有平地 勉強找到一個直徑6公尺的地方降落
總結下來隼鳥2號是飛了52億公里精準的命中冥王星上直徑6公尺的目標 這只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
難怪強如NASA都要派人到日本學習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然後就是因為距離太遠 通訊延時10幾分鐘 所以不能實時人工控制 都要事先編定程式讓隼鳥2號自己判斷執行 所以要有很強的AI才行

第三個大問題就是龍宮太小 幾乎沒有引力 月球有個比直徑大很多的引力圈 所以不用精準打到表面
只要進入引力圈就自動會被捕獲 然後就會自動環繞月球 繞月的程式簡單到連大學物理系的都會寫
但是龍宮沒有引力不會捕獲 ;必須很精確地打中龍宮表面 太快太慢或偏一點都不行 環繞更因為沒有引力能吸引必須龍宮自己用動力繞還要不斷調整才行 更慘的是 龍宮根本就不是圓形 連環繞程式都不知道怎麼寫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所以要在很遠的地方慢慢接近; 一邊接近一邊慢慢寫和修正繞軌程式 然後還要製作龍宮的全表面相片;
整個表面地形高度;還要測定龍宮的重力分布 確定對降落的影響 結果發現龍宮的平均重力場只有地球的1/8萬
非常的小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隼鳥2號2018年2月就到龍宮但是8個月後才降落取樣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降落更難 因為月球有引力嫦娥五號一定被吸向月球中心 只要用反向推力保持好姿態就成了
龍宮根本不會吸引隼鳥2號 要靠隼鳥2號自己靠近要全角度控制 太快會撞毀或被彈向太高慢一點偏一點就會
飛向太空 如果說嫦娥五號是降落在地面 那隼鳥2號就好像降落在另一架大飛機上難度差了好幾個層次
2018年2月26日就接近130萬km 但是一直到4個月後的2018年6月27日才到龍宮上方20公里再3個月後 2018年9月21日才開始做著陸調查投下MINERVA 實際探勘龍宮表面 因為引力太小 又沒平地 所以不能用履帶 因為一走沒多久就會離開表面飄向太空 MINERVA是用跳的 用一個內部力矩先往上 然後再一個迴力矩向下降落 這樣一直跳著確認表面地形10月3日成功釋放著陸器MASCOT,順利著陸,傳回照片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結果一出來 慘了 都是石頭 根本沒有平地可以降落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勉強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6公尺長的地方可以降落而 隼鳥2號的太陽板長度就是6公尺 這個只能說比登天還要難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2018年11月5日發射一個MAKER到地面當降落指引 開始嘗試降到表面上空結果居然不見了剛開始以為最毀了找了很久才在20里上空找到 這個比墜毀還要嚴重 因為機器做出和
指令相反的動作日本人研究了很久才發現原來是龍宮表面反射率太低 比黑炭還黑 導致雷射測高儀
沒辦法經確定高度 隼鳥2號根本不知道自己離地面有多高 為了自保 所以啟用緊急程序 自動升到20公里高
這個就很像飛機降落時才發現高度計壞了這個保證是撞機的 還好日本想出辦法就是利用降落在表面上
的MARKER做校正 重新校正高度計 這也意味著以前的資料有問題 所以要重新探測修正 而且因為龍宮上都是石頭沒有塵土和當初在地球的模擬撞擊不同 所以要重做一遍模擬撞擊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降落更是把日本人的細膩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隼鳥2號降落的表面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這是嫦娥五號 只能說是人間天堂 龍宮都是石頭根本沒有平地可以降落 這點大出大家的意料;如果照有些人說的要有幾隻腳才叫降落 那保證是當場墜毀 還好日本當初做了最壞的打算 只用一根腳TOUCH AND GO
這個技術也被NASA採納用在OSIRIS-Rex號上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日本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比較平一點只有6公尺的地方降落 而隼鳥2號的太陽板就6公尺長 因為要避開石頭
還不是垂直降落 而是傾斜降落 這個難度之高 就好樣要一台旋翼6公尺長的直升機降落在6公尺的目標上
旁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 還要傾斜免得撞上石頭 敢接受這種挑戰的直升機駕駛員我看沒有幾個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日本用的超精確降落 就是先降落一個maker到表面座標定 演練數次以後 ;降落非常精準
誤差不到1公尺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第二次更是只有0.6公尺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隼鳥2號總共帶五個MARKER 只用一個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很多人都奇怪隼鳥2號為什麼不用鏟子?因為龍宮都是石頭根本鏟不動 硬要鏟很可能因為反作用力把自己射向太空所以用爆破的 先爆破石頭然後再吸進儲藏室 第一次採樣是表面的 然後再爆破一次採深層的石頭碎片因為是從石頭採樣所以採樣不多 美國的OSIRIS-Rex號因為降落的小行星本努還有塵土 沒那樣硬 所以採樣多很多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日本人還派了個照相機全程攝影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隼鳥2號自己逃命去也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爆破用的其實就是成形裝甲爆破彈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照到的攻擊中的彈頭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爆破一瞬間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實際的爆破坑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這次取樣的是表面的樣本 第二次再爆破採取深層地面的樣本做對比
本來還有第三次 不過日本見好就收回家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再回的時候 隼鳥2號再20萬公里處就釋放返回艙 這樣已經超過地球到月亮的一半距離了 這麼高就釋放
是因為隼鳥2號還要再去訪問其他小行星 再入的速度超過12公里/秒 人類最高的回歸速度之一
溫度高達3000度 非常考驗機器的防熱能力 回程幾乎是全程被追蹤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因為返回艙很小 不能裝太大的信號器 所以落地要非常精確上次是誤差不到1公里 這次應該更好
看到這裡是不是對日本的太空探測技術嘆為觀止? 都可以拍成電影了

對軍事有興趣的人就知道 這代表日本有能力從20萬公里處就發射飛彈 誤差半徑只有一公里

日本下一個任務是登陸火星衛星取樣回地球 又是一個世界第一 人類第一次從外星衛星取樣回地球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有些人說 難在遙測 日本都靠美國 這個是那壺不開提那壺 偏要戳中國落後日本最多的地方 這些人大概不知道
中國連嫦娥五號到月球都要靠歐洲 ;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歐洲空間局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歐空局還表示,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歐空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技術支持。>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要不是面子問題 找日本就成了 因為日本有全世界第二強的深空監控系統 比歐洲俄羅斯都強僅次於美國 中國落後30年以上

這是日本 1984年造的臼田宇宙空間観測所64m 超大天線 已經快退休了 中國同等級的才剛始造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日本除了境內大大小小的監控站 還有遍布全球的監控站 這都是日本自己的只是租用外國場地 照日本自己的能力 監控到火星 水星沒有問題 問題是能監控到龍宮的只有64m 超大天線 地球會自轉 所以一定要和
外國合作 只要是美國 美國的監控能力太強了 地球上所有國家加起來都不如一個美國
科普:日本隼鳥2號的水準遠遠超過中國嫦娥五号
2020-12-03 15:24 發佈
倒是中國的嫦娥五号都是拼裝貨 連去月球都要靠歐洲
==========================
欧洲航天局介绍说,在嫦娥五号发射后的两个关键阶段,欧洲航天局将使用其位于南美洲的库鲁航天中心和位于非洲的马斯帕洛马斯航天基地,为探测器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帮助位于北京的航天控制中心确认轨道任务状态。我们很高兴能够运用自身的观测网络为这一激动人心的探月活动提供支持!
看了很多人寫的 只能說他們寫的是他們的希望 不是事實

很簡單;日本隼鳥2號和中國嫦娥五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嫦娥5號做的事美國蘇聯60年前就做過 隼鳥2號做的事美國今年才做到一半;俄羅斯;歐洲都做不了;除了目標太遠太小外;最大的區別就是月亮人類早就探勘過很多次 已經很熟悉了;嫦娥5號只要重複別人做過的就成了;隼鳥2號的目標小行星"龍宮" 人類對他完全不了解;因為太小了不到一公里望遠鏡上就只有一個光點;多大多小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甚至連能不能繞降落都不知道 所以隼鳥
創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對人類太空事業很有幫助 等於一次任務就把中國從嫦娥1號到5號的工作還有人類以前
對月球所做的探測全做了; 嫦娥5號對中國意義重大 但是對人類太空事業就是重複了人類60年前的事而已;尤其是NASA一直預測幾十年後可能會有小行星撞上地球;了解小行星是當務之急;因為技術上非常困難,美國NASA當年就派了專機全程跟蹤隼鳥1號回歸,還派員參與日本JAXA 學習怎麼探測小行星;隼鳥號可能是
人類最重要的太空任務之一 因為關係到整個人類的存亡
PS:隼鳥2號的世界第一次包含人類第一次用武器攻擊地外星體 可以想像幾十年後當地球人類反抗軍
面對倍龍宮星人摧殘過後的地球表面 只能無助地大喊 這都要怪當年日本的隼鳥2號


首先距離就是最大的問題;除非你認為打幾十公尺外的靶和打幾百公里外的靶難度是一樣

先看看參數

龍宮 直徑 0.98公里
距離 3億公里

月球 直徑 3400公里
距離 38.4萬公里

龍宮除了比月球遠很多以外3億公里 VS 38.4萬公里; 大小也差很多;09公里VS3400公里; 相對距離
超過5萬倍 ;
拿冥王星來說 雖然遠在48億公里外是龍宮的16倍但是直徑有2376公里 是龍宮的2400倍
相對距離是150倍; 所以探測龍宮遠比冥王星難很多;更慘的是龍宮星都是石頭;根本沒有塵土也就是根本沒有平地 勉強找到一個直徑6公尺的地方降落
總結下來隼鳥2號是飛了52億公里精準的命中冥王星上直徑6公尺的目標 這只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
難怪強如NASA都要派人到日本學習



然後就是因為距離太遠 通訊延時10幾分鐘 所以不能實時人工控制 都要事先編定程式讓隼鳥2號自己判斷執行 所以要有很強的AI才行

第三個大問題就是龍宮太小 幾乎沒有引力 月球有個比直徑大很多的引力圈 所以不用精準打到表面
只要進入引力圈就自動會被捕獲 然後就會自動環繞月球 繞月的程式簡單到連大學物理系的都會寫
但是龍宮沒有引力不會捕獲 ;必須很精確地打中龍宮表面 太快太慢或偏一點都不行 環繞更因為沒有引力能吸引必須龍宮自己用動力繞還要不斷調整才行 更慘的是 龍宮根本就不是圓形 連環繞程式都不知道怎麼寫




所以要在很遠的地方慢慢接近; 一邊接近一邊慢慢寫和修正繞軌程式 然後還要製作龍宮的全表面相片;
整個表面地形高度;還要測定龍宮的重力分布 確定對降落的影響 結果發現龍宮的平均重力場只有地球的1/8萬
非常的小



隼鳥2號2018年2月就到龍宮但是8個月後才降落取樣



降落更難 因為月球有引力嫦娥五號一定被吸向月球中心 只要用反向推力保持好姿態就成了
龍宮根本不會吸引隼鳥2號 要靠隼鳥2號自己靠近要全角度控制 太快會撞毀或被彈向太高慢一點偏一點就會
飛向太空 如果說嫦娥五號是降落在地面 那隼鳥2號就好像降落在另一架大飛機上難度差了好幾個層次
2018年2月26日就接近130萬km 但是一直到4個月後的2018年6月27日才到龍宮上方20公里再3個月後 2018年9月21日才開始做著陸調查投下MINERVA 實際探勘龍宮表面 因為引力太小 又沒平地 所以不能用履帶 因為一走沒多久就會離開表面飄向太空 MINERVA是用跳的 用一個內部力矩先往上 然後再一個迴力矩向下降落 這樣一直跳著確認表面地形10月3日成功釋放著陸器MASCOT,順利著陸,傳回照片



結果一出來 慘了 都是石頭 根本沒有平地可以降落




勉強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6公尺長的地方可以降落而 隼鳥2號的太陽板長度就是6公尺 這個只能說比登天還要難




2018年11月5日發射一個MAKER到地面當降落指引 開始嘗試降到表面上空結果居然不見了剛開始以為最毀了找了很久才在20里上空找到 這個比墜毀還要嚴重 因為機器做出和
指令相反的動作日本人研究了很久才發現原來是龍宮表面反射率太低 比黑炭還黑 導致雷射測高儀
沒辦法經確定高度 隼鳥2號根本不知道自己離地面有多高 為了自保 所以啟用緊急程序 自動升到20公里高
這個就很像飛機降落時才發現高度計壞了這個保證是撞機的 還好日本想出辦法就是利用降落在表面上
的MARKER做校正 重新校正高度計 這也意味著以前的資料有問題 所以要重新探測修正 而且因為龍宮上都是石頭沒有塵土和當初在地球的模擬撞擊不同 所以要重做一遍模擬撞擊



降落更是把日本人的細膩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隼鳥2號降落的表面



這是嫦娥五號 只能說是人間天堂 龍宮都是石頭根本沒有平地可以降落 這點大出大家的意料;如果照有些人說的要有幾隻腳才叫降落 那保證是當場墜毀 還好日本當初做了最壞的打算 只用一根腳TOUCH AND GO
這個技術也被NASA採納用在OSIRIS-Rex號上



日本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比較平一點只有6公尺的地方降落 而隼鳥2號的太陽板就6公尺長 因為要避開石頭
還不是垂直降落 而是傾斜降落 這個難度之高 就好樣要一台旋翼6公尺長的直升機降落在6公尺的目標上
旁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 還要傾斜免得撞上石頭 敢接受這種挑戰的直升機駕駛員我看沒有幾個




日本用的超精確降落 就是先降落一個maker到表面座標定 演練數次以後 ;降落非常精準
誤差不到1公尺



第二次更是只有0.6公尺



隼鳥2號總共帶五個MARKER 只用一個



很多人都奇怪隼鳥2號為什麼不用鏟子?因為龍宮都是石頭根本鏟不動 硬要鏟很可能因為反作用力把自己射向太空所以用爆破的 先爆破石頭然後再吸進儲藏室 第一次採樣是表面的 然後再爆破一次採深層的石頭碎片因為是從石頭採樣所以採樣不多 美國的OSIRIS-Rex號因為降落的小行星本努還有塵土 沒那樣硬 所以採樣多很多




日本人還派了個照相機全程攝影





隼鳥2號自己逃命去也


爆破用的其實就是成形裝甲爆破彈


照到的攻擊中的彈頭

爆破一瞬間

實際的爆破坑


這次取樣的是表面的樣本 第二次再爆破採取深層地面的樣本做對比
本來還有第三次 不過日本見好就收回家


再回的時候 隼鳥2號再20萬公里處就釋放返回艙 這樣已經超過地球到月亮的一半距離了 這麼高就釋放
是因為隼鳥2號還要再去訪問其他小行星 再入的速度超過12公里/秒 人類最高的回歸速度之一
溫度高達3000度 非常考驗機器的防熱能力 回程幾乎是全程被追蹤



因為返回艙很小 不能裝太大的信號器 所以落地要非常精確上次是誤差不到1公里 這次應該更好
看到這裡是不是對日本的太空探測技術嘆為觀止? 都可以拍成電影了

對軍事有興趣的人就知道 這代表日本有能力從20萬公里處就發射飛彈 誤差半徑只有一公里

日本下一個任務是登陸火星衛星取樣回地球 又是一個世界第一 人類第一次從外星衛星取樣回地球




有些人說 難在遙測 日本都靠美國 這個是那壺不開提那壺 偏要戳中國落後日本最多的地方 這些人大概不知道
中國連嫦娥五號到月球都要靠歐洲 ;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歐洲空間局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歐空局還表示,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歐空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技術支持。>



要不是面子問題 找日本就成了 因為日本有全世界第二強的深空監控系統 比歐洲俄羅斯都強僅次於美國 中國落後30年以上

這是日本 1984年造的臼田宇宙空間観測所64m 超大天線 已經快退休了 中國同等級的才剛始造


日本除了境內大大小小的監控站 還有遍布全球的監控站 這都是日本自己的只是租用外國場地 照日本自己的能力 監控到火星 水星沒有問題 問題是能監控到龍宮的只有64m 超大天線 地球會自轉 所以一定要和
外國合作 只要是美國 美國的監控能力太強了 地球上所有國家加起來都不如一個美國
bluefeather17

既然是六十年前美苏就做过的了 为什么22年11月jaxa的OMOTENASHI着陆器失败了。另外,今天凌晨日本私营i space的着陆器也失败了。

2023-04-26 23:58
五毛說距離不重要 意思就是說你打一公尺外的靶和打一萬公里外的靶一樣難
重新慢慢修正
IDF302 wrote:
倒是中國的嫦娥五号都是拼裝貨 連去月球都要靠歐洲
==========================
欧洲航天局介绍说,在嫦娥五号发射后的两个关键阶段,欧洲航天局将使用其位于南美洲的库鲁航天中心和位于非洲的马斯帕洛马斯航天基地,为探测器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

地球就這麼大
地球轉動就需要訊號中繼
中國又不像美帝英帝占地
霸佔查哥斯群島拒絕歸還
美帝英帝自然到處都有訊號中繼點

聯合國壓倒性票數要求歸還查哥斯群島
登陸月球有前例可以參考登陸小行星則無
Panchrotal wrote:
地球就這麼大地球轉動(恕刪)


看了噴飯 原來日本不用中繼??中國是技術太差要靠歐洲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Panchrotal wrote:
地球就這麼大地球轉動(恕刪)


看了噴飯 原來日本不用中繼??中國是技術太差要靠歐洲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這是常識,奇怪,五毛紅統無毛怎麼會無知到覺得嫦娥比隼鳥厲害。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