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今天表示,中科院研發的騰雲無人機預計民國113年可以量產。中科院副院長羅意中指出,現在該案還在做系統整合,預計明年上半年做研發測評,下半年完成作戰測評,若符合空軍需求,113年可以量產。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在質詢時詢問,騰雲無人機在2018年4月完成首飛後,到達量產還要多久,目前是否還差哪些裝備。張哲平表示,預計會在民國113年進行量產,不是因為關鍵技術的瓶頸,而是程序問題。
空軍要做戰術測評,以符合作戰需求,才可以正式建案進入量產。而正式建案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從110年完成作戰測評,經過一年半的建案時間,國防部認為最快拿到是113年。
MQ-9B屬於戰略型,可以長滯空、長距離、偵蒐範圍廣大,而騰雲機屬於戰術層級的無人機,兩者要交互搭配,對國軍來說兩者都有需要。騰雲機具備多機操控、聯網導控與即時影像傳輸等功能,可在日間、夜間執行情蒐、監視、偵查、環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