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漢翔前總經理徐延年 : 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的「國機國造」是正確之道。

漢翔前總經理徐延年:我國曾考慮向義大利購買高教機》 義方什麼都不給 等於買空殼

2020/11/03 05:30

〔記者涂鉅旻、楊淳卉/台北報導〕

空軍七聯隊一架F-5E部訓機上週失事,包括藍營等部分人士將矛頭指向和蔡政府放棄外購、選擇「高教機國造」政策,使教練機種汰換期程延後有關。
漢翔公司前總經理徐延年昨受訪澄清,我國曾考慮向義大利採購「M346」高教機,卻未獲後勤、技轉、雷達、武器與模擬機等承諾,等於是買「空殼」,戰力完備時程還可能晚於國造機種,因此,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的「國機國造」是正確之道。

買「空殼」,戰力完備時程還可能晚於國造機種

我國為汰換AT-3高教機、F-5E/F部訓機,在前總統馬英九時期已開始討論取得新一代高教機,也曾評估是否向義大利廠商李奧納多採購「M346」高教機,並尋求合作生產、技轉的可能。
不過,總統蔡英文上任後,二○一六年下半年確定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國造」新一代高教機。

F-5E戰機失事迄今,外界有國造「勇鷹」高教機在二○二六年才全數交機,較外購、跨國生產期程來得晚的質疑;但空軍澄清,新高教機交機期程本為二○二六年,和政黨輪替等因素無關。

徐延年在二○一二年二月至二○一六年元月擔任漢翔公司總經理,在漢翔服務四十五年,亦參與新一代高教機籌獲過程。他受訪時透露「外購」或「國造」新一代高教機的決策過程。
他表示,一架軍機要服役三、四十年,務必建立後勤能量並提升性能;若無,將會和向法國買幻象二○○○戰機一樣,要性能提升都不行。

「國機國造」是正確之道

徐延年分析,我國當初光執行經國號戰機「翔昇計畫」升級,就花費諸多心力,說服美國補全相關資料
而義大利政府不會同意予我技轉等文件、軟體,如此,國內廠商如何有製造、後勤能量?
徐延年表示,軍機研製有「設計、量產、建立後勤能量」三階段,構改經國號戰機的研發時間約三年,量產與建立後勤能量約六年,且經歷「翔昇計畫」、「翔展計畫」後,廠商供應鏈都已完備,模擬器座艙也和「翔展計畫」後的經國號戰機相仿;若採用「M346」高教機方案,須重新找廠商、建立模擬機,不僅耗時,更要考量整體後勤訓練能量能否建置。

至於義大利「M346」高教機,徐延年表示,就他了解,義方內部評估的作業時程,可能超過二○二六年的高教機既定交機期,且可能缺乏武器、雷達系統,等於是個「空殼」;但「勇鷹」高教機已有相關準備,若軍方一聲令下,即可放入雷達、武器系統並整合。
2020-11-03 8:36 發佈
有幾臺就是老跟着國民黨相互取暖

唯恐天下不亂
不亂老王沒機會啊

唸理工要念到博士多划不來
又不是人人皆能
不如早早靠爸來興風作浪比較實在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nt24759 wrote:
漢翔公司前總經理徐延年昨受訪澄清,我國曾考慮向義大利採購「M346」高教機,卻未獲後勤、技轉、雷達、武器與模擬機等承諾,等於是買「空殼」(恕刪)


直接打臉馬英九及藍營
義大利那麼親共怎麼可能賣我們全配的M346
義大利不給後勤、技轉、雷達、武器與模擬機等,那你是不會用台積電7奈米好棒棒的技術、自己製作或山寨出來喔?

ganlingyang wrote:
義大利不給後勤、技轉、雷達、武器與模擬機等,那你是不會用台積電7奈米好棒棒的技術、自己製作或山寨出來喔?


所以勇鷹橫空出世
我不懂 許前總經理是否有人授意或是自己去講這些話 個人深深覺得不妥

從漢翔角度去講 而且是一個內行人講一些外行話造成有些扭曲實在不太好

為何空軍要去買外國製的教練機? 一個巴掌拍不想 應該也沒有人敢拿錢

人家就是嫌漢翔的教練機提案不夠好 人家想買操作起來最合適的教練機

空軍也是有評估過才提案的 甚至M-346的優先順序排在IDF改的前面

真以為沒有半個飛行小時的施孝瑋會有那些意見 當然背後都有一些聲音與想法

所謂維修 後勤 模擬機 以色列與新加坡都已經建立了 哪裡還要另外找廠商?

這飛機其實還在研發戰訓的版本 裝雷達與武器的M-346不是已經試飛成功了嗎?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漢翔沒有辦法分一杯羹 所以都說人家沒有辦法 時間來不及

其實人家都有辦法 關鍵在於錢 奇怪了 新加坡跟以色列怎麼都不抗議???

空軍骨子裡面對漢翔的產品是有意見的 但能怎麼辦 漢翔歷任老闆都是空軍老長官

國機國造又是政策 所以就只能這樣辦了 但是批評競爭對手麻煩用客觀條件來講

漢翔是IDF原廠 當然有絕對主導性 不是原廠當然沒有主導性 這是現實


當年若是不管國機國造 買貴就算了 直接比照李奧納多提供給以色列的方案

模擬機 後勤補給 早就搞好了 飛機應該先交了好幾架(義大利不要了先給台灣)

漢翔的生產線正在組裝其他還沒有交機的飛機 但這個做法不符合國家政策

所以不可能發生 但實際就會像這個樣子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我不懂 許前總經理是(恕刪)

漢翔 究竟把IDF技術吃透了沒有?
若有,搞定教練機算牛刀小試,不成問題。
若無,就是一場補考,把不會的領域拿出來練一練。反正教練機,性能要求不高。
我來講實話
本人國際型大企業待很久了看太多了

這句話應該是
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的IDF II國機國造是正確之道
下一句沒講出來的是
拿去玩勇鶯是趕KPI

就跟十二項造艦計畫一樣
只有IDS是真
其他都是顧KPI
有下水餃就好
打起來跟廢物一樣
以後的戰鬥機,只能以經國號為基礎,這是我們能掌握的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