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售台岸置魚叉飛彈 軍事專家:與雄風飛彈互補 增加共軍反制難度
AGM-84G魚叉飛彈。(資料照)
AGM-84G魚叉飛彈。(資料照)
2020/10/27 12:59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美國政府一週內兩度宣布對台軍售,將售予台灣100套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包含400枚魚叉Block II飛彈等相關裝備;軍事專家宋玉寧表示,岸置魚叉飛彈符合我國在台海周邊的近海防禦能力,並能與國造雄二反艦飛彈達成互補作用,未來增加共軍在防衛、反制上的難度。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在美東時間26日透過新聞稿指出,美方此次出售100套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包括400枚從地面發射的RGM-84L-4魚叉Block II飛彈、4枚RTM-84L-4魚叉Block II演習飛彈、411個飛彈集裝箱、100輛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運輸載具、25台雷達卡車,和相關零件備品及後勤資源,軍售總價約為23.7億美元(約新台幣677億)。
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宋玉寧今天受訪指出,岸置魚叉飛彈軍售案傳聞已久,今日終於證實,而國軍目前已有3型的魚叉飛彈,包含海軍濟陽級巡防艦所使用的「艦載型」、空軍F-16戰機所使用的「空射型」等,此次宣布的則為「岸置型」,利用發射車進行機動發射。
根據美國此次宣布軍售岸置魚叉飛彈數量的細節,宋玉寧認為,這次軍售100套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另有400枚飛彈,而1輛發射車就是搭配4聯裝魚叉飛彈發射器,以數量來說我國「並沒有多買」,初期應是以建立初期的基礎能量,並與國造雄風二型飛彈互補,後續再評估是否增購。
此外,宋玉寧指出,岸置魚叉飛彈與目前國造雄二飛彈的陸基車載版本類似,較為不同之處是本次軍售版本是屬於「Block II」型,性能經過改良,對抗電子干擾能力以及標定能力都經過提升,過往魚叉飛彈要在開闊海域執行反艦任務,然而這款新型的魚叉飛彈能夠在近海、雜波多的海域執行反艦任務,並提升對艦艇的殺傷力。
因此,宋玉寧說,岸置魚叉飛彈符合我國在台海周邊的防禦能力,並能與國造雄二、雄三反艦飛彈達成互補作用,未來增加共軍在防衛、反制上的難度。至於岸置型魚叉飛彈國軍會如何運用,是否用來作為攻擊陸上目標?宋玉寧推測,國軍應該還是會將岸置魚叉用作反艦目標使用。
據悉,國軍目前已擁有3款類型的魚叉飛彈,分別為海軍濟陽級巡防艦、基隆級驅逐艦所使用的「艦射型」RGM-84L、劍龍級潛艦所使用的「潛射型」UGM-84L、空軍F-16戰機所掛載「空射型」AGM-84L;若此次軍售案順利採購RGM-84L「岸置型」,國軍將會擁有4種類型的魚叉飛彈。(13:15更新)
末端幾乎都是靠紅外線尋標器加上光學輔助導引
攻擊目標.
所以反艦飛彈一定要先知道對手在哪 或至少把飛彈丟進目標區
靠飛彈的尋標器去"索敵" 當年的雄三誤擊就是這種模式...
但是 每一種飛彈都有不同的電子控制模式
甚至軌道 攻擊方式也都不同
防空系統理論上都可能反制 但類型一多
"判讀"能力與攻擊效率就跟著降低
所謂"飽和"攻擊有兩種
數量飽和 超過防空系統能應付的數量
通常距離已經近到飛彈無從爬升攻擊程度 那時什麼神盾都沒用了...
方向飽和 飛彈同時從諸多方向攻來
防空系統顧此失彼 同樣超過處理能力
(有的可能直到最後十幾公里你才發現 若沒其他系統幫你罩著 那就完了)
gps干擾對雷達導引的飛彈意義不大 但對陸攻用如戰術飛彈 巡弋飛彈
問題就大了... 就像中國無人機失去北斗訊號 別說攻擊 想退回家都不可能了...
巡弋飛彈上的ECCM系統當然好得多 可是 只要一定時間被干擾 誤差太大
那麼很可能末端已經來不及導引命中目標了... 哪怕差個0.X秒 十幾公尺誤差
沒打中就幾乎廢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