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大陸官媒報道,「目前全國秋糧收穫接近尾聲,豐收已成定局。」民眾質疑:「那玉米為何漲價,為何還用外匯從國外進口?」
8月13日,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祕書長周學文透露,今年的洪水導緻6,000千公頃農地受災,其中1,140千公頃絕收。
此前,中共副總理胡春華到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省視察秋糧生產時表示,要毫不放鬆抓好秋收工作,確保秋糧「全部豐收到手」。
據相關媒體報道,大陸每年大約需要2.8億噸玉米,雖然已經有了大量的儲備,但目前幾乎已經見底,促使買家轉向購買大米和小麥等替代品,同時增加玉米進口。國內玉米價格創下本月最高。

據《路透社》10月23日獨家報道,北京當局將發放更多較低關稅進口配額,在新的作物銷售年度額外購買數百萬噸玉米。據3位消息人士透露,根據已批準額度,北京當局2020/21銷售年度從美國訂購了約1,200萬噸玉米,從烏克蘭等其它地區訂購了約500萬噸玉米。
各地糧商紛紛發佈糧食漲價通知
江西一家糧食公司給客戶發出的通知說:「因今年受疫情及自然災害影響,全國幾大產糧區臨收割季節時又連下兩個月雨。所有稻穀均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總體大米產量對比往年約銳減百分之三十。」預計:每噸大米最少漲幅200-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