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堆高科技的軍事晶片目前有很多都是由台積電生產製造,那麼精密的半導體台灣都有能力製造,那為什麼一個上世紀的舊科技“核彈”卻一顆也做不出來?
75年前原子彈就已經問世,還成功的投入戰場。這麼舊的科技為什麼台灣到現在還沒有辦法突破,而老共卻有能力發展核武,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台灣擁有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真的無法做出一顆上世紀就出現的核彈嗎?
有些人會講:技術不是問題,問題在原料。那為什麼印度、巴基斯坦跟北韓都買得到原料,台灣卻買不到?台灣有比別人窮嗎?
整天在買武器,不是說買武器不好,而是武器需要有大量人員來操作。台灣如果要在武器數量以及人員上和中國作軍備競賽的話是完全不可能的,唯有核武才可能避免台灣陷入這種軍備競賽。
到底是什麼原因台灣無法自製核武?都幾十年前的科技了還無法突破,研發核彈真的有比研發半導體還困難嗎?
蔣經國時代已經發展出來了,但是被美國安插在台灣的間諜張憲義全家叛逃飛去美國密告,結果沒幾天,美國就派遣人員及大飛機過來,硬是奪走重水、核原料,及把核設施灌水泥封死,禁止台灣發展核子武器!
張憲義唯一做到忠心耿耿的是對於美國官方,他們最不樂意看見台灣發展核子武器。
關於這段經過,不妨去看《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記錄》 ...
cm4430 wrote:
台灣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台灣完全看美國阿爸臉色
有核彈台灣就不會跟美國買軍武吃毒豬
不符合美國利益
所以美國只准你無限軍購當美國的看門狗
準時上貢美國數千億買狗糧看門
日本安培知道不想淌這渾水早早退休
中國修改核打擊原則
將首先使用核武
遇到這三種情況會使用核武器。
第一種情況是中國的核武器和核武器基地遭遇襲擊,中國有權使用核武器;第二種情況是中國的戰略武器,比如航母、核潛艇、戰略導彈遭遇襲擊,中國有權使用核武器;第三種情況是中國本土遭遇重大襲擊,比如大型水利樞紐遭遇打擊的時候,中國有權使用核武器反擊。
比廣島威力原爆三千倍
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批准俄羅斯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並於當天生效。新政罕見地公開列出俄方動用核武的幾種具體情況,發布後立即引來西方輿論“圍觀”。媒體尤其註意到政策中“可能對非核打擊動用核武器”的立場。分析人士認為,相比俄羅斯2010年、2014年版軍事學說,新政在動用核武的原則和標准上未做改變,仍屬防禦性政策,只是對動武條件進行了更明確的說明。這體現出俄羅斯意識到安全環境惡化,尤其在美國接二連三退出軍控條約的背景下,需要對美國軍力擴大的威脅做出回應。新政的出台也折射俄美軍控談判不容樂觀的前景。
罕見公開核政策
新政策開宗明義地指出,俄羅斯視核武器為一種威懾手段,僅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方可使用。該國家基本政策具有防禦性質,旨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對俄羅斯潛在敵人形成威懾,以防發生侵略行為。
文件還表明,俄羅斯可在以下4種情形下使用核武器。第一,獲得有關敵方對俄羅斯或其盟友領土發射彈道導彈的可靠消息。第二,敵方使用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打擊俄羅斯或其盟友領土。第三,敵方對俄羅斯至關重要的國家設施或軍事設施造成影響,並可能導致俄羅斯無法使用核力量反擊。第四,受到常規武器攻擊,致使國家生存受到威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