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造艦恐喊停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 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造艦恐喊停
朱明 2020年09月01日 09:32:00
 
在外購武器裝備預算劇增,空軍代號「天隼二號」採購陸基近迫防空方陣快砲系統,從外購轉換為自研案,多少都是受到F16V新戰機預算排擠效應,海軍更是採購岸置型魚叉飛彈,爭取多年的10年MH-60R反潛直昇機都只好被迫再次順延,據了解,與岸置型魚叉飛彈性質的重疊的微型飛彈突擊艇,將是被檢討是否還要持續進行的案子。

年內執行進度僅50% 微型飛彈艇續造仍待評估

為加強「濱海決勝」防衛構想,以不對稱作戰的狼群戰術,參謀總長李喜明提議籌建60艘的45噸微型飛彈突擊艇,配備兩枚雄二反艦飛彈與若干肩射剌針防空飛彈,可部署在漁港,可由2到3名軍士官操作。
 
經過國防部不斷討論後,海軍從2019至2029年在國防預算公開部分中,編列總計316億3844萬3000元預算來建造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擔任海上快速反應兵力,平時執行打擊任務及支援戰演訓,戰時應付突發狀況執行攻擊任務。但由於立委質疑其效能,將第一年原編列4.7億元減列成2億餘元,並決議海軍必須先完成測評,向立院報告後,全案再繼續進行。
 
海軍配合立院決議,已將細部合約設計標出,並且進行測試,也使得該案的年內執行進度只有50%,今年內在海軍向立院提專案報告後,再決定是否要續造微型飛彈突擊艇。

功能與魚叉飛彈重疊 微型飛彈突擊艇恐告吹

不過,當年在提出建造微型飛彈突擊艇構想時,也是希望以狼群戰術的突擊艇反艦飛彈,提高對解放軍侵台船團的擊殺率,但是海軍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飛彈「岸置巡防飛彈系統」(CDCM/Coastal Defense Cruise Missile),該型魚叉飛彈面對複雜背景的分辨能力較佳,具有攻擊港口設施或港內船艦的能力。
 
就因為海軍具有雄二(艦射與岸置機動)反艦飛彈、雄三超音速(艦射與岸置機動)反艦飛彈,再加上魚叉艦射型反艦飛彈以及未來的魚叉岸置巡防飛彈系統,在更多種攻船飛彈,因為接戰模式、雷達頻率等各不相同,敵方反制的難度會增加,更能造成船團與沿岸港口與集結區域的擊殺率。
 
就因為在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飛彈「岸置巡防飛彈系統」後,其性能與微型飛彈突擊艇重疊,在外購武器裝備預算大增,造成預算排擠效應,微型飛彈突擊艇將在原型艇完成後,重新檢討是否還要持續建造。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造艦恐喊停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造艦恐喊停
 
【個人心得】
這篇報導其實也說中本人心中的疑惑,現在反艦飛彈射程越來越遠,像「突擊艇」或者「光六」這類小型飛彈快艇,是否有必要繼續存在?因為船小,也只能在近海活動,直接用陸基ASM反而比較省事?
 
較新型的陸基反艦飛彈已經能縮回內陸10-20km深處以擴大其躲藏範圍來打擊外海的目標,NSM還可以隔山(島)打牛,這樣的佈置反而比飛彈快艇更具威脅性。
 
在這種情況下「光六」這類小型艇大概就要重新定位,或可考慮改裝配小型近距離的反艦飛彈和增加自動火砲,防止敵人突擊滲透,類似北歐國家的岸巡艇功能?
2020-09-02 2:59 發佈
天衣神水 wrote: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較新型的陸基反艦飛彈已經能縮回內陸10-20km深處以擴大其躲藏範圍來打擊外海的目標,NSM還可以隔山(島)打牛,這樣的佈置反而比飛彈快艇更具威脅性。 (恕刪)

贊成研發改良陸基反艦:加長射距.匿蹤彈體.AI辨識.自行分配船隻,向美軍agm158c看齊。
天衣神水 wrote: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 (恕刪)


台灣5G開通了,希望國防部快一點把軍用定位系統搞定。。資通軍要振作一點,把軍隊不注重這種電子作戰的風氣改善過來。

5G軍用定位系統如果搞定,陸上發射車理論上就可以把位置即時的回報給戰情與控制車,就算車在路上跑,也可以快速的反應、展開、發射。那麼微型突擊艇與發射車之間的功能差距就可以彌補過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五毛獵人 wrote:
贊成研發改良陸基反艦(恕刪)


這樣成本就高了...

台灣現在走向 是先將量建立起來 質的進步可以先緩一下...

所以這次才打算一次購足 可能總數超過300枚魚叉飛彈
擔任守備與陸攻要角...

以台海的距離 除非反艦飛彈性能太差
否則 只要攻擊數量足夠 100%可以破防 直接讓飛彈殺進敵人防禦圈..
進行屠殺..

不過也有人主張"新雄一" 以雄一基礎改良為短程反艦飛彈
能夠用大量 但威力足以反艦 射程10~20公里飛彈
輕量化可車載 給地面部隊進行反登陸/舟波使用...
TW Energy wrote:
5G軍用定位系統如果搞定,陸上發射車理論上就可以把位置即時的回報給戰情與控制車,就算車在路上跑......


中科院有自己的5G技術,跟民用的不相關,前幾年就已經公告智財權,完成度、普及率就沒有接續的消息,推測是有在進行。

智權公告─5G通訊毫米波陣列天線技術
天衣神水 wrote:
中科院有自己的5G技(恕刪)


這和他們有沒有技術無關,定位的選擇就是GPS+基地台。GPS會被干擾,基地台卻很難干擾。3/4G基地台定位很不準確,5G是毫米波所以大幅改善。

軍方不太可能自己去蓋密佈整個台灣的基地台,最好就是用民間的。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當初我就說過,造50輛飛彈發射車也比50艘飛彈小艇強。

這個船的定位根本就是有問題的東西,本來就是急就章想要當成政績宣揚的狗屎計畫,軍方用一招戰術評測給脫下來,最終也不可能會過的。軍方已經不是總統說啥就做啥的橡皮圖章了。菜政府的幕僚根本是一堆膿包,真是好比川普的幕僚。除了防疫這一件事最對了,做好了,其他真是沒什麼!

國機國造裡面的教練機應該多給漢翔兩年時間去修改機身,把後座弄高一點,可是為了選舉,只能急就章,把機身修改給放棄了。真TMD. XXXXXXX!
YC_Jiang wrote:
這樣成本就高了...(恕刪)


我也認為要先把量衝上來,現在的數量低的實在有點誇張。。我指的是岸上的海鋒大隊。

我是很反對軍購/研發攻擊距離太遠的。尤其是攻陸SSM。打一個點其實沒什麼用。

老共是沒人性的政黨,用雄二E在對岸炸死他們一堆,他們還是不痛不癢補充兵員,還不如擊沉一艘船。

兩邊用兵如果不知將,台灣會吃大虧。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Charlie2020 wrote:
當初我就說過,造50(恕刪)


這是因為海軍以"船艦派"為主 包括升官歷練都必須上船為優先..

你若一直指揮海蜂大隊 恐怕只能升個小少校就很了不起..

想升官 沒上過船應該不可能....

所以海蜂大隊一直都不是海軍反艦/陸攻主力...

這跟空/陸軍狀況很相似..

空陸軍資歷仍以正規飛官 野戰步戰砲官科兵種較被重視..
很明顯的本位主義...

反倒是台灣現在想轉型成"飛彈島""火力島"

像防空飛彈營 多管火箭建置都相對不太受重視...
(不過相較之下 空軍還是比較重視防空 畢竟沒搞好 戰機飛起來都有問題)

可是現在局勢 國軍非得認真考慮重新規劃整個建軍布局

雖不至把所有傳統正規兵器淘汰光 但必須要大幅提高火力支援
反登陸裝備的比例... 並裁減成本高昂的先進主戰兵器...(像F-16V 主力艦隻等)
TW Energy wrote:
我也認為要先把量衝上(恕刪)


其實 陸攻武器最主要攻擊目標 是登陸相關人員 兵器 設施..

例如港口起重設備 非常容易摧毀 你一旦炸毀它
整個港口吞吐能量馬上大降 然而要修 卻非數日可輕易修復

重要前線補給倉庫也是如此 炸毀了 雖然要補充不難
但同樣時間又得花上幾天甚至幾星期以上 不帶補給你部隊能出發?

前線機場也一樣 登陸部隊與支援裝備 不太可能像戰機一樣
從遙遠後方起飛 這會嚴重影響酬載及安全
你破壞了 沒修復機場前 空降部隊是不可能展開的...

例外像大家皆知的通訊指揮中心 雖非直屬登陸所需
也是必然打擊目標 攻陸飛彈就是用在這些上...

這些事物都是易損毀 但登陸戰不可缺少的因素..

如此一來 中國登陸行動與時間表 必須整個被大幅拖延
讓台灣能爭取更多時間 甚至逼中國放棄這次登陸行動...

反倒是主戰兵器像戰機 巡防艦 台灣絕對無法與中國正面交戰或消耗取勝..
應該以予裁撤部份 保留一定數量進行局部逆襲 或抗擊登陸行動用...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