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陸軍取消雲豹81砲車量產, 改需求JLTV

國防部軍備局以雲豹二代甲車M2樣車為載台,研製新型81迫砲車,原計畫今年建案編列預算,明年正式投入生產250輛,但傳陸軍「變卦」,認為不符需求,全案遭到取消。軍備局現在另啟新一波「國車國造」專案,自明年起編列科研預算,自行設計四輪裝甲偵搜戰鬥車,搭配30鏈砲,計畫汰換陸軍老舊悍馬車,搶攻國內聯合輕型戰術輪車(Joint Light Tactical Vehicle,JLTV)市場。

陸軍認為,無論是81或120迫砲車,火力有限,且無自動傳彈機制,且陸軍改編為聯合兵種營後,編制上總計縮減5個機步營、1個戰車營,光是雲豹甲車,就比原先數量需求,裁減至少250輛,多出的雲豹甲車不知如何轉移消化,還有待國防部統一規畫!

對於81迫砲車投產遭到取消,軍備局澄清,81公厘輪型迫砲車已於108年12月底通過初期作戰測評(IOT),滿足軍種作戰需求,刻由陸軍評估量產時機。

但官員表示,「現在不量產,不代表未來不量產」,81迫砲車將列陸軍五年兵力整建計畫;而軍備局現正加緊研製105公厘輪型戰甲車,原型車可望於明年台北航太展亮相,載台以M2原型車再精進。

此外,軍備局明年將再擔負新型輪型裝甲車研發任務,將按陸軍對JLVT需求,自行研製四輪裝甲偵搜戰鬥車。軍備局原透過工研院委由國內某家知名車廠設計車體,但後來仍決定自行設計,由209廠進行車體製造,205廠以商購方式採購動力、懸吊系統,30鏈砲等武器裝備則由中科院整合。

---------------------------------------------------------------------------------------

陸軍必須很縝密的計畫未來需求與建程, 這樣研發後不量產放著就是隨風而逝.

若是這樣不願意在舊品上更新求新, 一定要全新品裝備, 又會因為編制或預算

然後放棄.

這樣不僅浪費開發經費, 又浪費時間.

真心覺得三軍種中, 陸軍建軍步調實在紛亂.
2020-08-18 11:58 發佈
macross_sato wrote:
國防部軍備局以雲豹二(恕刪)


不懂。

直射武器和曲射武器用途不一樣,自走炮在某些複雜的環境比如山坳,建築後的陣地,也無法代替近距離的迫擊炮。

不能理解為什麼說火力不夠就砍掉。火力不是一開始就定下來80/120迫炮?又是換人換決策了?還是說一定要120了嗎?

然後JLTV是又怎麼扯上這新聞的關係的?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我當兵時就是81迫砲瞄準手,扛腳架的。
當81砲用的到時,代表是近距離陸戰了。
TW Energy wrote:
直射武器和曲射武器用途不一樣,自走炮在某些複雜的環境比如山坳,建築後的陣地,也無法代替近距離的迫擊炮。


因為聯合兵種營可用人力變少,可能要改成悍馬81迫砲車了,比較輕便,後勤、操作需求減少,如果81迫砲能改進到悍馬能夠支撐其後座力,這樣的組合也不錯,價格也會比較便宜。



天衣神水 wrote:
因為聯合兵種營可用人(恕刪)



悍馬太好用, 拖105H都可以。
所以之前才有悍馬升級套件的消息。

但是又有JLTV需求傳聞, 所以大概兩派未定論。
陸軍不可能繼續養這麼多種車。

但是新聞提及, 雲豹多出一堆, 看來後續量產沒了!!!!!
這是比較大問題。



我一直認為, 弄個小車斗裝砲,
給悍馬拉就好, 為什麼一定要上車去傷車體結構???
我實在很不懂?!
天衣神水 wrote:
因為聯合兵種營可用人(恕刪)


我認為陸軍從以前就對這種砲架不感興趣, 所以不會成案。

看看陸軍開出條件從120到自動裝彈都有,

擺明了你就做出來,

我再找新規格擋的意思。

我覺得應該開發

美軍現在廣泛配置的手持式60,

與RPG或奧古斯塔等城市戰好用的工具才是。
開發出來後,不是購買的比原本規劃少,
就是說不符需求又開新規格......這已經不是新聞了!

之前軍方跟中科院規劃,說要一種在台灣沿海偵查的無人機,
等中科院做出來後,軍方又改說要能飛到中國沿海並能攜帶武器........這差很多!

當初怎麼規劃的?
浪費時間跟金錢!
macross_sato wrote:
悍馬太好用, 拖105H...(恕刪)


因為要上電,要自動化控制。未來合理的使用是聯兵化,網路化,單位都有定位裝置,這樣三軍之間互通。

感覺又變坑了。一個迫擊炮就有拖車款,簡易款,半自動進彈款,全自動進彈款。每個將領上任都來玩一次。

同軍種都可以這樣來玩一下,高層的其他軍種玩更凶。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用悍馬拉的缺點是移防慢,
現在砲彈雷達可以在一分鐘內標定與反擊,
無機動性又射程短的砲,
在面對高裝備敵軍時戰場存活率勘慮.
只能打打民兵.

直接裝在悍馬的問題是車體不穩定,
連發時後發會被前發造成車體擺動失準,
於是只有第一發準, 或是用很慢的射速打,
迫砲這種近接支援武器,
要靠多發來火力覆蓋,
打不準可能打到友軍.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