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90年代初期CIC小組配置

90年代初期, 宙斯巡洋艦上由11人組成的CIC防空小組的組織結構,這個小組負責整個戰鬥群的防空指揮。

組織結構 :
美軍90年代初期CIC小組配置

防空值更人員有:

部隊戰術行動官(FORCE TAO),負責控制戰鬥群的防空能力,並負責重大決定,例如接觸類別和武器發布。
空軍防空作戰協調員(FORA AAWC),負責協調友好飛機的移動和分配,並命令艦隊使用武器來捍衛戰鬥群。FORCE AAWC直接為FORCE TAO工作。
船舶防空作戰協調員(SHIP AAWC)指導單個船舶的飛機檢測和分類,以支持其空域內的防空工作並管理識別過程。SHIP AAWC直接與FORCE AAWC協調。
船舶戰術行動官(SHIP TAO),他領導CIC觀察隊對一艘艦艇的防空工作,並直接與FORCE TAO進行協調。
導彈系統主管(MSS),負責發射(order)艦上的地對空導彈和自衛近程武器系統。
紅值班守望者(RC),負責監視戰隊的友機。RC直接與FORCE TAO和FORCE AAWC協調。
電子戰控制官(EWCO或EWS),負責操作用於探測和分類飛機的電子排放探測設備。
身份識別主管(IDS)對未知飛機進行身份識別或敵對(IFF)挑戰,並在指示下啟動聯繫人的查詢或警告程序。
操縱SPY-1A / B雷達系統的雷達系統控制器(RSC),這是探測和跟踪飛機的主要手段。
戰術信息協調員(TIC),負責操作戰術數字信息鏈接,以在戰隊中的艦艇和飛機之間交流戰術數據。
戰鬥系統協調員(CSC),負責監視支持CIC的戰鬥系統的狀態並在必要時進行維修。

先不管是在艦隊上, 在陸地上也類似組織架構。 當在壓力下工作時, 美軍研究指出 :
任務增加與威脅壓力下短期記憶的局限性引起了一些問題,例如忘記和混淆軌跡訊號,忘記和混淆運動數據以及混淆聯繫人的軌跡。其他問題與決策偏差有關,例如在不考慮新信息的情況下對整個方案進行初始威脅評估,以及根據過去的經驗評估聯繫人。

而做出錯誤威脅評估過程與威脅等級片定, 最容易延遲或混淆決策! 因為因素多, 如:
電磁輻射,航向,速度,高度,起點,飛行剖面,情報信息以及“識別朋友或敵人”(IFF)等, 都會因為一再確認而延遲。

在當時,目標接觸反應流程是非常需要人工與熟練 :
美軍90年代初期CIC小組配置

防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聯繫人檢測和報告(Red Crown,EWCO,IDS,RSC和TIC值班人員);
(2)聯繫人分類(FORA TAO,FORCE AAWC,Ship TAO和Ship AAWC);
(3)行動響應(FORCE TAO和/或FORCE AAWC向TAO,AAWC,CSC,MSS和IDS發出命令)

目標接觸後, 一方面要展開反應做出判定,一方面要對相關與下階層聯繫, 這時就產生人為時間上延遲,與
任務飽和。

這個架構能精簡不多, 可以涵蓋大部分防空體系。

反過來說, 如何讓敵方人員產生反應延遲, 與任務飽和, 是由攻擊方必須熟練與深知手中武器類型,與運用造成。
2020-07-28 10:32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