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我沒有任何政治偏好,非藍、非綠、非紅、非白,我只站在人類的立場。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我這是從維基百科抓到的資料。如果對這篇有意見,可以向該維基百科提出。
畢竟維基百科還是有很多人會採用的資料。
如果同意歷史應該有更多元的視角,推薦
國共「內戰」的終極內幕(該死的是這些幕後的陰謀家,而不是普通平民)
https://youtu.be/_EY2SaIGIhA
(頻道主天狗,上海人,應該是留俄的背景)
1.原文:
http://n.yam.com/Article/20170120059414
CIA文件解密 中共曾計劃這年要出兵佔領台灣!
yam蕃薯藤新聞/朱冠宇 /整理報導 2017.01.20 00:00
儘管現在台灣人對於中共的「武嚇」幾乎與「打嘴砲」劃上等號,不過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最新的解密檔案中卻揭露,中共其實早在佔據大陸後不久就擬定出兵攻佔台灣的軍事計畫。若非後台韓戰突然爆發,台灣可能早就已經被赤化。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最近一批長達93萬份、共1300萬頁的解密檔案中,分別有近2萬份有關台灣或中華民國的文件,關於中共的機密文件則是多達7.4筆,其中一份在1950年的報告更揭露,中共曾計劃出動60萬大軍出兵攻打台灣!
這份標註日期為1950年10月13日的機密文件揭示,中共曾準備動員60萬人在廈門、溫州和上海進行攻台的兩棲訓練,並在蘇聯製潛艇的協助下,進行首波的攻台行動,計劃並詳述第二、第三波攻勢將分別由小艇、快艇進行,以及在300架軍機的掩護下進行海上攻擊行動。 不過這項攻台計畫在韓戰爆發後便無限期暫停,中國也從原本的攻台轉為「抗美援朝」,在朝鮮半島上和美軍戰鬥,而原本被杜魯門政府視為「隨時會赤化」的台灣,反倒因此獲得美國的重視,國民政府也在在大量的美援和美軍公開的駐紮下,成功穩住在台局勢。
---------------------------------------------------------------------------
2.CIA解密93萬筆文件:幽浮、超能力、「共軍解放台灣」都是真的
(中央社)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17日在該局網路資料庫公布大約93萬份總共多達1200萬頁的解密歷史檔案開放搜尋,從CIA在越戰和韓戰期間行動、冷戰時期竊聽駐東德蘇聯通訊,以及1950年代中共為「解放台灣」所作準備等文件,甚至還能查到製作隱形墨水配方,以及不明飛行物(UFO)目擊檔案。
自由時報報導,「CIA紀錄搜索工具」資料庫多為收集、整理CIA有關冷戰、越戰到恐怖主義、全球經濟等主題的電訊、信函,涵蓋1940到1990年代,如尼克森、福特時代國務卿季辛吉檔案,或者冷戰時期美國竊聽駐東德蘇聯電話通訊的「柏林隧道」行動。這些文件都是CIA根據法令要求,在25年期限過後,陸續自動解密的文件。
蕃新聞報導,在這份解密檔案中,分別有近兩萬份有關台灣或中華民國的文件,關於中共的機密文件則是多達7.4萬筆,其中一份在1950年的報告更揭露,中共曾計劃出動60萬大軍出兵攻打台灣。
這份標註日期為1950年10月13日的機密文件揭示,中共曾準備動員60萬人在廈門、溫州和上海進行攻台的兩棲訓練,並在蘇聯製潛艇的協助下,進行首波的攻台行動,計劃並詳述第二、第三波攻勢將分別由小艇、快艇進行,以及在300架軍機的掩護下進行海上攻擊行動。
不過這項攻台計畫在韓戰爆發後便無限期暫停,中國也從原本的攻台轉為「抗美援朝」,在朝鮮半島上和美軍戰鬥,而原本被杜魯門政府視為「隨時會赤化」的台灣,反倒因此獲得美國的重視,國民政府也在在大量的美援和美軍公開的駐紮下,成功穩住在台局勢
蘋果報導,解密文件還提到研究心電感應與超能力的「星門計劃」(Stargate),揭露CIA在1973年對以色列知名魔術師,以弄彎湯匙聞名的蓋勒(Uri Geller)的測試結果。
蓋勒被安排在電磁隔絕、完全靜音的房間內,或被送到遙遠的另一地點,「感應」另一間房裡測試人員繪出的畫像,然後畫出他感應到的畫面。蓋勒有些繪出結果異常精確,讓研究人員認為他真的擁有超能力。
而中情局這次公布的大量資料,雖然大多1990年代就解密,但未數位化上網,先前只能在馬里蘭州美國國家檔案館分館查閱,僅四台電腦可使用,雖然檔案公開了,但使用不便與沒開放無異。
這些資料現在能數位化並放上網,源於非營利新聞組織MuckRock,因無法取用這些資料,依《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在2014年告CIA,CIA回應將資料全部數位化需6年,全部資料製成1200片光碟,須花費約340萬元台幣。
後來眾多媒體人與學者在美國群眾募資平台發起募資,為解密檔案的數位化籌錢,獲網友支持,才讓這個資料庫能提前到今年初搬上網路。
資料來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9790
vn51 wrote:
韓戰救了台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朝鲜战争#_中華民國
在韓戰爆發之初,中華民國政府總統蔣介石曾於6月29日致電給麥克阿瑟,表示願意出兵三萬三千人和三十架戰鬥機支援,但受到麥克阿瑟的拒絕,時任中央日報董事長董顯光表示麥克阿瑟也曾有意接受中華民國的提議,但是因為英國及大英國協軍隊不願與中華民國國軍合作而被參謀部拒絕(英國已於更早之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而在《麥帥回憶錄》和《藍欽使華回憶錄》裡則透漏,麥克阿瑟於7月31日曾訪台兩天,並且發現中華民國軍隊多素質不高:陸軍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多用一次大戰時期的武器、且大多是文盲,難以熟悉新裝備的使用;空軍有一半左右的飛機必須待料檢修,油料和彈藥大約也只夠戰時的一兩個星期使用;海軍艦艇有半數失去作用,基隆的碼頭甚至有一艦艇改為「水上招待所」對外營業。認為中華民國政府自顧不暇,遂打消此念頭。[300]
對於當時遷移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韓戰的爆發阻礙人民解放軍攻台,美國因此保護台灣,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失去解放台灣的機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直接導致中美關係破裂,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國際長期孤立;美國同時認識到當時仍為聯合國成員、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對牽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日後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即是基於韓戰的影響。美國也因此改變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態度,繼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以及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以防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進攻台灣,或是中華民國國軍反攻中國大陸。韓戰期間,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曾多次提議派中華民國國軍前往朝鮮半島參戰,獲得麥克阿瑟支持[301][失效連結],但遭到聯合國、美國和南韓李承晚反對,然而中華民國仍有進行物資援助[302][303],且因韓戰的緣故獲得美援。許多中國人民志願兵的戰俘在選擇遣返目的地時選擇台灣,鼓舞了國軍士氣,他們抵達台灣的那天也被定為一二三自由日[304]。
後來韓戰被一些史學家稱為「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意思是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韓戰救了國民黨[305]:770[306]:263。
但現實是: 區區台灣一島的國力 哪撐得起幾十萬大軍?

看看走到今天 台灣經濟力已經大增數十倍 養個20萬人都喘得很...
當年沒有美援 甚至第七艦隊就直接擋在台灣海峽..
老蔣那60萬殘兵敗將 可以阻止得了中國百萬雄兵渡海?
當然 渡海絕對是損失慘重 就算老蔣一槍不放 沒有大型正規船艦運輸 百萬雄兵渡海
能上得了岸的 有個3~4成就很偷笑 但要對付驚弓之鳥 後勤斷絕的蔣軍
那還不成問題 況且 一次不行 可以再來一次....
那時蘇聯與中共尚處蜜月期 給予一定海空支援根本不是問題.. 老蔣沒老美支援 必敗無疑..
就如文中所述 連武器後勤都供不起 一人發一把鋼刀打肉搏戰恐怕都難
(發菜刀或許可以...)
再怎說 老蔣並不是為保台而保台 而是為了維持他的流亡政府
在台灣靠美援 建立起殖民政權
什麼是殖民政權? 就是外來勢力以武力 在本地建立起專制高壓政府
(這點台灣老一輩的人應該都清楚 日本帝國統治台灣50年也是)
一定要說老蔣保台 是也沒完全錯 就上文所述
美國極可能在韓戰爆發前把台灣丟給中共 因為杜魯門私人就不喜歡蔣介石(選舉恩怨 老蔣押寶他的對手)
且尚未認清中共的危害.. 與台灣的戰略價值 (也不是不知道 有點軍事水平都知道的事 但被忽視而已)
在中國大陸土地完全丟失 至韓戰爆發前幾個月 台灣確實面臨極大危機
老蔣的殘兵敗將 是唯一可以直接擋住中國共產黨的力量
且沒有金門古寧頭的勝利 中共進軍台灣的道路 恐怕如老蔣在中國大陸戰局一樣 土崩瓦解..
老蔣是保護台灣沒有錯 但不是基於主動與善意 他不保台灣 難道要流亡菲律賓或日本?
再者沒有美國力量撐著 他想保也保不了

vn51 wrote:
麥克阿瑟於7月31日曾訪台兩天,並且發現中華民國軍隊多素質不高:陸軍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多用一次大戰時期的武器、且大多是文盲,難以熟悉新裝備的使用;空軍有一半左右的飛機必須待料檢修,油料和彈藥大約也只夠戰時的一兩個星期使用;海軍艦艇有半數失去作用,基隆的碼頭甚至有一艦艇改為「水上招待所」對外營業。認為中華民國政府自顧不暇,遂打消此念頭
憑這樣的軍隊 國民黨可以靠自己守住台灣? 這是天大笑話...

其實 國民黨軍本來也沒那麼糟 但所謂5大主力 大量美裝部隊
早就在國共內戰時消耗殆盡 剩下跑到台灣的 多半是抓丁勉強充數的部隊
國民黨一路敗退 也沒有能力給予其適當裝備 將其武裝化...
所謂"一戰武器" 應該是早期軍閥內戰時 各路好漢的裝備 所以這類軍隊骨幹 年齡到40歲根本不奇怪..
這樣軍隊就算再用美式武器裝備 想馬上上得了韓戰戰場
那更搞笑 真的算了吧... 對老美來講 老蔣部隊死不足惜
但寶貴船運空間浪費了不好 上場打敗戰或死傷太重 宣傳上更是糟糕....

由這種狀況看起來 早些時候 國民黨軍竟可以在金門挫敗解放軍
打了個古寧頭大捷 真是不簡單... 雖然那是國共內戰裡 用手指數得完的少數勝仗之一而已..
再者更看得出美援重要性 由於美援的活水與軍援進入台灣
國軍很快就被再武裝起來 到金門砲戰前後 國軍整體素質與裝備已經大大提升
因為美國支持下 原本國軍大量老兵退役(去建中橫之類的工程) 可以再召進大量台灣本土新兵
軍隊素質與戰力根本上提升
第七艦隊又護著台灣海峽 基本上台灣已經完全沒有危險
這局勢就一直持續到今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