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事人才的搖籃黃埔軍校是蘇聯出人、出錢、出槍建立的

國民黨軍事人才的搖籃黃埔軍校 是蘇聯出人、出錢、出槍建立的
讚 68
分享
用LINE傳送
余杰 2020年05月19日 10:00:00
SHARE
google
twitter
linkedin
[媒體小農]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演講,台上由左至右分別是廖仲愷、蔣介石、孫中山、宋慶齡(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蘇俄的援助主要流向以孫文為首的廣東割據政權,少部分給了西北的馮玉祥部隊。而給廣州的資源中,新建立的黃埔軍校所得最多。與其說黃埔軍校是孫文或國民黨自行建立的,不如說是蘇俄一手規畫的,是蘇俄顛覆北京中華民國合法政府的重要工具。



對於孫文來說,黃埔軍校的建立是其一生事業的重大分水嶺。1923年11月19日,孫文趁著國民黨改組,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提出並討論了組建國民黨志願師和創立軍事學校等問題。1924年1月24日,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通過創辦陸軍軍官學校的決議。軍校選址在沿著珠江而下距廣州10英里、面積為八平方英里的黃埔長洲島。



當時,孫文僅僅控制廣東不足三分之一的區域,還要與非嫡系的驕兵悍將周旋,他缺乏資金、武器和人力,想創建一所現代化的軍校,只能求助於新主人蘇俄。



針對黃埔軍校經費和武器極度短缺的狀況,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和鮑羅廷同時發電報給莫斯科,要求給予大力支持。比如,在駐華顧問方面,必須挑選紅軍中的精兵強將:「第一,選派50名工作積極的軍事人員組成顧問團來廣州;第二,讓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能使孫文敬服的同志率領這個顧問團。」



一開始,蘇俄及共產國際對中國的政策並不明確,充滿多元性,甚至有自相矛盾之處。加拉罕等人在北京遊說北京政府與蘇聯恢復外交關係—北京政府是中國唯一被西方列強承認的合法政府;卻又盡可能利用其他反對北京政府的政治勢力,甚至設法組織一個親蘇政府取而代之。



出於自身國家利益考量,莫斯科不惜製造中國的動盪,來加劇和激化日美在中國的利益衝突,以牽制日美在遠東的力量,進而保障蘇聯東部邊境的安全;而出於共產主義的烏托邦理想,也就是左派作家高爾基所說的「讓革命的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些」,又不惜以巨資扶持仿效蘇俄模式的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



創辦黃埔軍校,是孫文與史達林的最佳「合作項目」。5月,由蘇聯巴甫洛夫將軍率領的蘇聯軍事顧問團到廣州,立即投入黃埔軍校籌備工作。儘管蔣介石突然掛冠而去,軍校仍如期開張。孫文強調:「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依循蘇聯模式建立一支軍隊,準備好北伐的根據地。」、「蘇聯人作為各種專業的顧問積極參加黃埔軍校的建校工作,向軍校的教官和學員傳授在蘇俄革命年代和國內戰爭年代積累的軍事和政治工作經驗。」



開學後不久,蘇聯許諾的兩百萬金盧布開辦費相繼到位。10月,蘇聯艦船從海參崴運來第一批武器,包括步槍8000支、子彈200萬發。由此,黃埔軍校擺脫了「500名學生30支槍」的窘境。蔣介石的副手、軍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齡在《黃埔創始之回憶》中寫道:



一天下午,總理傳來電諭,說蘇俄派來一艘載滿槍械的船,就快到了,叫我們預備收。這真是天大的喜事,全校自長官以至於全體學生,無不興高采烈,聽聞船上載有八千支有刺刀的俄式步槍,每槍有五百發子彈,無不歡天喜地…… 我們不能不感謝我們革命的朋友蘇聯。也唯有革命的朋友,才有這樣無私的援助。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王柏齡不知是真傻,還是裝傻。蘇聯借出的債是高利息,之後要中國加倍償還。不過,此時的孫文和國民黨得到蘇聯的援助,宛如久旱逢甘霖,即便是飲鴆止渴也在所不惜。



黃埔軍校的教學內容,遵循蘇聯軍事院校的模式,除了一般的軍事課程之外,還將政治教育提高到與軍事教育同等的地位,校內設有專門的政治科(系),這是歐美和日本的軍事學校沒有的特色。鮑羅廷親自向學員講授「國際政治及中國革命根本問題」,學員們詳加記錄,其講義被油印成小冊子,廣泛傳播。



此類課程將許多受五四影響的愛國青年,洗腦成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的信奉者。共產黨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負責建立政治工作秩序,政工幹部在校內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周恩來和中共廣東區委得到授權,從第一批畢業生中挑選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組建負責孫文安全的「大元帥鐵甲車隊」。由此,蘇聯和中共將孫文置於其控制之下。



此後,國民黨以兩個黃埔軍校教導團為基礎,建立了第一支名副其實的「黨軍」。莫斯科的中央政治局根據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伏龍芝的建議,將俄國教官團增加到兩百人,還追加了50萬盧布經費。有人、有錢、有武器之後,黃埔軍校教導團很快就擴展成兩個師。



1924年,蘇俄國內戰爭的傳奇英雄布柳赫爾(加倫將軍)來到廣州,接替此前意外溺水身亡的巴甫洛夫,出任駐廣州政府軍事總顧問。俄羅斯遠東研究所政治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伊凡諾娜在研究加倫將軍的檔案後指出,黃埔軍校的武器與軍費全部來自蘇俄,加倫將軍是當時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職業軍人,他將廣州政權的軍事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本文摘自《暗黑民國史:兩岸歷史課本刻意迴避的空白30年》,大是文化出版。
2020-05-19 12:50 發佈
ebola01 wrote:
國民黨軍事人才的搖籃(恕刪)


可以查看看史明的經歷......"1943年前往中國大陸並擔任中國共產黨的地下情報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