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步槍精準化實測 以T91為例

AR步槍精準化
如何增加AR步槍射擊的準度? 這是個很難簡單回答的問題,因為所有的細節環環相扣,除了射手的素質外,槍枝零件的製造品質,瓦斯複進系統的設計,懸浮槍管與護手,槍口的crown,瞄鏡種類,鏡環鏡架,彈藥的種類,槍管的纏距,組裝的過程內又包含了槍口裝置安裝,槍管的螺帽扭力,射擊時的風向,氣溫等等等等,任何一個環節若是有問題,要達到精準的射擊就會有困難。

對自己AR射擊的準度一直不是很滿意,也不是說從來沒有打出好的grouping,但似乎總是可遇不可求,好像總是在碰運氣的感覺,五發一組的射擊,如果有四顆彈著相對密集時似乎總是會有一顆不合群的flyer把grouping 拉大,不太容易做到五發都一致,如果沒有不合群的flyer 出現的話,通常就是那次射擊的high light,為了改善這個狀況,除了努力提升自身射擊技術之外,也嘗試過找出最適合槍管的彈藥配方,也曾經把槍架在固定槍架上面,只有用手指去拉動板機,但是結果總是不太滿意。
北美疫情相對台灣嚴峻許多,州長stay home order下達之後在家的時間變長,精準化手邊的步槍的計畫也就開始了!
我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提升並找出槍跟彈藥的最佳精度。
首先從手裝彈藥的部分開始。
一般來說手裝彈的準度較高,因為跟大量生產的工廠彈來相比,自己手工量測的過程可以較為精準,也可以找出槍枝偏愛的彈藥,這次我想要嘗試的就是在彈殼上做退火(annealing)的手續。
每次射擊之後的彈殼都要通過重裝resizing die壓制頸部跟彈殼下半部回到原型,這個過程都是在物理上給金屬壓力,而退火的意義跟功用在於恢復該金屬因加工而降低的銅合金原來的金屬特性,增加(或是恢復)柔軟性、延展性和韌性,並釋放內部殘留應力。(維基上抄來的)。

手裝彈的彈殼幾乎都是銅彈殼,因為銅合金相對容易加工,彈殼頸部夾住彈頭的部分就是需要做退火處理的地方,頸部那邊射擊時的變形量與後來resize時受力最多,也是容易產生金屬疲勞跟脆化的地方,在這裡做退火的動作讓彈殼頸部夾住彈頭的地方的應力能夠釋放,增加(或是恢復)原來的柔軟性、延展性和韌性,減少金屬脆化後抓不緊彈頭或是抓力不一致的情況,提昇每一顆子彈被擊發後推出去彈殼頸部力量的一致性。
這些就是退火後的彈殼。

一邊做炙燒彈殼退火的過程, 一邊想念好吃的炙燒生魚片,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吃壽司啦~ 真是想念餐館美食啊~
(趕快拉回來,順便把嘴邊的口水擦擦)
彈殼退火後,等冷卻後就按照原來重裝的方式加上底火,加入火藥,安上彈頭。
在安上彈頭的時候,我可以發現做過退火的彈殼壓下彈頭的壓力跟沒有做過過火的彈殼有差別,
退火過的彈殼比較緊,需要稍微大一點的力量去壓彈頭。這感覺蠻鼓勵人心的!

彈藥精準化之後,下一步就是槍枝精準化
研究幾天,看了很多射擊前輩精準化AR步槍的文章跟過程,發現有幾個地方是我可以著手來嘗試的。
第一個就是lapping upper receiver,簡單說就是把上機匣接合槍管的那個環形平面做真平的lapping,讓那個環形可以做到真平。
這個動作需要的工具就是一個lapping tool跟一些磨砂膏 (lapping compound)。
開始做的時候我發現每一個upper那個部位都不是真平,只要先裝上去,塗上磨砂膏轉個幾圈,就會發現圈圈有些表面處裡被磨掉,有些沒有。 有些很快就可以轉到整圈都磨到光亮,有些就要轉比較久。
不可否認,這個過程作起來滿爽的,因為可以確認barrel extension結合進去上槍身時 barrel extension 跟上機匣是360度緊密接觸。
這的動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做完之後要把所有的磨砂膏都清除乾淨。那個工具的設計是可以上電鑽來轉的,個人建議把upper垂直放在vise上,用重力跟手轉就可以。

Lapped之後的上槍身,圓圓亮亮的很漂亮!


AR還有一個增加精準度的做法就是bedding barrel into upper receiver.
如果有自己裝過AR upper的槍友就知道,每一支槍管塞進上機匣在轉上槍管螺帽之前,都有不同的鬆緊度,有些很緊,有些根本放進去之後還鬆的很,可以晃動得很厲害。
很多精準射擊的前輩相信這個"鬆"對槍管的harmonic 不是好的影響,所以upper 表面真平處理之後,重新安裝槍管時順便把這個bedding的動作完成,以槍管塞進上機匣後在轉入槍管螺帽前完全不會晃為目標。
要做到不會晃動的話就是要讓barrel extension跟upper receiver 之間的間隙消失,或是縮小,有幾個方法,有人是加入stainless shim,有的是加入bedding compound。

我的考量是日後會不會拆這組的槍管,如果絕對不會拆,我就兩者都用,如果還有可能拆槍管,我就只用shim。原因就是那個Loctite 620 bedding compound的耐熱溫度是很高的,日後如果要拆要加熱到很高很高 (700度F)

所以要不要bedding,用哪種材料bedding,就要看狀況來用,因為Loctite 620幾乎只要用上去,槍管跟上機匣大概就是永久結合¸,除非加熱到700度,才有可能分開,弄到那麼熱,可能槍管準度也會跑掉,鋁質上機匣也可能軟掉,但是這種compound的強度很高,耐熱也夠。
第一波槍枝精準化我總共做了四把AR上槍身,包含一把點二二,其中有一把我考量日後可能會拆,就沒有加Loctite 620,剩下三把則是shim跟bedding compound都一起使用。
Barrel bedding我的作法如下
先把stainless shim剪成合適的大小,就是可以在barrel extension繞一圈,然後剪掉那個定位pin的地方,我用的是0.001英吋的厚度,要注意這東西可以很銳利,記得戴手套。



繞一圈之後,用橡皮筋把shim固定好,然後把上機匣要接合的地方清潔乾淨,在thread上面塗好油酯,然後把槍管塞入上機匣。

這時候如果要上bedding compound就可以開始塗上去,確認整圈都有均勻塗到,然後就慢慢把槍管按壓進去上機匣,過程中小心不要讓shim起皺摺,如果有折到,建議重新剪一張。四把AR裡面有一個原來就不算鬆的,我需要重剪一張shim,第二次我就剪得比較小張,也順利把槍管”敲入”槍身。

做好的AR上槍身跟槍管結合之後完完全全不會晃動! 還沒有上槍管螺帽喔! 可見的超緊的!

擠到最後那些綠色的compound會被擠出來,記得擦乾淨。確認槍管螺帽跟上槍身的螺紋上只有油酯,然後再把槍管螺帽用扭力板手上到合適的扭力數字。我是上到45-50尺磅之間。
(上面這個就是有折到shim,所以不平整,後來有重新剪一張,這一把應該是四把裡面最緊的)

然後把上槍身裝回去,槍口朝上放置48小時,讓bedding compound cure。
圖示是點二二的槍管精準化準備裝入上機匣的樣子。


上靶場!
緊張緊張,這些都做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我這次測試的槍枝是第一把自己打造的T91 (green mountain mid length 14.5)重槍管,還記得這把槍打出最好的成績是1.14MOA,很可惜的是那樣的準度只出現過一次,小於1.5 MOA的也只有裝69gr的高單價手裝彈才容易出現,55gr手工彈準度就一直在1.5 到2.2 MOA上下徘徊,然後常有一發將五發的grouping 拉大。
先來插花一下,上面照片那個spotting scope是我自己改造的,用的是超便宜的瞄鏡,本來是給點二二的用的,後來發現24倍數的鏡子看100碼的彈孔綽綽有餘,除了eye relief要點時間習慣之外,這瞄鏡算是便宜又大碗。



找一個滑軌,再找些螺帽,裝到一個不要的腳架雲台上去,今天就帶這spotting scope來驗證一下精準化的效果。

要開始射擊時真是緊張緊張,不知道效果如何。
先用工廠彈歸零,我發現工廠彈的group似乎是有好一點,但是不太明顯,可以確定的是沒有flyer! (那種不合群的)

等到用手裝彈開打的時候,打了五發之後去spotting scope一瞧,超級超級開心!!
第一次用T91打出SUB MOA!! 0.97 MOA! 距離是100碼。

配方是 H335 23.6 gr with 55gr FMJ bullet,C41 primer, OAL 2.230, 彈殼是Wolf Gold 退火過的
第二好的grouping 則是1.12 MOA

配方是H335 23.1 gr, 55 gr SP bullet, WSR primer, OAL 2.230,彈殼是Wolf Gold, 沒有退火。
第三個好的grouping 是1.61 MOA

配方是H335 24.0 gr, 55gr SP bullet, WSR primer, OAL 2.240,彈殼是LC,沒有退火。
最散的grouping 是 2.08 MOA

配方則是H335 23.1 gr. 55gr FMJ bullet, C41 primer, OAL 2.230,彈殼是 Wolf Gold, 沒有退火。
最散的這組是最後打,應該是槍管有在熱了,配方跟第二的差不多。
工廠彈的精度大約是2.3 MOA上下,算是有進步,但沒有手裝彈那麼明顯。
分析這些彈著群,我覺得最開心的是除了T91打出sub MOA最佳成績之外,就是沒有過去常見的flyer出現!彈著群的一致性提高,密集就是一起密,散一點的也是散的很一致,少掉那種不合群的一顆殺風景,整體的射擊成績好很多,幾乎每組都是high light! 我相信絕不是我射擊技術兩星期內突然提高,應該就是精準化有了成效,真是太開心了!
下一步準備把其他的AR都來做這些精準化的動作,也要開始來測試其他已經精準化的上槍身射擊精度有無改善!
2020-04-30 12: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R步槍 實測
Prelude wrote:
AR步槍精準化如何增(恕刪)


P大的槍文 每次都跪著看
好羨慕阿~~
P大的文章在01軍版簡直是一股清流!每天看到那些七八毛的大外宣文章,看得都不想發言了
P大剛好利用這疫情期間,精進自己的火力,真是羨慕啊!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Prelude 大手藝越來越驚人
請受在下一拜

是否考慮開一家精準化工坊?
P大就是一篇勸敗文
看完 馬上戴上口罩去夜市 花一百塊打氣球 手癢了 嗚嗚嗚....
sun-1982 wrote:
P大的槍文 每次都跪(恕刪)

感謝鼓勵跟美言!!
BUCK wrote:
P大的文章在01軍版(恕刪)

希望大家都平安! 這疫情真是拖得有夠久!!
Mike H wrote:
Prelude 大手(恕刪)

麥克大你那裏還好嗎?
在家時間多了,有好有壞,說不定真的可以來做點小活貼補家用
CHH230 wrote:
P大就是一篇勸敗文看(恕刪)

謝謝~
還有夜市可以逛,羨慕啊~
Prelude wrote:
Prelude 大

Prelude 大有打算開班授課嗎?或巡迴講座來德州?或視訊教學呢?我報名一個。
感謝樓主的專業分享。
在這友善玩槍的國度裡、能盡情的發揮所長,真是佩服!
simon303 wrote:
Prelude 大有打算開班授課嗎?或巡迴講座來德州?或視訊教學呢?我報名一個。

你好你好,不要這麼客氣,大家一起研究,我也是第一次嘗試這種方式,很開心效果似乎不錯!
richy wrote:
感謝樓主的專業分享。(恕刪)

感謝你的美言跟鼓勵!!
製造一個彈殼退火的機器
這東西說簡單其實不太簡單,說難做倒也不是很難完成。(真是在講廢話)
想做這機器是因為想嘗試改良彈殼退火的動作,之前是手持電鑽上面套筒放彈殼去靠近噴燈,然後自行讀秒燒炙,覺得實在太麻煩,而且對於每顆彈殼退火的一致性上我是有疑問的,畢竟手持的每次動作無法做到完全都一樣,就決定上網研究一下怎麼用機器來取代手持的做法。找來找去覺得這個設計是不錯的,就按照網上的教學,照樣打造了一部。如果有興趣想做一組彈殼退火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工具:
1. 電鑽
2. 金屬切割打磨工具
3. 攻牙工具
4. 量尺
5. 六角板手
零件表:

1. 機殼(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B005T8Z9G8/ref=as_li_qf_asin_il_tl?ie=UTF8&tag=elfstersrr-20&creative=9325&linkCode=as2&creativeASIN=B005T8Z9G8&linkId=248e1b2e25c3af1845cbffde255280fd)
2. 馬達(https://www.ebay.com/itm/12V-DC-25RPM-High-Torque-Electric-Gear-Box-Motor-Shaft-Diameter-8mm-Replacement/402149709842?hash=item5da1fd9812:g:aWgAAOSwFIFeZmy2)
3. 轉盤(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B0013306JI/ref=ppx_yo_dt_b_asin_title_o00_s00?ie=UTF8&psc=1)
4. 馬達轉速控制器(https://www.amazon.com/PWM-Motor-Speed-Controller-12V/dp/B084SDK8RH/ref=sr_1_21_sspa?dchild=1&keywords=12v+motor+8mm&qid=1597081983&sr=8-21-spons&psc=1&spLa=ZW5jcnlwdGVkUXVhbGlmaWVyPUFLODNPRTkzSTREVlcmZW5jcnlwdGVkSWQ9QTA3OTYzMTIzTlNQMjRRSUVSWTFVJmVuY3J5cHRlZEFkSWQ9QTAwMTEwODgzQlNQOUdDRlA1MFNPJndpZGdldE5hbWU9c3BfYnRmJmFjdGlvbj1jbGlja1JlZGlyZWN0JmRvTm90TG9nQ2xpY2s9dHJ1ZQ==)
5. 12V電源供應器 (https://www.ebay.com/itm/New-12V-6A-72W-AC-Power-Adapter-Supply-For-3528-5050-Flexible-LED-Strip-light/281010501873?ssPageName=STRK%3AMEBIDX%3AIT&_trksid=p2057872.m2749.l2649)
6. 12V電源接頭(https://www.ebay.com/itm/DC-power-socket-2Pcs-Female-5-5mm-2-5mm-center-pin-Metal-Jack-Socket/113757464593?ssPageName=STRK%3AMEBIDX%3AIT&_trksid=p2057872.m2749.l2649)
7. 馬達軸心跟轉盤之間的連接器(https://www.amazon.com/Great-Planes-Screw-Adapter-8-0mm/dp/B001BHK524?pf_rd_r=X36E5T8VQNSA6C8WPZZA&pf_rd_p=eba250bf-8ae4-427d-9943-2e33a0209bf0&pd_rd_r=83018714-19b1-4eea-acc0-4da04355ea7e&pd_rd_w=hayvp&pd_rd_wg=K4CnF&ref_=pd_gw_bia_d0)
8. 一些六角螺帽跟螺栓,還有很多墊片
9. 定位鐵棍的材料,這裡需要一點創意,我是用手邊有的物件,一個鋁製U型架,跟一個六角板手

施工步驟:
1. 在機殼上挖三個洞來固定馬達



2. 在機殼上挖馬達控制器的轉速顯示窗口


3. 切割轉盤,這個轉盤本來是烘培蛋糕用的盤子,深度是兩英吋,我切在1.25英寸,這樣可以對應223跟308的彈殼

4. 切割轉盤的開口(那個讓彈殼掉進去跟掉出來的口)
5. 找出轉盤的圓心點,鑽孔
6. 製造彈殼滑坡
7. 確認彈殼滑坡與機殼的距離跟角度,還有與轉盤的距離
8. 確認彈殼跳入轉盤後會停在定位鐵棍的位置,然後彈殼會隨著轉輪轉動(如此受熱才會均勻)
9. 確定沒問題後用六角螺帽,螺栓固定滑坡
10. 固定定位鐵棍(定位彈殼用)
11. 機殼上鑽洞固定馬達開關,馬達轉速控制器,還有電源接頭

12. 這型馬達比較長,所以機殼後方要開口,會買個蓋子把它蓋上,其實不蓋也無仿

13. 搞定

有幾個細節跟心得分享:
1. 轉盤的馬達固定的點決定彈殼滑坡的角度跟對應機殼的深度,所以知道轉盤直徑大小之後先把馬達固定好
2. 轉盤的圓盤中心點一定要取在圓心正中點,差一點都不行(我還要去請教谷歌大師怎麼在圓圈內找圓心點,然後還要把圓周先畫出來)
3. 轉盤深度1.25英吋,5.56跟7.62的彈殼都可以對應
4. 放彈殼跳進轉盤的那個小小滑坡,角度要對(不可以太陡也不能太平緩),還有滑坡距離轉盤的距離要抓得剛剛好,確定彈殼掉入轉盤後會乖乖停在那定位鐵棍的位置後再固定滑坡,這些沒搞好的話彈殼會亂跳
5. 彈殼跳進轉盤後那個讓彈殼在滾輪滾動的那個定位鐵柱的位置角度跟深度很重要(我是用一支不用的六角板手來做為定位鐵棍),不然彈殼不會隨著滾輪轉動
6. 規劃時注意,避免定位鐵柱被噴槍火焰直接噴射,所以我L型的鐵柱是藏在轉盤內,由內而外,若是鐵柱由外而內的話一定會被火焰直接噴著

機器做好後我覺得比之前拿電鑽放彈殼來炙燒自己讀秒好多了,彈殼受熱的一致性應該會更高。設定好噴槍的角度跟火焰強度後我就只要彈殼一顆一顆放上滑坡就可以了。
目前還在抓加熱的秒數,理論上應該是要根據不同的彈殼來抹上受熱變色的化學藥劑(Tempilaq)來確認是否達到改變金屬結晶的溫度,我是抓受熱四到快六秒的這個範圍,分別退火了幾批,裝好彈葯去試試看是否加熱時間的不同跟射擊精度的關係。
測試影片,分別使用223跟308的彈殼



謝謝!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