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大軍未發,糧草先行,糧草不單是指吃的補給,泛指一切用度和必需品,因為在古代,有糧就有兵,只要有糧食就容易招募到士兵,一般人也是為了能吃飽飯去從軍賣命,糧食也可以當成貨幣來換取物資,所以古代常用石(讀音蛋)為單位來當作薪俸。
既然吃飯要錢,所有的東西當然都要錢,武器生產、維護保養、人事費用、傷亡撫卹,等各種支出都需要財政支援,要發動一場大型戰爭,事前的準備還有部隊和裝備的調度也要花很多時間和天文數字的費用。只要是大型戰爭後的國家都是民窮財盡,有的政權還因此垮台,為什麼?破產了嘛。老共攻台期間一定會消耗大量美金,台灣要抵抗攻擊同樣也會消耗大量美金,但中華民國有個優勢就是容易得到以美國為主的財政和物資支援,雖然事後結算起來也是天文數字,但國家的存續重於一切,沒國就沒有家,以後再想辦法慢慢還,可是老共則否,非但借不到錢,還會被以俄羅斯為主的宿敵補刀,雖不一定會在邊境搞事,但在美國主導下實施的禁運,或是切斷油輪航運(例如封鎖麻六甲海峽),會加速消耗國內糧食、石油的存量,要向國際買當然也有管道,但有可能被坐地起價,這些財政消耗都會令經濟雪上加霜,中國政府近年來一直拼命管制美金外流,表示國內很需要美金,在目前都小心翼翼保存美金的情形下,真有發動大型戰爭的本錢嗎?
還有中國大陸也有個弔詭的現象,許多大官或大企業家想盡辦法把錢洗到國外變成美金,一個向心力強的國家,國民怎麼可能會想辦法把財產轉到國外?一定是對自己國家沒信心才會這樣買保險,所以結論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多算勝,少算不勝」,打仗前先看看口袋夠不夠深,口袋夠深不用打也能屈人之兵,口袋不夠深的話還是洗洗睡吧,個人對經濟學是外行,歡迎版上對經濟有興趣的先進參與討論,廣開言路。
五毛諸君都以為老共能將各種軍火做成白菜價,什麼遠火洗地像不要錢一樣,真正要支撐一個先進軍火體系都是天價,除非解放軍想停留在以輕武器為主的武力,像以前當游擊隊時一樣,那就不用怕國際制裁,反正也制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