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忍不住笑了這是2005年自由時報的報導文章中說:台灣海軍防空火力將朝「神盾化」方向改良﹗據指出,海軍將針對拉法葉軍艦進行大改裝,明年起六艘拉法葉艦,每艘艦將部署十六枚「天劍二型」艦射型防空飛彈,極速約四馬赫,並將在艦上部署相位雷達,已具備「台灣神盾」的雛形。法方設計的拉法葉艦,原本具有全艦匿蹤功能,但我方自行裝設海欉樹飛彈於甲板上,增加雷達反射面積,因而減損匿蹤功能。相關人士指出,新增的垂直發射系統可採模組化方式裝配,隱藏在前甲板下方,相位雷達則是設在預留空間內,因此反而恢復原始的匿蹤功能。軍方官員表示,相位雷達與天劍二型飛彈有如同時提升拉法葉軍艦的「眼睛與拳頭」,可全天候同時接戰八到九個目標,將成為我國海軍現役同時接戰能力最強的艦種,也是海軍第一個使用「垂直發射系統」的艦種。首艘改裝 預計97年完成據了解,海軍六艘拉法葉艦將陸續進行改裝,第一艘配置劍二飛彈後,仍採傳統四聯裝斜背發射式部署,並進行飛彈、發射系統與雷達鏈結等測試,預計九十七年完成;第二艘到第六艘則將部署「垂直發射系統」。我國拉法葉艦(康定級)現有六艘,但因防空火力目前只有短程的四枚「海欉樹」防空飛彈,極速約二馬赫,有效射程僅三公里。軍方解釋說,主要原因在於購艦初期,法方防空飛彈價格昂貴且預算不足,軍方只好以「海欉樹」替代,薄弱的防空力量一直招致批評。據調查,經過多年研發,艦射型天劍二型防空飛彈發展已經成熟,目前確定採用方式,是在飛彈窖內直接點火升空的「熱發射」部署,而不是以高壓氣體將飛彈從飛彈窖推到半空再點火升空的「冷發射」。軍方指出,垂直發射系統的好處在於三百六十度都可以攻擊,沒有死角,飛彈垂直升空超過船艦最高點後,啟動TVC噴流控制系統,彈體將可直接轉向敵機來襲方向,以超音速的速度奔向目標,天劍二型目前已有空軍使用的中程空對空飛彈,具有主動導引優點,艦射型射程約達卅公里。接戰目標 一次可達八個據指出,中科院「Poda機動相位雷達」已研發成功,在地面使用時可用悍馬車裝載機動,並將部署在陸軍與空軍防警部,這種雷達與美軍神盾艦雷達原理相同,可以同時監控多個目標,並且引導武器系統接戰,有效偵測距離達六十公里,軍方計畫將此雷達系統安裝在拉艦前桅桿預留空間,將可同時導引七枚飛彈接戰。至於原有的兩具射控雷達仍將保留,屆時拉法葉艦一次可以接戰八到九個目標,將是海軍建軍以來同時接戰能力最強的艦種。據了解,第一艘拉法葉「防空改良艦」明年正式研改,仍在甲板上安裝傾斜發射箱的傳統部署,由四枚一排組成的發射箱,左右船側各部署二排,先期驗證國產劍二飛彈與法製射控系統的鏈結是否順暢,同時在新型相位雷達配備上艦後,也要驗證飛彈與兩種雷達的鏈結;第二艘到第六艘拉艦則將設置垂直發射系統,由於該位置已經預留空間,只要拆除隔艙板即可裝設。===========================================================早在2005年台灣就聲稱垂發已經研製成功,並且將在拉法葉上部屬相位雷達第一艘將在2006年開始改裝並在2008年改裝完成2006年已經過去14年了2008年也過去12年了2008年南韓第一艘自製宙斯盾艦世宗大王已經服役了2008年新加坡第一艘自製可畏級也已經服役了拉法葉艦上還是四根小牙籤在擔任防空重任那這次的迅聯專案海弓三飛彈何時可以服役?
萊七逃 wrote:恭喜中科院海弓三海上(恕刪) 差不多,這幾年越來越多新玩具囉,不管是採購還是國造感覺都在進度當中去年新聞2019-09-26 05:30:00國防部長嚴德發今天(25日)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證實:「明年初將進行海上試射」。中科院將原本用於陸地的天弓三型飛彈,發展出艦射改良型,分別擔任長短程防空任務。其中海弓三型射程據信近200公里,並具攔截彈道飛彈能力,性能甚至高於海軍現役最強的美製標準二型飛彈。
cm601212 wrote:五毛好意思笑!j-20(恕刪) 哥笑了這是台灣立法院的議案關係文書台灣海軍承認直到2018年連海劍二作戰測評都沒做完那2006年開始安裝2008年完成第一艘拉法葉艦改裝豈不就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