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黑鷹直升機失事,是否該啟動調查正駕駛?

今日黑鷹直升機失事調查報告公佈,果然是人為操作問題,直接撞山。

這起撞山事件,與 F-16 在基隆撞山不同。

F-16 是演習時做模擬攻擊基隆港的戰術動作後爬升脫離。

這次黑鷹只是當通勤的交通工具。

連副駕駛都對高度極度有意見,正駕駛卻不急著反應,顯見正駕駛沒有本能反應雲霧中在山區低高度飛行的風險。

到底正駕駛是神經大條? 身體狀況不佳? 訓練不良? 還是有自殺意圖? 國防部應啟動調查。 機上的將士不是平白殉職的。

真的很難相信正常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會發生這種事。
2020-02-15 14:00 發佈
不要急著檢討個人(以鵝個人看法,這只是在找代罪羔羊),而是應該檢討有沒有系統性的因素....

鵝知道直昇機的飛行員都有目視飛行優先的習慣,或許他們受的訓練就是如此,但在視線不佳的狀況下勉強目視飛行勢必得降低高度,而這麼一來就更加危險----不止可能的地障變多,應變所須高度也會被壓縮,所以說與其檢討個人,不如先加強儀器飛行訓練吧....
freeman9955 wrote:
今日黑鷹直升機失事調(恕刪)


後面的長官們真衰小。
( 單純技術分析 )

08:06: 51.04, 3704 呎 ( 已開始沉降 ................ )
08:06: 55.9, 3611呎 ( 4.9秒沉降 93呎 = 每秒降 19 呎 )
08:06: 56.6, 3564 呎 ( 0.7秒沉降 47呎 = 每秒降 67 呎 ) (大約一秒掉7樓高度 ) 加速下沉...

個人感覺 :
當時為東風, 海風吹過蘭陽平原遇到山轉為上升氣流, 越過山脊後在山背形成下沉氣流與旋渦.

山背氣流


受到山背下沉氣流牽引, 讓直昇機越飛越低 ( 副駕駛不斷在提示...... )
最後突然 加速沉降( 被山背強氣流吸入下沉 ) 直至撞山................
撞擊點不在 C-10航道上............ , 而是在烘爐地山山背處.

沒有因故障的迫降操作.

山背氣流 ( 借圖加畫氣流 )


莊孝爺 wrote:
( 單純技術分析 )08...(恕刪)


請教各位大大,這C10飛行計劃為何沒要求正駕駛進入山區(如新店,坪林) 前就要保持絕對高度4000呎上?


另黑鷹上不是有地形圖高度資料及雷達可顯示飛行中,如低於4000呎會有撞山危險?


看這公佈資料,這台黑鷹高度從08:02 30秒通過坪林後,到08:06 48.1秒的最高高度怎麼才到3740 呎???


沒到這安全高度4000呎前,塔台及副駕駛( 塔台,副駕駛雖有各提醒1及2次要注意高度,但高度還是沒馬上拉到4000呎) 應可立即要求直升機原地不動拉高且停止任何前進,不行嗎??
山區飛行堅持目視?

wangcm wrote:
不要急著檢討個人(以(恕刪)
刪刪刪151515151515
確定飛機有沿著C10走嗎?
dcfan wrote:
這C10飛行計劃為何沒要求正駕駛進入山區(如新店,坪林) 前就要保持絕對高度4000呎上?1(恕刪)


+1

在這樣非戰時的運輸飛行, 應該是要保持越安全的高度越好, 不是嗎?

若空域允許, 在飛越山區理論上不是應該要保持夠高的高度, 以保有一定的安全高度做反應?!
這次黑鷹撞山事件離譜過頭, 國防部沒有啟動調查, 只是讓外界無限猜測.
其他直升機飛官, 不會認為在該山區飛行, 飛這麼低不是很奇怪嗎?

若以下列幾項可能因素

1. 神經大條
2. 身體狀況不佳
3. 訓練不良
4. 自殺

我認為最有可能的是第 1 項與第 4 項.

機上將星雲集, 又很難讓人不聯想到是否被中國收買.

既然確定是人為因素, 就把這個因素找出來吧,
在找到這個因素之前, 對於任何幹部的懲處都是不適當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