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中国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已开工建造

别的国家连万吨级军舰都很少见
中国连海事巡逻船都搞万吨级,真是家大业大,羡慕死多少国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073477346103138&wfr=spider&for=pc&ivk_sa=1023197a

中新社广州1月7日电 (记者 郭军)记者7日从广东海事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了解到,中国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已经开工建造。

据悉,该船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〇一研究所设计,总长165米,型宽20.6米,型深9.5米,设计排水量10700吨,可搭载多型直升机,具备高海况的跨海区安全巡航及应急搜救能力。

记者了解到,广东海事局高度重视万吨级海事巡逻船建造工作,坚持设计一流、建造一流、装备一流、质量一流的世界一流公务船标准,充分发扬“敬业、工匠、团队”精神,积极配合、主动协调、同心协力、全力推进。

据悉,大型海事巡逻船是集海事巡航和救助于一体的深远海综合指挥,履行海上巡航执法、应急协调指挥、防治船舶污染等职责的海事执法平台,万吨级大型海事巡逻船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吨位最大、装备最优良的海事巡逻船。

目前,中国在服役的千吨级以上海巡船有5艘,其中“海巡01”设计排水量5418吨、“海巡11”设计排水量3250吨、“海巡21”设计排水量1583吨、“海巡22”设计排水量2320吨、“海巡31”设计排水量3000吨,他们分布在上海、山东、海南、浙江和广东,此外,还有1艘在建的5000吨级海巡船。

中国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深远海巡航救助一体化指挥旗舰,大幅提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安全运行保障水平,参与国际海事交流合作,履行国际海事义务,执行深远海搜寻救助等重要任务,提升中国海上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2020-01-08 7:02 發佈
万吨级海事船,这拿到南海去,再遇到挑衅,都能直接撞了
無根的俠客 wrote:
万吨级海事船,这拿到(恕刪)
破冰船比較專業
無根的俠客 wrote:
别的国家连万吨级军舰...(恕刪)

哇塞!
好厲害餒
stever2018 wrote:
破冰船比較專業...(恕刪)


中国的破冰船也是很厉害!

全球首艘,中国国产双向破冰船正式交付
7月11日,由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正式交付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使用,并预计在7月份的时候,“雪龙2号”将开启首次北极探索任务,中国也填补了船舶制造业以及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空白。

“雪龙2号”船长122.5米,排水量达到13990吨,载重量在4500吨左右,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艏向能突1.5米厚冰前行。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90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


随着近年来全球极地考察任务加重,世界各国都把目光盯向了北极与南极地区,而仅靠一艘“雪龙号”则显得不够用,于是中国打算自主打造一艘极地船,于是就有了“雪龙2号”,同时“雪龙2号”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至此,中国的“双龙探极”时代到来。

我们知道近年来围绕着北极航线,不少周边国家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据统计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的25%分布在北极地区,北极原油储量约为2500亿桶,占世界剩余储量的25%,天然气储量估计为80万亿立方米,约为全球天然气储量的41%。除了资源丰富,因为大部分国家为北半球国家,北极航道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相比较与北极,南极则更加充满了神秘感。虽不像北极那样被频繁打扰,但其蕴含的资源更是不可估量。因为南极周边国家不多,其未来开发价值更大。早在一个世纪前,人类就围绕着南极展开多轮归属权争论。


中国在南极科考站

1911年,阿蒙森代表人类首次登陆南极,此后许多国家都开始涉足南极,而不久之后,关于南极的领土的划分便有了争端,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智利、挪威和阿根廷这7个国家依据“发现论”、“占有论”、“扇面论”等理论,先后对南极洲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到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提出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只是因为牵扯的国家与利益太过于复杂,各个国家的想法是宁愿自己没有也不让他国有,因此至今南极也只是以各国的科考站形式驻扎。

中国在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了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随着“雪龙2号”的投入使用,中国将在极地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造破冰船“雪龙2”号15日首航南极 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http://photo.gmw.cn/2019-10/15/content_33233188.htm

stever2018 wrote:
破冰船比較專業...(恕刪)


专业的中国破冰船

中国造破冰船首航南极破冰记
跟随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0日至23日分三次完成中山站附近的航道破冰,为“雪龙”号海冰卸货开辟了一段约14海里的冰上航道。

20日傍晚,“雪龙兄弟”抵达距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区。与浮冰相比,作为陆地边缘的固定冰,陆缘冰更像一道铜墙铁壁,挡住船只靠近陆地。在驾驶台值班的“雪龙2”号三副乔守壮说,陆缘冰破冰航行属探路性质,浮冰区航行要注意避开冰山,陆缘冰破冰航行则要绕开一些冰脊。抵达陆缘冰区后,“雪龙2”号随即展开首次陆缘冰破冰作业,“小试牛刀”破冰约1海里。

21日上午,科考队根据冰情和卸货要求确定了最新破冰路线,即“雪龙2”号由西侧掘进至神州湾附近。这里距离卸货地点——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均相对较近,同时穿过多条对卸货安全造成威胁的较大海冰裂隙

当天15时48分,“雪龙2”号根据新破冰路线继续展开破冰作业。至22日凌晨4时35分结束,破冰约5海里,期间开展了吊舱调试和往返拓宽航道等作业。

“‘雪龙2’号破冰形成的冰上航道有时弯道过大,‘体型’较大的‘雪龙’号通过困难,因此‘雪龙2’号会回头破除转弯处的坚冰,并来回拓宽航道,以便‘雪龙’号顺利通过。”“雪龙2”号大副张旭德说。

22日13时15分,“雪龙2”号开始最后阶段的破冰,其间先后开展了吊舱调试和冰面探冰,到23日凌晨1时30分结束,破冰约8海里,协助“雪龙”号抵达位于中山站西侧约10公里处的卸货点。

据目测,本次所破之冰厚度为1至1.2米、雪厚0.2至0.4米。而按照设计能力,“雪龙2”号能在1.5米厚度冰加上0.2米厚度雪的冰情下,以2到3节航速连续破冰行驶。

“相对于从国外购置改造的‘雪龙’号,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机动性好,艉向破冰使它在冰区掉头方面优势明显。在平整冰的连续破冰和破冰厚度方面,也明显占优。”“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说,作为一条新船,破冰过程中需要熟悉它的破冰性能,检查破冰震动对船的影响。

此次航道破冰,采用了连续破冰和冲撞破冰等方式,用时19.5小时,共破固定冰约14海里。连续破冰时,仿佛有势如破竹的气势;冲撞破冰时,则是先倒退一段距离,再冲向前方的坚冰。

“雪龙2”号新航道开辟后,“雪龙”号连夜沿着冰上航道抵达卸货点,考察队展开了全方位的冰上卸货作业。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期间就曾跟随“雪龙”号来到南极的两台卡特雪地车,曾因车太沉、卸货地点距离中山站太远等原因而没有上站,这次终于安全运抵中山站。
無根的俠客 wrote:
专业的中国破冰船中国(恕刪)
重點是用來破冰還是撞船,撞船用破冰比海警船專業,但是美軍沒有撞擊專業,直接讓飛彈撞向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