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解放軍官大就是學問大 受教了

一名优秀政治工作干部必须“笔杆子枪杆子都过硬”
正在飞行大队蹲点的旅政治工作部保卫科科长朱彦忱,给刚走下战机的飞行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处置紧急空情,压力比较大,要注意调整心态,避免焦躁情绪”“在降落时要注意横风的影响,避免麻痹心理”……

为了做好“机翼下的政治工作”,从之前担任飞行大队教导员的时候起,朱彦忱就主动申请参加歼-10模拟机训练,
通过实操感受飞行体会。“政治干部不懂军事,演习演练中开展政治工作就像隔靴搔痒,不仅自己觉得难受,而且工作开展很难打到‘鼓点’上。”

政工幹部只上模擬機,,就可以對戰機飞行员的降落給出意見。


這滿好笑的
2020-01-02 14: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軍官 學問
貪越多 當然學問大

否則一般兵 比的上嗎

哈哈

身價高的 肯定學問大

不會貪 的肯定是 還沒學會 如何貪

學問當然低

哈哈
john1801 wrote:
一名优秀政治工作干部(恕刪)

能體驗飛行, 更能掌握飛行員的狀況, 不論是 思想 或 生理.

不去體驗當事人的狀況, 就只能憑空猜想...............

***************************************************
國防部在臉書分享國軍女力的故事 :

擔任航空醫官的 張簡芝穎 中尉多次同乘 IDF戰機,了解飛行環境壓力,掌握飛官生理、心理健康狀況,做飛行員健康的守護者。

國防部今天在臉書分享軍事新聞通訊社報導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航空醫官張簡芝穎中尉的故事。報導指出,航醫對於飛行員來說,不是生病感冒,或是醫病衛教才會碰面,而是與飛官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息息相關,航醫平時就必須深入了解飛行員的生活作息、工作負荷及飛行壓力。

軍聞社報導,張簡芝穎在擔任航醫1年6個月期間,除同乘過 AT-3教練機外,更多次同乘 IDF戰機,進行各項飛行戰鬥科目的體驗,以了解飛行員面臨飛行環境的壓力,並掌握飛官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況,是飛行員捍衛領空安全的幕後功臣。身為 8年級生的她,是台灣少數同乘過 IDF戰機的女性航醫。

擔任航醫官最特別的是要為飛行員做生活紀錄,張簡芝穎說,從飛行員在空軍官校踏上飛行線開始,所屬的航醫官就要為飛行員記錄他們的生活,包括身高體重、與同袍互動、喜歡的事物、心情變化等等。航醫透過記錄飛行員的生活,就像經歷一位飛行員的故事。

不僅於此,報導指出,航醫也是飛行員專屬的「家庭醫師」,在飛官執行飛行任務前,須評估其生理、心理狀況,包括血氧濃度、酒精檢測、生活史的詢問,使飛行員得以在最佳狀況下執行任務。當飛行員身體不適時,也必須了解用藥限制,確保飛行員健康。

「飛行員守護領空,航醫守護飛行員。」張簡芝穎表示,「這是身為一名航醫的使命」。

張簡芝穎在完成國防醫學院7年教育後,接著到航空生理訓練中心進行航空醫學訓練;通過考驗後,她選擇至空軍官校飛行部隊擔任航醫。在空軍官校擔任航醫時,她曾搭乘 AT-3教練機。

去年,張簡芝穎轉至空軍三聯隊擔任航醫。在同乘 IDF戰機的過程中,讓她更能了解,飛行員執行任務過程的生理變化,包含高空、低溫、低壓、缺氧、空間迷向、動暈症、高G力環境等。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戰機執行攻防訓練的瞬間,高 G力 轉彎所導致心跳速上升及胸廓沉重壓迫感,有時會瞬間吸不到空氣,當面罩會壓著臉部、身體也會感到沉重,她必須做 抗G 動作,以克服當下的壓力。

如此敬业,连解放军的八股文都研究的这么深入,佩服佩服。
飛行員帶政工幹部上機.

升空後, 先來個 +8 -3G, 頓時心肺腸胃上下拉扯翻滾, 再來個副翼滾 左 3G 右3G 腦袋天眩地轉, 最後來個 0G 失重狀況屁滾尿流...........

降落後, 救護車已在旁待命, 政工幹部 口吐白沫 屁股一大包 臭氣沖天................

[ 辦公室外行高層 指導 專業飛行員 ], 指導報告該怎麼寫 ???
actionii wrote:
还是贵国上将身当矢石(恕刪)


反正你對你國政工幹部是稱讚囉,沒意見,
那只是好奇,以後你開車,你家小孩以玩電動的經驗就指導你有駕照,你也可以接受囉
john1801 wrote:
反正你对你国政工干部...(恕刪)

哈哈,理论指导实践,指导不了就让开。
這個算官大學問大嗎
john1801 wrote:
一名优秀政治工作干部...(恕刪)


你们和共军打了近百年的战,到现在仍然对你们的敌人一无所知!
政委发源于苏俄的十月革命,因为苏共只掌握了底层士兵,这些人政治上可靠但是军事上不专业;而当时军官大多是贵族或者有产阶级出身,军事上专业而政治上不可靠,所以这些军官不得不用,但是又无法放心使用,这就需要政工干部进行监督,这就是政委的起源。二战前,如果军事首长是共产党员,那么就不设政委,只设立一个军事副职专门处理政治工作;如果军事首长不是共产党员,那么就设立政委进行监督。而二战后,所有的军事首长都是共产党员,那么政委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苏军就撤销了政委,只设立了专职的军事副职负责政治工作,这就是苏军的一长制,军事首长说了算!而共军则是从建军开始就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双首长分工负责制,也就是双首长制,军事首长和政治首长(也就是政委)的权力是一样的,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军事首长和政治首长(政委)都无法直接指挥军队,真正能指挥军队的是党委。以师为例,指挥军队的不是师长也不是师政委,而是师党委。而师党委由以下师党委委员组成:师长、政委、副师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装备部长,以及师级单位下设的各团长,各团政委。各师党委委员通过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就部队中的重大问题,经过民主讨论,通过民主表决作出决定(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投票),然后按照分工,属于军事方面的由军事首长(师长)负责组织实施,属于政治方面的由政治首长(师政委)负责组织实施。副职协助正职进行工作。哪怕是在战场中投降也是要通过党委投票表决才可以,军事首长和政治首长都没有这个权力。

举例来说:
朱毛红军中的朱德是军事首长,老毛是政治首长(政委),他们当时是平级的;而刘邓大军的刘伯承是军事首长,老邓是政治首长(政委),他们也是平级的!而且按照分工:军事首长一般不会干涉政治首长(政委)负责的政治业务,而政治首长(政委)一般不会干涉军事首长的军事业务。当然如果你够牛,那也可以军政一把抓,比如朝鲜战争的彭德怀就是司令员兼政委。
回到你的论述上,什么叫军官大就是学问大?明明只是是政工干部,从哪点看出来这位政工干部比飞行员(即军事干部)官大?而且他们明明属于两个系统,一个军一个政,飞行员作为军事干部根本无需听从政工干部的军事指导,反过来也一样,政工干部也根本无需听从飞行员的政治指导。土共一直是在基层是坚持军政双优的原则:也就是说政治首长军事上也要过硬,而军事首长政治上也要过硬,所以在基层军官中是鼓励军事干部转职政工干部,或者政工干部转职军事干部的。这篇官样文章其实就是一篇党八股,味同嚼蜡,而且没有抓住重点,他应该去找飞行员出身,然后转职做政工干部的典型,或者政工干部出身回军校进修深造转职为军事干部的典型,而非这种政工干部自学成才进而精通军事的典型,现代战争的要求是高度专业化,这种高科技兵种比如海空军是不可能完全兼顾军政双优的,也就是说军事干部可以自学成才转职政工干部,但是政工干部却是不可能自学成才精通军事的,当然如果是陆军的话,土共还是有基层军事干部和基层政工干部相互转职传统的,毕竟这个门槛并不像海空军那么高。
啪啪侠 wrote:
你们和共军打了近百年...(恕刪)

不用那麼氣急敗壞
樓主的官大學問大
是指外行指導內行
而你說的一大堆是指權力
完全是雞同鴨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