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08悍將」中那個被包圍的 11 排,打到攜行的彈藥都沒了,最後要求砲兵連朝他們的位置轟,準備與敵同歸於盡,後來該排獲救移往本部連與大部隊一起,但也是被大批越共圍攻,應對敵人幾次衝擊,彈藥也是快打完,連長雖成功讓基地空運來彈藥,但一樣很快就消耗完,最後是 M-113 裝甲運兵車殺到才打退越共,不想死在 50 機槍下當然要快逃。
梅爾吉勃遜的「勇士們」也是在德浪河谷遭到幾個營的越共包圍,一樣需要基地直昇機不斷往返載運彈藥補充及後送傷患,可見在實戰中彈藥消耗量是巨大的,速度會快到我們無法想像,子彈﹑砲彈怎麼一下就打完了,以前間接聽聞過一位參加過 1979 中越戰爭的運輸兵回憶說從廣西開了 3 天的卡車運砲彈到前線,結果 10 幾部車的砲彈 5 分鐘就被打完了,現實中的戰場就是這樣,物資都消耗的奇快,所以沒錢的國家真的打不起戰爭。
補充:
解放軍雖然在懲越戰爭中有過老山﹑法卡山的血戰故事,但結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政治目的沒達到,領土反而縮小,還和越南繼續多年的邊境戰爭,拖累經濟發展。
美軍海上預置中隊是提供1`2個重裝旅的裝備和30天作戰物資就要這麼多船
一个作战中队是由多种船只组合而成的,以常驻塞班岛的第3中队为例,通常包括7艘船:3艘6万吨级BOBO级滚装船+2艘4万吨级佛莱德级滚装船+1艘4万吨级克拉克级弹药干货船+1艘MLP远程浮动平台。
TW Energy wrote:
YT上面有美軍在阿富(恕刪)
子彈是看不到的~
大部分影片中看到 尤其是夜間拍的影片
滿天飛來飛去的亮點 其實都是 N 發子彈之間 的弋光彈
主要是高速射擊的時候 根本不可能用準星去瞄準
只能靠弋光彈的彈著點去抓大概的方向
所以看到一個弋光彈的亮點 再乘上 15-20 倍 才是真正打出來的子彈數量
戰場上除了最簡單的 壓制敵人 當然要優勢火力
拼命掃射是很正常的
但是還有一個心理因素就是緊張 甚至是 興奮
(沒錯 興奮 其實興奮 跟 緊張的生理反應是差不多的
主要差異是 心理狀況) 一緊張就會開始狂扣板機。
常去靶場的人就知道了
菜鳥往往幾分鐘之內可以打掉幾盒子彈
老鳥 像是奧運選手那種程度 一分鐘打一發 還有人會嫌時間不夠的
電影演的往往都太低估 又 太誇大了
壞蛋拿著 AK 明明只有兩個彈匣 卻可以掃射幾分鐘
要是照著藍波的方式掃射 後面要跟著一部軍卡幫他載彈藥才夠他一個人用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