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高雄艦測試平台2020年起測評海弓三、海劍二與海劍羚飛彈系統

上報 朱明 2019年11月30日

高雄艦從2020年起其測試重點在驗證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外,同時驗測海弓三防空飛彈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飛彈進行飛行導控,以及海劍二的海上飛彈測試;2020年底海劍羚飛彈系統才會登艦進行測試。


海軍151艦隊所屬「高雄」號登陸艦(LCC-1)卸下兩棲運輸任務,移撥給中科院作為海上飛彈測試平台,日前意外曝光該外界看見其外觀加裝八角型雷達等設備,據指出,高雄艦從2020年起其測試重點在驗證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外,同時驗測海弓三防空飛彈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飛彈進行飛行導控,以及海劍二的海上飛彈測試;2020年底海劍羚飛彈系統才會登艦進行測試。

高雄艦外海系統偵蒐測試 為明年飛彈系統測評做準備


日前被軍事迷在白天拍攝到改裝後的高雄艦在近海航行的照片,據了解,這次出航是機動式安裝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組件,與中科院研發的「被動電子掃描陣列」(PESA)相列雷達聯結後,到外海進行系統的偵蒐測試,為2020年海弓三、海劍二與海劍羚飛彈系統作先期測試準備。



至於高雄艦艦首甲板上裝置的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據指出,在中科院尚未研製出「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相列雷達前,先以這套被動式相列雷達進行各項系統測試,但海軍已向中科院明確表示,這套被動式相列雷達又大又重,無法安裝在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上,要求中科院一定要研發出符合海軍需求艦用型AESA相列雷達,換言之,目前外界看到的這套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只是用來測試,不會量產安裝在新型軍艦上。

據指出,高雄艦作為中科院海上飛彈測試平台,目前規劃在2020年初進行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包括相列雷達)與向美採購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聯結後,發射中科院研製的海弓三防空飛彈,首次的飛控測試的重點在各系統與飛彈訊號的聯結,以及發射後海弓三飛彈接受雷達導引的飛行等項目;雖然海弓三飛彈已完成陸上測試的項目,但是在海上測試因訊號會受海面折射干擾等複雜因素,其難度與變數自然會比陸上測試多且是無法預期。

海弓三完成海上所有檢測 海劍二才會納入MK41測評

沱江艦首批量產型是重點是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

至於海劍二防空飛彈的測試,因海軍雙船體沱江艦的首艘量產型已於11月14日安放龍骨,預定在2021年初要下水進行測試,也就是是下水前該艦的戰鬥系統與武器系統都要先測試完成,待量產型沱江艦下水後就安裝並進行各項的作戰測試,因沱江艦首批量產型是重點是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因此海劍二預定在2020年要進入初期作戰測試(Initial Operational Test & Evaluation),因此時間也是相當的緊迫。

海劍羚完成實彈導控測評後 2020年登高雄艦執行海上實測


據指出,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在陸上全功能系統的射擊測試,發生射控系統「訊號給錯且誤導飛彈」的嚴重失誤,造成飛彈「脫靶」的測試失敗,雖已找出問題並讓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如期在2020年登上高雄艦進行測試;由於「迅達」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的偵測距離超過200公里,海劍二系統不需要太大的遠距偵測範圍,因此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會有另一組偵測距離在100公里的相列雷達來搭配,再於獨立發射箱來進行海上的測試;至於何時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則要待海弓三防空飛彈完成海上所有作戰測試後,才會將海劍二納入MK41進行測試。

海軍規劃將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沱江艦的制式裝備

至於代號「劍影專案」的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經中科院向海軍簡報海劍羚飛彈系統發展現況,將就飛彈實體測試與整套系統測試驗證的各項數據,與該系統的各項作戰功能後,海軍規劃將該系統成為「承海計劃」沱江艦的制式裝備,目前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已完成首次的實彈導控測評,並規劃在2020年底以前,要登上高雄艦進行海上的實測。
2019-12-01 8:33 發佈
呵呵........為什麼我的第一個感想是 " 今年才剛開始呢 "

海劍二防空飛彈出錯的新聞不是中科院官方已經說了並沒有這回事嗎
http://www.ncsist.org.tw/csistdup/news/NewsPublishDetail.aspx?PostNo=16204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新聞稿

日期:109.9.21

針對電子媒體上報今(21)日有關「海劍二全功能測試又『脫靶』,海軍小神盾武器進度嚴重落後」、「因測試失敗影響量產」等情,相關內容係為記者引用錯誤資訊,拼湊報導,內容非屬事實。

本院受海軍委託各項專案計畫進度,目前均依計畫管制執行。近期本院執行各項武器研發專案,需整合各類武器系統軟、硬體工程,且須經過無數測試,並從中驗證參考各項測試數據與結果,以期達成專案研發任務,不負國人期望,並未有所謂延宕影響量產等情事。
miku840048 wrote:
呵呵...........(恕刪)


上報發表中科院新聞基本上要等隔天中科院沒否認討論內容才有意義。
萊七逃 wrote:
上報發表中科院新聞基...(恕刪)
基本都說是機密,不予評論,好幾次都是這樣回答
nt24759 wrote:
上報 朱明 2019...(恕刪)


感覺真是一拖再拖

對岸不管好壞都進入垂發都10幾年了

我們還沒搞定不說

主力艦也是拖得久

台灣這樣每次一段時期都要陷入戰力真空

遙想西班牙的f-1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