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段是舊新聞,台船通過兩次水下900公尺靜壓力測試
第二段是爆震測試
我認為可信度還滿高的,因為有些名詞記者應該是不知道的。
另外,船殼熔接現在都是用機器,也有很多非破壞性的檢查儀器。包括飛機的機體檢查都是用類似的儀器,只是船殼可能更大型。
所以所謂的潛下去浮不上來實在是有點老套的說法。
====================以下新聞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3587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的潛艦專用廠房工程,在台船全面趕工提早在2020年6月前完工,據指出,台船在外籍顧問的指導下,已開始進行試製IDS原型艦的壓力殼船段,這次試製主要是驗證中鋼產製的HSLA-80鋼板與潛艦焊接等技術是否達到軍規標準;雖試製過程中發現許多瑕疪與缺點,針對缺失檢討改正中。
IDS原型艦建造案中,台船是負責儎台部分,而建造潛艦儎台最重要是壓力殼,建造潛艦壓力殼是鋼板材料、彎板與焊接工作母機設備與焊接技術三者缺一不可,據了解,台船就中鋼生產作為壓力殼所用的HSLA-80鋼板,進行彎曲軋製成環狀,並由測試船載往東部海域,將彎曲鋼板下沈到900公尺處,進行的「靜水壓」且不斷裂測試,目前已通過兩次的測試,加上也通過中科院水下爆破測試,因此中鋼生產的HSLA-80高強度鋼材,初步通過建造壓力殼所需要的村料,因壓力殼中段使用鋼板的厚度達56mm,因此下階段就是朝向厚度達56mm的鋼板來進行深水測試。
至於彎板與自動焊接工作母機設備,據指出,德國與義大利的製造廠商都已製造完成,經海軍與台船與聘請國際專業檢驗測單位前往該廠,並進行現場製造彎板鋼板與焊接,已共同完成驗收,台船規劃在年底前運抵高雄廠區,並進行安裝的各項測試。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593
潛艦國造最新 台船試造壓力殼船段首度水下爆震測試
朱明 2019年11月17日
台船試研製潛艦壓力殼船段進行水下爆震測試,月前海軍外籍顧問與海發中心、潛修大隊等前往檢視壓力殼(圖中為大型圓筒殼船段)。
潛艦國造與潛艦產業園區議題近來因成為總統大選的話題,又讓外界關注IDS的進展,原規劃在「潛艦國造委託規劃設計案」的試研製潛艦壓力殼船段部分,據指出,在今年9月台船以中鋼生產的HSLA-80合金鋼材,試造潛艦壓力殼圓筒殼船段,經中科院在內外部安裝各項儀器,首度進行水下(淺海)爆震測試;該項爆震測試將持續進行,作為未來建造IDS原型艦的參考數據。
據了解,2002年「潛龍計畫」時台船就有試造潛艦壓力殼段,包括機艙主馬達段及前部魚雷艙(含魚雷發射管)段的經驗,但並沒有下水進行測試,無法證明其製造的潛艦壓力殼段技術的可靠性。在台船得標執行的「潛艦國造委託規劃設計案」中,有6億多元是委請中科院與台船等國內廠商來研發試製部分關鍵組件,其中就包括了潛艦壓力殼圓筒殼船段。
潛艦壓力殼主要由圓筒殼(Cylindrical Shell)、半球形殼(Dome End)及圓錐殼(Conical Shell)三種壓力殼結構所構成,以圓形為承受外壓負荷的最佳結構,這次試研產製圓筒殼船段,台船是以中鋼生產的HSLA-80合金鋼材,進行板材彎板及焊接接合作業,除要達到全圓形之截面構型來確保其品質外,焊接接合技術也是其重點,這也是潛艦壓力殼難度最大部分,而且要透過水下的爆震測試,才能知道試研製的圓筒殼船段的技術與品質的可靠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