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無人機的量產台灣政府腦袋還是要轉一下

本來農委會醜聞應該是跟軍事扯不上邊,但是剛好就有人提出時代在進步,前陣子中科院才出來宣傳新騰雲無人機研發成功,為什麼不乾脆一起買,單就成本來說台灣研發的東西本來有點高,雖說軍方喇叭有一個中隊的需求,假設是真的,但分擔研發成本還是不夠的,其實政府的遙測需求是很高的,不止農委會~海巡~消防署~測繪中心....等,都有非衛星外的高空遙測需求,批次購買批次改進,解決商源及中科院的研發壓力,而且人員安全及作業費應該也是能省下,當然這等油水應該輪不到我們這等普通人嘴關於無人機的量產台灣政府腦袋還是要轉一下





~~~~~~~~~~~~~~~~~~~~~~~~~~~~~~~~~~~~~~~~~
內政部及農委會都空拍業務的需求,現役2架航遙測定翼機都老舊不堪,確有汰換必要,不過政府打算採取耗資較高的租賃方案,而捨棄成本較低的添購新機,一個6億以內可以搞定的事,卻要花17億解決,其中關鍵的差別,竟然只是空窗期長短,甚至農委會在報告中直接暴露「不懂買飛機程序」。
2019-10-14 18:20 發佈
Caesar-2017 wrote:
本來農委會醜聞應該是...(恕刪)


說得好!

不過漢翔可以提供包機服務,中科院航空所不妨考慮一下,這也算獨門生意。提供租貸與代飛服務!
Caesar-2017 wrote:
本來農委會醜聞應該是...(恕刪)

租賃方案會擋道採購方案的財路嗎?還是適用法律不同,哪一種對臺灣比較有利呢?
又是舔中旺旺狗報帶風向抹黑製造的假新聞。


航攝飛機租比買貴10億?農委會:統包所有費用7年後飛機國有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今(14)日有媒體報導,農委會林務局農航所將汰換2架航攝飛機,7年花近17億元向廠商租用,比購買2架新機的7億元還多了10億,當了冤大頭。農委會上午召開記者會澄清,2架飛機7年後將歸政府所有,前期採租賃方式可節省行政成本及作業效率。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租賃7年以後飛機將歸政府所有,非單純租賃契約。此外,媒體報導的3億元是買空機的費用,但要供航空攝影使用,必須在機腹挖孔改裝,兩架飛機購買加改裝費需8.3億元;飛行員人事成本以及油料、保養維護等費用,7年約需6.5億元;航空攝影所需的數位相機和高光譜感測器的購買和維護經費,7年約需1.5億元,以上經費總計16.3億元。

陳駿季說,以租賃採購契約統包,可以節省購機、改裝、航攝設備等項目逐一個別採購的行政成本和時間。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強調,16.3億元的費用不是單純購買新飛機,而是包含整個費用,絕對不是租比買貴的冤大頭,且7年後全機將歸政府所有。

至於外界擔心的圖利問題,林華慶指出,國內有能力承做的廠商非常多,目前尚未正式招標,但已有包含漢翔在內的4家廠商前來接洽。
萊七逃 wrote:
又是舔中旺旺狗報帶風...(恕刪)


如果沒有問題

人家就不會借立委的口爆料

大概是讓先讓標案透明

不會產生什麼鬼這都是常用招數

再說我是談無人機的實用化應用

你在扯什麼鬼
Caesar-2017 wrote:
如果沒有問題人家就不...(恕刪)


這新聞源頭你可以去找一下不就知道你在說什麼鬼。
那個國民黨軍盲立委馬文君就不要在這邊提了她只會作秀笑話立委,每次都跟特定媒體一搭一唱造假新聞帶風向。
萊七逃 wrote:
這新聞源頭你可以去找...(恕刪)

所以扯什麼

1450也是從農委會出來

抓包網軍養成所

你不信無所謂

我也不想跟你扯這些

因為你只想扯政治我不想

直接黑你不送

我只想問中科院做的無人機原意就是偵搜

還需要改什麼東西嗎

為什麼不能成為政府一體的標準裝備

而要採購不同的設備浪費錢呢

假設每個政府單位都用農委會標準

操作一小時成本40萬

這樣公同操作成本不能降到20萬甚至更低

還省下有人上面飛出事的風險
...................................................................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台灣被記者屁了這麼久
真的出了則麼真的能抵禦中國的武器

還啥油水嘞
一堆屁王裝腔作勢
搞不清楚現狀要設麼
老在枝微末節做文章

今日對中國態度既最好例證
TVBS的政論節目就是最好一例

環顧你周遭重工
與電信自主生產能力

真的你的年代快結束了
換點招式好嗎
這種格局在未來中國連鳥都不是

賣米賣仙貝的在自掘墳墓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萊七逃 wrote:
這新聞源頭你可以去找...(恕刪)

農林航空測量所的說帖


其規劃的租賃方案,除了資本支出外平攤外,每年飛行航拍的經常性支出仍然高達1億(九千九百70萬)。要知道這不包括以租代買飛機最後要再加一個資本支出9.3億。
7年後就算無償取得飛機,維護保養全部算自己一樣得編預算,這樣有比較划算嗎?

數字其實有點怪,因為其說帖中提到如果航測委外的話5年要花(高達)8億,換句話就是飛機設備都不買,只用租的,一年花1.6億,乾脆這個數字簽長約直接殺價,還討論買不買飛機做啥?

帖中提到如果5年花8億則每張航空照成本約2萬,換算每年拍照約8千張。這樣如果以租賃方案7年換算,則每張照片成本約3萬。由於缺乏7年後的作業費用數字,這個說帖很明顯就是挑想說的寫。

根據公開預算書,農航所的航照銷售所得,每年才2千萬。是不是乾脆把農航所裁撤掉,業務改外包另立一個方案並列比較合理?

再進一步分析,每年飛行時數600小時,則平均出勤的產出換算只有每小時13張有效照片。考慮到飛行整備到執行任務地點開始拍照,滯空時間會影響有效的任務時間。改由樓主建議的大型無人機效率應該會更高,因為參考同型美製死神無人機滯空時間長達28小時,即使最大載重任務(1.7噸酬載),滯空時間也長達14小時。若以可見光拍攝,則涵蓋整個白天都可以執行任務。地面操控可以輪班,無人員疲勞的問題。

如果以企業經營的角度,農航所應該捍衛的是自身的價值,跟業務解散完全外包比,如此低下工作表現,納稅人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不單純從成本來看,則這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帶動國產大型無人機的發展空間。尤其在沒有戰爭實地操作大型無人機偵查經驗的台灣,更可利用此機會培養地面操作人員,並改進軟硬體設計。當然這種跨部會國家戰略資源整合,在策略層面,就不是農委會這種層級可以作主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