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日舉行慶祝建政70周年大閱兵,人民解放軍眾多新武器亮相秀肌肉,美國海軍同一天也在太平洋試射最新飛彈,讓外界懷疑有意互別苗頭。
《CNN》報導,美國海軍近岸作戰艦(LCS)「吉佛茲號」(USS Gabrielle Giffords)在關島外海參加「實彈擊沉演習」(SINKEX),朝已除役的「福特號」巡防艦發射「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 NSM)。
海軍打擊飛彈是一款掠海巡弋飛彈,打擊範圍超過161公里,速度比美國海軍現在反艦主力、魚叉飛彈要快30%;雷達難以捕捉、可機動躲避敵方防衛砲火,還能與無人直升機合作,瞄準鎖定艦上水面雷達視距範圍外的目標。
海軍打擊飛彈目前率先部署於「吉佛茲號」,美國海軍年初告訴國會,準備在多數的近岸作戰艦上裝備這種武器。
分析師指出,解放軍為控制部分太平洋,正在集結艦艇、飛機和飛彈;在巡弋飛彈上,對美更享有3比1的優勢,但海軍打擊飛彈可「扭轉局勢」。
「五角大廈正在建立一隻可以更持續性基礎行動的軍力,」蘭德公司資深國防分析師希思(Timothy Heath)說:「面對解放軍致命的反介入/區域阻絕封包,這樣才有更好的戰鬥與倖存機會。
然後美國時間2日凌晨,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在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試射了一枚無彈頭的義勇兵3型彈道飛彈:
https://www.af.mil/News/Article-Display/Article/1977228/afgsc-tests-minuteman-iii-missile-with-launch-from-vandenberg-afb/
AFGSC tests Minuteman III missile with launch from Vandenberg AFB
該單位宣稱,此次試射是要展現美國的核子嚇阻能力,即使進入21世紀也照樣能應付得來,並表示試射不是『針對』某些地區發生的事件或是衝突做『回應』.........
照道理來講, 這個新飛彈又沒有垂直發射, 又沒有超音速, 射程只有 160 KM, 基本上在共產黨跟五毛眼中, 不就是戰斧縮小版?? 譏笑到水溝去!!
但美軍說 LCS + NSM 可以改變戰局, 又在先進的吉佛茲號上試射, 應該是有很特殊的功能!!
或許慢慢會釋出許多訊息!!
"報導指出,NSM的終端精度誤差不到2英尺(0.6公尺),因此船上其他特定武器系統可以納入攻擊計劃中,以達到癱瘓敵方防禦的目的。另一個賣點是它能夠通過導引頭識別船艦,這種稱為自主目標識別(ATR)的能力,讓導彈可以尋找最好的攻擊點以獲得最大的破壞,並提供敵方船艦的情報給發射導彈的船艦。"
以影像識別導引為基礎的小型攻艦飛彈, 可能還會閃避雷達信號!!
北歐國家的武器設計偏重於「緊緻外型」及「多功能性」,NSM也不例外。NSM本來是挪威字「新型反艦飛彈」(Nytt Sjomalsmissil)的縮寫,為打入國際軍火市場,挪威康斯堡防務航太公司(Kongsberg Defense & Aerospace)重新取名為「海軍打擊飛彈」(NSM,Naval Strike Missile);另1款多用途衍生型被稱為「聯合打擊飛彈」(JSM,Joint Strike Missile),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緊湊佈局 降低雷達反射面積
NSM彈體全長3.95公尺 (含尾部加力段)、翼展1.36公尺、全重410公斤,去除尾部加力段後的重量為345公斤。與其他東西方國家的反艦飛彈相較,NSM明顯輕巧許多。設計上儘可能地採用多種手段來規避對方的探測,按照隱身原理進行低探測性設計,採用了扁平彈體加梯形短翼和X翼及彈腹動力艙的緊湊佈局,大大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
NSM彈頭裝有125公斤的預置高爆彈頭,內含100公斤高爆炸藥,配備程式化智慧型多用途引信(PIMPF),包含反艦、對地攻擊等模式;此外,NSM外殼採用碳纖維,並使用可吸收雷達波的匿蹤塗料,再加上低紅外線訊號的外型設計,大幅降低被敵方偵測的機率。
NSM Block I型使用法製TRI-40渦輪發動機,最大航速約0.95馬赫,有效射程約185公里。康斯堡防務航太公司宣稱,NSM的彈頭部為模組化設計,能換裝不同的彈頭或減少飛彈的酬載量,多餘空間可用來增添燃料以延長射程,此舉可以將NSM的有效射程增至250公里,空射型的有效射程更高達300公里。
由於NSM體積小並採用摺疊彈翼,瑞典獅鷲(SAAB JAS-39 Gripen NG)戰機的翼腹掛架可攜帶2枚NSM,翼下掛架最多攜帶4枚NSM;EH101直升機也可以掛載NSM。
智慧型導引系統 射後不理
NSM為射後不理(fire-and-forget)的次音速反艦飛彈,前端的半透明外罩內裝有高解析度智慧型影像紅外線尋標器(I3R),內含高解析度的紅外線熱成像裝置。該裝置除可以獲取影像,還能自動分辨目標及誘餌,同時反制紅外線或雷射干擾。此外,NSM可以藉由導航系統內的三維地貌影像來進行比對,並按照預設航道攻擊海面或地面目標。當攻擊固定目標時,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修正。
NSM脫離發射箱時,彈翼會自動展開,由尾部加力段助推升空,並啟動渦輪發動機進行次音速飛行。NSM彈體下方有附加進氣口,可以提供渦輪發動機充足的新鮮空氣燃燒,其最特殊之處,在接近目標時以距離海面5至10公尺的高度飛行,並自動進行多次高G的機動程序連續閃避。末端飛行採用俯衝或平飛路徑,讓敵方的近迫武器系統難以攔截,較現役的次音速反艦飛彈更具自主性。因此,NSM不只是反艦飛彈而已,應該被視為智慧型的無人載具(UAV)。
NSM於 2004年6月首度試射成功,射程超過140公里;2005年6月在法國試射,NSM完成數次的機動程序並成功命中海面靶艦;2008年5月在美國西岸進行試射,NSM發射失誤未能點火升空;2009年1月31日在美國境內再度試射,NSM完成機動程序後成功命中海面靶艦。2016年5月30日,挪威海軍盾級(Skjold class)飛彈快艇風暴號在諾德蘭縣最北端海域成功試射最新型海軍打擊飛彈(NSM),並成功命中岸上目標。該飛彈由美國與挪威聯合研發的第5代反艦飛彈,證明NSM具備對岸精確打擊能力。
挪威海軍現役的6艘210(Ula,烏拉級)潛艦,將可以攜帶4至6枚潛射型NSM;盾牌級高速飛彈快艇(Skjold)可以攜帶8枚NSM;而挪威海軍最新服役的南森級巡防艦(Fridjof Nansen Class)也可以攜帶8枚NSM。挪威陸軍則以卡車(裝載4至6枚)或Bv-206車輛(裝載2枚)作為陸基型NSM的載具。目前,挪威軍方將採購120枚艦射型、60枚潛射型和100枚空射型。
後續改良 提高對地攻擊能力
2008年12月30日康斯堡防務航太公司獲得波蘭國防部採購NSM的合約,總值約1.16億美元。該合約還要求康斯堡防務航太公司提供NSM的彈體、導引和控制系統,其餘的雷達系統、通信系統和車載發射架將由波蘭分包商來提供。
目前,NSM正進行後續改良,提高對地攻擊能力是改良的重點。未來,將增加雙向高速資料鏈(UHF),讓NSM能將尋標器所獲取的目標影像傳回戰機或發射台,以便飛行員及操作人員能迅速確認或是更換目標。美軍濱海戰鬥艦(LCS-2)也曾將NSM和魚叉反艦飛彈(RGM-84 Harpoon)一同評比,以選出適合的武裝系統。雷神與康士伯2015年達成協議,合作爭取美國海軍的新反艦飛彈標案。當時競爭對手包括波音的次世代增程型魚叉飛彈(Harpoon Block II+ ER),以及洛克希德馬丁的長程反艦飛彈(LRASM);不過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變更需求,甚至要求不須有網路智能化武器(NEW)和全天候作戰能力,最後波音和洛馬相繼退出,使NSM成為該標案唯一的競爭者。
將成美LCS主力反艦武器
2018年5月,雷神與挪威康斯堡公司合作的匿蹤次音速反艦飛彈─「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NSM),已在近岸作戰艦(LCS)的「超視距武器系統(OTH-WS)」測試成功,將成為美國LCS的主力反艦武器。
目前廠商正執行首階段研究與發展合約,價值約1480萬美元,將製造10餘枚配備單一射控套件的封裝飛彈,出廠時便密封於發射箱中,若測試、性能等皆完全符合美國海軍需求,合約總價值可望達8.48億美元。2017年2月13日,德國國防部正式宣佈,購買挪威NSM反艦飛彈來裝備德國海軍艦艇(合約價值約8.951億英鎊)而澳大利亞、芬蘭、德國、希臘、新加坡、土耳其、英國都對NSM表現出濃厚興趣,是否進行採購,後續值得觀察。
非常輕,非常先進,但是火藥量不足,想要成為航母殺手只能一發入魂打進艦橋,但是次音速很難閃過近迫防禦系統,即使10公里以內(肉眼)才被發現也很難衝破防線,要以量取勝
豪哥大 worte:
反艦飛彈技術是美國的弱項,更保護不了一艘孤伶伶的母艦
一顆潛射鷹擊-18就能打趴那艘近岸作戰艦(LCS)
反艦飛彈技術落後... 那請問美國怎掌握海洋?
你有沒點常識? 難道美國都用空對空飛彈打海上艦艇?

反艦飛彈不行.... 敵人自然不怕被接近..
不用反艦飛彈打敵船 要不要用艦砲來轟? 還是乾脆用戰機機槍來掃射?

美國各式飛彈技術都很強 為什麼反艦飛彈技術很糟?
哪項基礎科技美國不行?
中國飛彈技術好強 請問成績在哪? 戰果何在?
巴鐵為什麼用AIM-120打下印度的米格機? 不是用PL-12這種垃圾?
因為人家腦袋還算清醒 知道關鍵時刻 可靠的東西比吹的東西來得有用...

用吹的就可以好強 你也有點水平好嗎?

潛射鷹擊? 你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 打鬼啊?

全世界都知道魚叉飛彈是反艦飛彈霸主..
只有中國網軍認為美國的技術好爛....

美國海軍沒什麼了不起 一款魚叉飛彈打遍天下...
中國海軍又強又猛 什麼YG飛彈搞了N代 一隻貓的戰果都沒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