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迅聯專案」 涉台美聯戰資料鏈整合

中科院「迅聯專案」希望研發海軍新一代的戰鬥系統,但是因進度落後,研發預算今年即遭遭到立法院凍結,累及新一代巡防艦原型艦也因此延遲。

代號「迅聯專案」的海軍新一代的戰鬥系統,是由中科院整合3D相位陣列雷達、電子反制與聲納系統,以及對美採購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號稱是國人自製的新一代艦載戰鬥系統,專案所需經費由軍備局科學研究預算編列支應。

這項系統希望透過海軍現有「聯成」資料鏈路系統取得聯合作戰資訊,呈現在共同戰術圖像中,並可接受聯合作戰中心的指揮,執行聯合作戰任務。但系統涉及雷達與發射系統研發及整合,其中更涉美台聯合作戰戰術資料鏈,整合難度高
中科院「迅聯專案」 涉台美聯戰資料鏈整合
--------------------------------------------------
這個感覺會不會以後美軍也可以操控台灣飛彈進行鎖定,基本上未來戰爭應該就是A看B打,變成只要同盟任一雷達偵測到,例如F35前觀偵測到,台灣飛彈發射車就可以鎖定目標進行攻擊。
2019-09-14 13:14 發佈
alexlin1 wrote:
中科院「迅聯專案」希...(恕刪)


聯合報?

我是覺得看看就好,聯合報屢次對台灣的指管系統軟硬體的訊息,做出奇怪的報導。

這個新聞很奇怪。資料鍊的軟體整合在10年前就做過了,這部分有什麼難度?想不懂。

台灣的衡山指揮所,海軍、空軍都有資料鍊與圖資,不一定是美軍的Link-16但是最終的資料軟體已經是整合完畢。

聯合報已經錯誤過了,現在又報導這段奇怪的東西。。

當年紀德艦進來之後,台灣也花了一筆錢併在博勝案裡面。這個資料最後也併入台灣的戰情圖資裡面。

海軍三代艦如果沒有拿到link-16,那就繼續用以前的模式。台灣海軍系統,海軍是大成系統,升級為聯成系統,這樣一路併過來的。

而美軍的硬體軟體部分的確是自成一個體系,但是這不影響資料軟體合併。

而且這部分在戰時應該可以連結美軍的硬體,這就是美軍維持這套系統的用意。而資料整合這部分在以前就做過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