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新重直合同敲定

中俄新重直合同敲定

在正在火熱進行的莫斯科航展上,中俄兩國合作開發的重型直升機項目已經簽署了最終合同。據公開的報道顯示,兩國決定聯合開發一款40噸級重型直升機,載重量超過15噸,其中俄羅斯將負責提供直升機的發動機和傳統系統,而我方則提供主要資金和負責包括電子系統、碳纖維材料等其他重要部件的研發生產。按照計劃,這款新式重直項目最終將在國內落地生產,據悉我們對這款飛機的需要至少要超過200架。中俄新重直合同敲定
2019-08-30 19: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中俄
軍事專家表示,關於重型直升機的合作在過去幾年中可以說是一波三折,甚至在幾個月之前兩國仍然在就這款直升機采用的發動機存在分歧。對我們而言,新重直可以采用烏克蘭生產的D-136改進型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目前是俄羅斯米26直升機的動力系統。此前長期與烏克蘭保持發動了領域的合作,采購D136發動機不僅能夠降低成本提高項目的成功機率,甚至增加在未來由國內掌握這款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可能。


而在俄羅斯方面看來,采用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可能出現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因為俄羅斯在最近幾年來一直和烏克蘭關系惡劣,烏方已經停止了與俄羅斯全部的軍事合作。俄方更傾向於為新重直裝備俄羅斯最新開發的D-12V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性能指標比D136更加強大,但最大的問題是這款發動機的研發工作仍未完成,而且其可靠性缺乏驗證。


兩國簽署最終的協議,說明雙方已經就發動機問題達成一致,這對於盡快開始重直項目的研發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已經能夠建造10噸級通用直升機和6噸級輕型直升機,在重直項目成熟後將擁有較為完善的直升機研發生產體系。軍事專家表示,載重量15噸的重直對於軍方來說能夠扮演重要角色,海軍的航母、兩棲艦都是重直表演的舞臺,而在陸軍方面,重直也可以懸掛裝甲車和輕型火炮實現機動部署,而搭載大批特戰隊員進行敵後機降作戰也具有極大的威懾意義。
話說不知道為什麼老共一直沒有引進米28這款重型武直,這款武直是我最喜歡的一款,貌似一直以來老共只引進過老俄的運輸直升機跟艦載反潛直升機,沒有引進過武裝攻擊直升機,很希望老共引進米28這款重型武直,暴力美學,非常喜歡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話說不知道為什麼老共...(恕刪)

口嫌體正直
邊講自主研發,國防工業自主,邊嫌俄羅斯的武器落後不堪
回過頭換個嘴臉要俄羅斯乾爹多賣點先進武器給你們
嘖嘖,真是一副下流五毛嘴臉
反正武直再怎麼搞也就那樣,這個引進不會影響什麼,但戰機就不一樣了,主力裝備必須要自己研發自己搞
Daniel Wen wrote:
口嫌體正直邊講自主研...(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反正武直再怎麼搞也就...(恕刪)


呵呵,你喜歡怎樣講都行
都有號稱牆內無敵的煎餅20還老想買被你們嫌到臭酸的輸57
這就是主力裝備必須要自己研發自己搞
要不,這次也整條產線買回來,要搞"自主研發"也比較方便
口嫌體正直,這就是大國智慧?
OK。你說的對極了,這樣可以嗎?
現在是俄國極力推銷蘇57喔,老共又沒說要買,不過買幾十架玩玩是可以啦,老美如果f35肯賣老共的話,我相信老共也會買幾十架玩玩的,這樣還可以快速平衡貿易逆差,下次談判就應該這麼懟老美,看川普怎麼講
Daniel Wen wrote:
呵呵,你喜歡怎樣講都...(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現在是俄國極力推銷蘇57...(恕刪)


你們五毛說話真有彈性呀,還是要說愛狡辯呢?
一下買SU-35又說打不贏J-10。一下為了F-16V要買個66架SU-57
哪來那麼多麻煩,買就買,仿就彷,會賣給中國的早就知道會被仿製

中國自製的不靠譜,要用外購的補強戰力,又怎樣?
全天下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就你們老死皮賴臉吹自主開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