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全新八輪甲車,國防工業展公開亮相

台灣全新八輪甲車,國防工業展公開亮相

兩年一度的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15日至17日在世貿中心展覽一館登場,中科院及軍備局將展出多項研發成果;其中,「八輪甲車M2樣車」在軍備局第209廠結合第202廠、第401廠及工研院等單位努力下完成,將成為國防工業展的矚目焦點。
台灣全新八輪甲車,國防工業展公開亮相
八輪甲車M2樣車在武器系統方面,採用81公厘車裝迫砲系統,該車設計水平開艙,可快速完成迫砲射擊準備;另有環周監控螢幕,可輔助閉艙駕駛掌握戰場狀況,並具備熱顯像感測,以提升夜間作戰效能。

八輪甲車M2樣車在外觀部分,採流線化設計,側邊裝甲從原本水平改為傾斜,提升抗彈能力,操控性能也較前一代大幅提升,將原本四輪轉向進化至六輪轉向,讓迴轉半徑由原本11公尺縮小為9公尺;引擎沿用前代,全新設計傳動軸,結構更為精簡,讓動力輸出更有效率。
---------------------
新版雲豹八輪甲車M2樣車帥氣登場,特別是裝甲外型設計十分洗練,加上台灣可完全自製陶瓷裝甲板,技術已全面趕上週邊國家甲車水準。
2019-08-11 19:36 發佈
這種高機動甲車在城鎮作戰中將會是偷渡來台解放軍的恐怖夢靨
alexlin1 worte:
兩年一度的臺北國際航...(恕刪)


希望衍生出反裝甲(配備標槍)防空(配備刺針)等類型,有效阻絕共軍進犯~
之前有看到新聞~
提到台灣的陶瓷裝甲做得不差!!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麼好用...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自製的好,後面還可以魔改各種用途的衍生車系
價格也不會被開天價,可以買好買滿
alexlin1 worte:
兩年一度的臺北國際航...(恕刪)

側面裝甲看起來不夠斜啊!
提升抗彈能力有限。

是說這部車方正構型都覺得很大一隻,
傾斜裝甲會陷入兩難。

只是不太清楚為何這種車型要配迫砲,
而且那個迫砲口徑實在不大,
是有經過自動化優化還是怎樣,
看起來不太中用啊~
iguarantee worte:
側面裝甲看起來不夠斜啊!
提升抗彈能力有限。...(恕刪)


用斜面提昇抗彈性能算二戰思惟了, 豹二砲塔乾脆作垂直的, 也沒人說什麼啊.

這種<30噸的裝甲車, 正面能擋30mm穿甲彈, 側面能擋12.7mm穿甲彈就很偷笑了, 其他的就別想太多了.

迫砲是步兵砲, 一分鐘打個十幾二十發到步兵連頭上, 步兵就慘兮兮了. 就算超土豪的美軍, 迫砲一樣是標配, 別小看這個老東西.

除了40mm榴彈、30mm鍊砲、81、120迫砲車和計劃中的105突擊砲外。生產數量應該要更多些

目前陸軍的非MBT的裝甲運兵車有CM21(1000輛)+M113A1(675輛)和V150(300輛)總計將近2000輛的裝甲兵車。目前CM32+CM33生產了368輛,加上284輛的CM34(30mm鍊砲)也不過600多輛,大約只有目前裝甲運兵車數量的1/3。雖然國軍的軍員數精簡了不少,但現代步兵機動化是很重要的一環,600多輛似乎還是不太夠
harker633 worte:
CM32+CM33生產了368輛,加上284輛的CM34(30mm鍊砲)也不過600多輛,大約只有目前裝甲運兵車數量的1/3。雖然國軍的軍員數精簡了不少,但現代步兵機動化是很重要的一環,600多輛似乎還是不太夠...(恕刪)


答案你自己也說了, 600多輛只包含了指揮車, 40mm榴彈的CM33(APC?), 30mm鏈砲的CM34(IFV), 迫砲車, 大砲貓都還沒列入. 後面還會繼續造. 總不能造個幾年全部造完, 然後團隊就地解散吧.

看來履帶裝甲車是放生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