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 朱明 ( 嗯 參考看看 )
據指出,代號「定海計劃」的天劍二艦射型防空飛彈系統(海劍二)已研發多年,2014年7月完成首次試射成功後,因為一些技術難關(海面低空作戰時,鎖定目標時容易受到海面反射雜波的干擾,經多次測試已克服干擾)以及配合與MK-41垂直發射系統、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的系統整合工程,原規劃在2020年底可進行量產計畫延後到2022年,而且改為先由量產型沱江艦進行測試後,待沱江艦測試結果,視其各項作戰測試數據後,再決定下一步裝在海軍康定級(拉法葉)軍艦上,以增加該艦的防空作戰能量。
海劍二在沱江艦上測試 結合主動式相列雷達提升偵蒐
據了解,由於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未來將會成為沱江艦、康定級(拉法葉)軍艦以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制式裝備,將會採用獨立發射箱和安裝在MK-41垂直發射系統內的兩種模式;經海軍檢視委中科院的計劃,加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多項系統尚未完成,因此決定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先在量產型沱江艦上進行各項測試。因主動式(AESA)相列雷達已成為未來的主流,目前國內已有設計並製造AESA相列雷達的能量,海軍希望中科院在研發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的同時,能結合國內主動式(AESA)的製造的能量,不是使用現有的被動式相列雷達,全面提升海軍在雷達偵蒐的能量。
下圖為中科院AESA T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