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介紹一下登陸作戰的故事

1942年迪耶普奇襲戰

1942年春,戰爭形勢對同盟國極為不利: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佔領了整個西歐並侵入蘇聯腹地;北非戰場上,德軍逼近埃及;太平洋戰場上,日本佔領了整個東南亞。但此時英國做的僅僅是同納粹德國隔着英吉利海峽對峙,斯大林要求丘吉爾立即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緩解蘇聯的壓力。

然而,這時的英國和美國還不具備大規模登陸的實力。受形勢所迫,丘吉爾決定於1942年在法國沿岸某處發動一次奇襲。以吸引德軍的注意力,緩解東線壓力,同時也希望通過實戰試驗新裝備,獲取兩棲登陸作戰經驗。

這次代號為「慶典」的奇襲行動選在了法國港口小鎮迪耶普(Dieppe)。迪耶普處於英吉利海峽最窄處,進攻路線短,而且處於皇家空軍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內。這次作戰的直接目標是摧毀德軍的防禦工事並抓獲一些俘虜,獲取軍事情報。

登陸部隊總兵力6100多人,包括4963名加軍官兵、1000名英軍敢死隊員和50名美軍觀察員。皇家空軍抽調了74個飛行中隊為此次行動提供空中支援,其中66個為戰鬥機中隊。加拿大第2步兵師師長J•H•羅伯特少將負責統一指揮。

按照行動計劃,加軍和英軍首先在迪耶普東西兩側的4個地點登陸,摧毀那裏的德軍炮兵陣地。在發起側翼進攻半小時後,加軍2個步兵團和1個坦克團將在迪耶普海灘登陸。

8月18日深夜,加軍和英軍進攻部隊乘上登陸艦艇,同其他護航艦隻一道,駛向迪耶普。8月19日清晨,準備衝擊灘頭的英軍登陸艇意外地遭遇了一隊德軍巡邏艇。雙方交火聲驚動了德軍守衛部隊,「慶典」行動的突然性已不復存在。

英軍第3敢死隊乘坐的登陸艇遭到德軍炮火的致命打擊,所有登陸艇都被擊沉。最後20多名落水的敢死隊員仍然奮力游上岸,並沖至距離德軍炮兵陣地不足100米處,用司登式衝鋒鎗與德軍炮兵展開激戰,使之無暇顧及迪耶普灘頭。這些敢死隊員堅持戰鬥了兩個半小時,最後得到其他部隊登陸艇的接應安全撤離。

進攻東側德軍另一據點普伊斯的加拿大皇家步兵團更是遭遇了滅頂之災。普伊斯兩側都是懸崖,海灘面積狹窄,完全處於德軍火力控制之下。加軍惟一的獲勝希望就是趁着夜色發動奇襲,但由於行動拖延,登陸時天已經亮了。早有準備的德軍居高臨下,用機槍瘋狂掃射,加軍傷亡慘重,220人陣亡。殘餘的加軍難以撤回登陸艇,最後全部投降。

相比之下,摧毀西側炮兵陣地的戰鬥顯得十分順利。英軍第4敢死隊迅速登陸並一舉搗毀了德軍的炮兵陣地,撤退時還放火燒毀了一個德軍彈藥庫。在另一處登陸的加拿大軍還順利突破了德軍在塞斯河的防線,向內陸挺進。後因遭遇大批德軍阻擊被迫撤回。

此時,在驅逐艦上指揮作戰的羅伯特少將對東側登陸失利一無所知。英軍艦艇釋放的煙幕在掩護登陸艇免遭德軍炮擊的同時,也遮住了英軍自己的視線,根本無法看清海灘上的情況。由於登陸的通訊兵非死即傷,直到羅伯特少將下令對迪耶普發起總攻後,「凱爾普」號驅逐艦才收到了從普伊斯海灘發回的第一份電報,電文是:「看在上帝的分上,救救我們!」但此時,登陸的主力部隊早已乘坐登陸艇駛向整個行動最主要的目標——迪耶普海灘。


迪耶普是著名的法國度假聖地,不過此刻迎接這些加拿大人的不是香檳和美食,而是密集的炮火。德軍的岸炮、反坦克炮、迫擊炮和輕重機槍一起向加軍登陸艇開火,彈片和子彈打着艇殼叮噹作響。8月19日5點30分,當第1艘登陸艇靠岸並放下跳板後,一場屠殺就此開始。第一批加軍士兵剛剛跳入海水中,就被炮彈和子彈擊倒,只有少數人僥倖衝到了海堤附近。第二批到達的登陸艇放下跳板,前幾排人轉瞬間被掃倒,後邊的見狀嚇得蜷縮在登陸艇里。軍官只好用槍逼着他們衝出登陸艇。上岸後不到三分鐘,大部分官兵就倒在了血泊中,剩下的人在通過德軍火力區後到達海堤附近。但海堤有10英尺高,頂部設有鐵絲網,被德軍機槍徹底封鎖。被壓制在海堤下的加軍還不斷遭到德軍迫擊炮的轟擊。

在無比絕望中,一名年輕的加軍士兵爬上了海堤,全然不顧德軍的機槍掃射,一邊怒吼着,一邊用手中的衝鋒鎗朝德軍開火,他很快就被一排機槍子彈掀翻在地。一名加軍中尉想爬上的懸崖,離開危險的海灘。在攀登到80英尺高時,這名中尉精疲力竭,一名德軍狙擊手抬手一槍,這名中尉顫動了一下,跌下了懸崖。

在海灘西端登陸的皇家漢密爾頓團的情況稍好一些,他們衝進了一家毗鄰海邊的娛樂場,與德軍逐屋爭奪。1個多小時後,該團佔領了整個娛樂場,並從此處突破,攻入迪耶普鎮,與德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緊跟着兩個步兵團登陸的加軍坦克團也遭遇了厄運。他們裝備的27輛首次參戰的「丘吉爾」型坦克表現極不理想,有幾輛剛剛登陸就失去了機動能力。其他的也即刻成為德軍反坦克炮的目標,僅有15輛「丘吉爾」型坦克通過工兵炸開的一段海堤開入了迪耶普鎮。巷戰中,「丘吉爾」坦克接連被德軍「鐵拳」反坦克火箭擊中。最後只剩下不到10輛返回海灘,掩護步兵撤退。

最後一支預備隊投入戰鬥

早上7點,羅伯特少將得知加軍一部已經攻入了迪耶普鎮,就誤以為加軍已經控制了整個灘頭陣地,於是下令讓預備隊蒙大拿皇家燧發槍團登陸增援。該團剛一登陸便遭遇了相同的命運。大部分人被德軍炮火壓制在灘頭,只有一個排衝進了迪耶普鎮,彈藥耗盡後被迫投降。

8點半,最後一支預備隊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1突擊隊投入戰鬥。當突擊隊指揮官菲利普斯上校乘着衝鋒舟穿過煙幕,駛到岸邊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燃燒的登陸艇,被擊毀的坦克和遍佈灘頭的屍體。他立即命令部隊返回,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實際上,此次盟軍實施代號為「 慶典」的登陸作戰,投入兵力超過6000多,主要是加拿大,在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隊伍的支援。其目的是奪取和在短暫的時期內保持1個主要港口,既要證明這類行動是可能的,和從俘虜中收集情報和評估材料,同時知道德軍的反應。盟軍也想破壞海防、港口設施和所有的戰略建築物。

但戰績非常糟糕,傷亡巨大,盟軍6086人中一共有3623人在未上岸前被殺、受傷或被俘;盟軍失去了96架飛機,而「納粹德國空軍」損失了48架飛機,同時皇家海軍還損失了33艘登陸艇和1艘驅逐艦。行動最大的敗筆在於行動方沒有預料到,在沒有預先得到空中轟炸或海軍炮火的支援,偵察準備又不足的情況下,正面進攻一個重兵防守的港口有多麼困難,這也為以後盟軍在進行大規模進攻行動時提了一個醒,那就是進攻前要做好充足準備。



2019-06-30 23: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故事

Charlie2020 wrote:
1942年迪耶普奇...(恕刪)


離台灣最近的應該是琉球登陸戰。
21世紀了同志,現在不是二戰時期,二戰時的登陸戰對現在借鑒意義不大
Charlie2020 wrote:
1942年迪耶普奇襲...(恕刪)
從這個故事中,各位同好可以了解一部分軍史,打這場戰,英國居然準備了74個飛機中隊,結果還損失了96架飛機,相當於6個中隊。
但是還是沒有掌握空中的完全優勢。

在此役中,德軍幾乎是以役待勞,雖然兵力沒有英軍多,但是有優勢的地形掩護,與登陸前就得知將有登陸戰發生,及時調兵遣將,將兵力集中在正面阻擋英軍登陸,使登陸作戰完全被控制在海灘灘頭。

中共對台灣的登陸,只有圖中14處海灘可以登陸,一支龐大的登陸艦隊是無法在對海雷達的掃描中消失,這些對海雷達與船舶上的航海雷達是用相同的機制與頻率,基本上整個海上充斥著這種雷達波,每一艘海上航行的船隻都在發射此種航海雷達,因此不可能在戰時用反輻射飛彈全面盲射,進而消除這種掃描海面上的雷達,此外,這種雷達也極端的便宜,許多漁船上都有安裝此種雷達,在戰時要保持對海面的監視,是非常容易達成的目標,也不可能用反輻射作戰來消除這一種雷達。因為消除不完。所以在現代的海上作戰條件中要達成奇襲登陸,根本不可能。所已對台灣的守軍而言只需以役待勞,等待登陸艦隊出航。

台灣海峽的空優問題,中共到底可不可能取得台灣海峽的空優? 台灣的作戰策略很早就對外宣布要保留戰力,此戰力最主要指的是空軍與海軍,因此把1/2以上的防空飛彈與雷達以及1/2以上的戰機在開戰時便隱藏起來,怎麼叫陣都不出來,全部保留到對岸的登陸艦隊出航的那一天。把所有保留下來的防空飛彈與飛機全部用在這個登陸日的早上確保對岸無法擁有完全的空優,讓整個登陸艦隊完全暴露在台灣的空軍與海軍還有岸基反艦飛彈的攻擊中,在短短的4-8小時中,利用台灣中央山脈的3000-3500公尺高的屏障,這種防空飛彈與飛機的數量可以使台灣海峽與台灣周遭的空域完全控制在台灣軍方的手中。也同樣使得中共的登陸艦隊完全暴露在台灣密集的反艦飛彈打擊之中。此種反登陸作為可以確保對岸登陸艦隊將面對巨大的損失,在登陸作戰中無法有效的投射足夠的登陸兵力。

同時,在所有登陸準備區中準備進行登陸轉進的艦隊也將遭受到台灣雷霆2000火箭的密集攻擊。等登陸攻擊批次出現在海面上,台灣的空軍也將傾巢而出,掩護地面的陸航AH-64與AH-1W對接近灘岸8公里的兩棲戰車進行攻擊,然後在接近到6公里由陸基拖式飛彈接手,3公里時由戰車與雲豹甲車接手攻擊。此時台灣的防空飛彈要對飛離海岸線的中共空軍攻擊,台灣空軍要在台灣本土上空以AA飛彈不斷對飛近台海中線的對岸戰機攻擊,使其無暇攻擊台灣地面的戰甲車輛。台灣地面的守軍可以不斷的投入密集的火力防堵對岸的兩棲戰車與傘兵對台進行攻擊。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21世紀了同志,現在不是二戰時期,二戰時的登陸戰對現在借鑒意義不大..(恕刪)


實在不意外這位軍盲的言論。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21世紀了同志,現在...(恕刪)

單純分享,不用對號入座!
迪耶普能总结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分兵四路,有一路上陆打了一趟酱油自己回去了,一路上陆猛打最后遇到德军支援部队跑了因为没有重武器。
剩下的登陆点地形都不行,滩头很窄,上岸就得爬悬崖。因为地形,德军依靠悬崖修建工事,英军被压制并拖在滩头上。因为悬崖的存在,这个位置不适合重装部队登陆。
各自为战,没有相互配合。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6%B3%95%E5%9B%BD%E8%BF%AA%E8%80%B6%E6%99%AE%E9%82%AE%E6%94%BF%E7%BC%96%E7%A0%81:+76200/@49.9200452,1.0484701,9119m/data=!3m1!1e3!4m5!3m4!1s0x47e0a207670619f9:0xaea20a3d78418545!8m2!3d49.922992!4d1.077483
8月18日深夜,加军和英军进攻部队乘上登陆舰艇,同其他护航舰只一道,驶向迪耶普。8月19日清晨,准备冲击滩头的英军登陆艇意外地遭遇了一队德军巡逻艇。双方交火声惊动了德军守卫部队,“庆典”行动的突然性已不复存在。
传统型的坦克在登陆行动中非常笨拙,难以发挥应有的威力。
没能建立登陆点



最后,加里波第,迪普耶,安琪奥,看来登陆失败总和丘吉尔同志大有关联。

Charlie2020 wrote:
實在不意外這位軍盲...(恕刪)


兩者言論實在看不出誰才是軍盲.都什麼時代還拿兩戰來講.都完全忽略這些年武器系統的進步

對戰爭的影響

好圖狼 wrote:
兩者言論實在看不出...(恕刪)


是啊,火力進步,不影響兩棲登陸
射程進步不影響兩棲登陸
就是在現代武器火力下,兩棲登陸愈困難,只有五毛腦中有毛,唬爛成毛

好圖狼 wrote:
兩者言論實在看不出誰才是軍盲.都什麼時代還拿兩戰來講.都完全忽略這些年武器系統的進步
對戰爭的影響


閣下實在是01裡頭的一股清流

口條簡單、清爽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