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銳捷專案」以近800億元新台幣採購108輛與美軍現役同步之全新庫存M1A2艾布蘭(Abrams)戰車,部署於台灣北部;全案分5年執行,預訂於民國113年全數交車。如何充分運用號稱地表最強的M1A2戰車,擴大國軍整體作戰效益,將是引進M1A2戰車後的當務之急。
國軍為何需要M1A2戰車
先看戰車防護力與攻擊力,國軍現役的M60A3戰車與解放軍99式或96式戰車遭遇時,解放軍的主砲可在2000公尺外輕易地破壞我軍戰車之戰力;而我軍需接近到一1500公尺、甚至1000公尺內,才有可能擊毀對方;面對解放軍首波搶灘上岸的05式兩棲突擊車,國軍的M60A3戰車在防護力、攻擊力上,也未必佔到優勢。評估戰車的作戰能力,除了防護力、攻擊力、機動力外,資訊整合能力更是重要的評估項目。M60A3戰車問世近四十年,缺乏「網絡化作戰」能力,相對解放軍的96式戰車已具備戰場自動管理系統。兩軍作戰,硬體戰力的接近平衡是起碼的,國軍換裝防護力、攻擊力、機動力、資訊整合能力強的M1A2戰車是必要的。

▲M1A2戰車已具備「車間資訊互聯系統」(Inter-Veh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VIS),能即時接收或分送戰場資訊,並以戰場共同圖像執行戰場管理。(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台灣的公路橋樑不適合M1A2戰車?
有人質疑,由於M1A2戰車的重量超過60噸,台灣鄉間的有些橋樑因長年受地震影響,將承受不住M1A2戰車的重量。國軍是守勢作戰,上述問題,可藉平時的戰場經營、演訓、及預先規畫相關措施予以克服;當戰爭發生時,國軍戰車可依事前計畫,進入掩體進行戰力保存,或機動進入戰術位置。配合M1A2戰車的建軍,國軍需要:建立M1A2戰車拖板車隊,重整基地通聯道路、集用場、油庫,重整二、三級廠保養維修設施、編裝及能量。
戰場管理、系統整合,將戰力倍數加乘
M1A2戰車已具備「車間資訊互聯系統」(Inter-Veh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VIS),能即時接收或分送戰場資訊,並以戰場共同圖像執行戰場管理。媒體報導,國軍將爭取增購「戰車主動防禦系統」,提昇M1A2戰車防護力,筆者建議再爭取美軍「空地協同作戰系統」,並將「空地協同作戰系統」與「戰車主動防禦系統」整合進「車間資訊互聯系統」,讓M1A2戰車與AH-64E阿帕契戰鬥直升機地空合作,執行完美的地空聯合作戰。並鼓勵陸軍賦予中科院研發M60A3戰車「車間資訊互聯系統」的任務,讓老舊的M60A3戰車接受M1A2戰場管理系統的指揮,配合火力強大的M1A2戰車協同作戰,讓國軍新、舊裝備整合運用,發揮最大的整體作戰效益。
----------------------------------------------------------------------
未來戰爭的確是需要訊息整合! 最後進化到單兵也能掌握敵情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