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日至4月12日,美菲兩國共同舉行一年一度的「肩並肩」(Balikatan)演習,美國派出一艘至少搭載10架F-35B戰機的兩棲攻擊艦黃蜂號(USS Wasp),首度參演,大出鋒頭,展現軍事實力。
黃蜂號形同輕型航母,而F-35戰機被命名為「閃電II型」(Lightning II)。這兩者的結合組成了「閃電航母」的作戰方式,而這樣的新穎概念也在這次的演習中進行試驗。
軍事專家指出,輕型航母搭載可短距離或垂直起降的F-35戰機,理論上可在低端衝突中承擔作戰任務,進而空出超級航母來因應中俄等高端威脅,或大幅提升航母的戰力。
搭載F-35戰機的黃蜂號最近在南海黃岩島附近海域進行演習。該艦先前也多次航行南海,以行使其自由航行權。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上月底指出,美軍陸戰隊多年來一直在認真考慮將兩棲攻擊艦改造成輕型航母,而「黃蜂號」搭載的短垂起降戰機數量幾乎是普通攻擊艦搭載數量的兩倍,如今正協助證明此一作戰理念。
2003年,美國領頭攻打伊拉克的行動中,為支援聯軍突襲,4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曾各搭載了多達20架AV-8B短垂起降戰機。
隨著美軍陸戰隊開始用F-35B隱身短垂戰機取代老式的AV-8B和F/A-18C/D「大黃蜂」噴射戰機,美軍規劃人員捨棄「鷂式航母」概念,將其重新命名為「閃電航母」。一些海軍專家則把搭載「鷂」式和「閃電」戰機的航母稱為「輕型航母」。
兩棲攻擊艦理論上可搭載16至20架F-35戰機,航程也受到限制。相較之下,超級航母則可搭載超過75架。
美軍陸戰隊表示,儘管兩棲攻擊艦永遠無法取代超級航母,但如果應用得宜的話,能發揮補充的效果,「閃電航母」充分利用兩棲攻擊艦作為海上基地的優點,為海軍和聯合部隊提供重要的進入、集結和打擊能力。
(自由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