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18日,巴基斯坦軍方公佈了兩周前印巴大空戰的一批最新物證,其中包括印軍戰機入侵時所攜帶的全部四枚導彈,這些俄式空對空導彈已被摔成零件狀態,但卻整整齊齊一發不少全部被巴方撿回。
印巴雙方均聲稱在這次空戰中擊落對方戰機,但真相顯然只有一個:印軍米格戰機越境後尚未來得及發射任何導彈就遭巴軍擊落!
印巴比拼撿殘骸
2月26-27日,由於印度空軍越境偷襲巴基斯坦,巴方出動機群進行報復,雙方三十多架戰機在喀什米爾爆發罕見的大空戰,包括巴軍的梟龍、F-16戰機以及印軍的蘇-30戰機、米格-21戰機和幻影2000戰機。
巴軍機群大玩設伏戰術,成功誘使一架印軍米格-21戰機越境並當場將其打落,飛行員阿比中校被生俘,殘骸也全部墜毀在巴方一側。
人贓俱獲的戰果,使得巴方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盡占上風。然而,事發後印軍卻開動宣傳手段,堅稱阿比中校中彈跳傘前也用米格擊落巴軍一架F-16D戰機,並高舉疑似巴方戰機發射的導彈殘骸,控訴巴方違規使用美制AIM-120空對空導彈。
巴軍也以牙還牙,開始拿殘骸說話。3月10日,巴方先公佈了一具印軍R-73空對空導彈的紅外制導部件。18日,巴軍終於把印軍戰機墜毀現場的全部殘骸都撿回,米格機攜帶的的四枚俄制空對空導彈一發不少,仿佛在嘲笑印軍杜撰的戰果!
印機一彈未發遭打爆
這批殘骸包括2枚用於近距離格鬥的俄式R-73空對空導彈,以及2枚用於超視距接戰的俄式R-77空對空導彈。
其中,紅外線制導的R-73空對空導彈具有40~60度的超寬離軸發射角,印軍米格-21戰機改裝頭盔瞄準具後,可在更大範圍鎖定敵機攻擊;雷達制導的R-77空對空導彈則能擊落80~100公里外的敵機,是目前俄軍蘇-30/蘇-35戰機的標配武器,印度對自家的老式米格-21升級改造,也具備了這種能力。
不過,這些精銳的俄制導彈都隨著印軍墜毀的米格-21戰機摔成了零件狀態。R-73導彈的彈體仍然留在戰機掛架上,紅外部件被摔斷掉在米格機的機頭附近,感測器側面還噴塗了“請勿觸摸”英文字樣。
R-77導彈特有的格柵彈翼也扭曲成麻花狀,裝有推進劑的發動機艙和裝有炸藥的彈頭各自解體散落一地。
印軍米格-21戰機出戰時採用最典型的武器組合是2枚近程格鬥彈外加2枚中距空對空導彈。根據巴軍回收的殘骸,被擊落的印軍米格連同4枚導彈全部在墜機現場尋獲,說明這架印軍戰機甚至沒有來得及開火發射一枚導彈,就已經被巴軍戰機命中狙殺,根本不存在所謂先手擊落巴軍F-16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