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日本打臉小英? 謝長廷:不具名報導都是捕風捉影

以下是自由時報的報導:
------------------------------------------------------
日本打臉小英? 謝長廷:不具名報導都是捕風捉影
2019-03-05 20:17

駐日代表謝長廷5日針對部分台灣媒體報導台日安保對話議題時引用「外務省相關人士」說法,強調不具名的發言都是捕風捉影。(資料照,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代表謝長廷5日針對部分台灣媒體報導台日安保對話議題時引用「外務省相關人士」說法,強調不具名的發言都是捕風捉影。(資料照,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五日報導〕部分台媒以不具名的「外務省相關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不考慮與台灣當局進行安全保障領域對話。對此,駐日代表謝長廷5日表示,不具名的發言都是捕風捉影。

謝長廷今天出席「2019東京國際食品展」台灣館開幕典禮,在會場外接受本報採訪,對於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產經新聞專訪,公開表示希望與日本政府直接進行安全對話一事,謝長廷表示,台灣與日本的安保合作不只是台灣的利益,也是日本的利益。

他指出,現在外界有些誤解,認為日本到現在為止沒有做,是因為顧慮中國的壓力,但很多消息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

謝長廷指出,依他的了解,其實美國和日本的顧慮都一樣,如果跟台灣的合作,秘密會不會外洩?

他說,台灣常有國防相關或軍方將領去中國,也有洩密的記錄。其實日本有些擔心,但他們不願意講,這是他私下的了解,所以我們要更強化自己的保密措施。

部分台媒以沒具名的「外務省相關人士」說法做報導,內容卻和中共黨營媒體環球時報如出一徹,環球時報鷹派色彩濃厚,例如台灣故宮國寶「顏真卿祭姪文稿」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時,環時也曾煽風點火批判東博沒有特別保護文物的措施,現在國寶已平安返台,環時卻支字未提。台灣的統媒與中共黨媒經常一搭一唱,恐怕不是單純只為新聞搶快而已。

環時的報導標榜「外務省獨家回應」,表示日本政府不考慮與台灣就安全保障領域對話,台灣的聯合報除了發話來源為「外務省相關人士」之外,其他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中國時報電子報同樣內容的報導,刻意使用外務大臣照片以加強新聞張力,雖然標示內容引用環時報導,但用的照片卻是前任外相岸田文雄,而非現任河野太郎。

對於媒體用不具名的方式報導,謝長廷表示,要看說話的是哪一位,日本外務省的誰、有沒有代表性、層級有多高?還是說外務省的一個職員。謝長廷說,台灣外交部也有很多人,光是駐日代表處就有一百多人,他反問,一個人的講話就能代表外交部嗎?如果不具名的,這都是捕風捉影。

日本NHK新聞4日才以半小時新聞特集追查前大阪處長蘇啟誠輕生原因,點出台灣受到假消息影響極深,蘇啟誠的家屬也發表聲明呼籲包括媒體在內的各界,在未查明真相的情況下,不要輕易相信或擴散,或是利用假新聞謀取自己的利益或譁眾取寵。但這項呼籲恐怕效果不大。

日本打臉小英? 謝長廷:不具名報導都是捕風捉影
駐日代表謝長廷5日針對部分台灣媒體報導台日安保對話議題時引用「外務省相關人士」說法,強調不具名的發言都是捕風捉影。(資料照,記者林翠儀攝)

日本打臉小英? 謝長廷:不具名報導都是捕風捉影
中國環球時報「原版」報導。(取自網路)

日本打臉小英? 謝長廷:不具名報導都是捕風捉影
中國時報電子報引述中國環球時報報導,只稱「日本外務省」回應,用的卻是前任外相岸田文雄的照片。(取自網路)

日本打臉小英? 謝長廷:不具名報導都是捕風捉影
聯合報以沒具名的「外務省相關人士」說法報導,內容與環時如出一轍。(取自網路)
2019-03-05 20: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日本 謝長廷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自由時報的報...(恕刪)

果然又是有心泡製的假新聞! 利用不同語言翻譯必然產生的 '語意差' 空間, 攢唆製造 '莫須有' 的破壞與離間。 以下是自由時報的報導:
------------------------------------------------------
日方「不考慮」與台安保對話?中研院副研究員爆翻譯有誤...
2019-03-06 11: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2日頭版刊登蔡英文總統的獨家專訪,蔡總統盼能在安全保障問題和網路攻擊等議題上與日本政府直接對話,合抗中國威脅,不過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指出,日本外務省對此回應:「不考慮」,引發討論,有台灣學者表示,《環球時報》的翻譯並不準確。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副研究員林泉忠在臉書表示,昨(5日)赴《產經新聞》東京本部拜訪,他詢問社方有關蔡英文提出「台日安保合作」議題,是否會給日本首相帶來麻煩?還是在報導前已知會首相?

《產經新聞》對此回應,報社是獨立採編,並無事先知會官府,同時也不覺得會讓安倍首相難堪,甚至可以作爲有利於安倍處理中日關係的一張牌。

而對於《環球時報》的報導,林泉忠指出,在與外務省友人聚餐後,得知日本外務省所謂的「不考慮」回應,其實並不準確,原話是「考えていない」,準確翻譯應是「沒有在考慮」的意思。

「沒在考慮」,意味著當下可能有想到這件事,但還沒進入考慮的範圍內,而「不考慮」則是指知道此事,但從未有這樣的打算,語意上並不相同。
教主果然是知日人士啊..

沒有在考慮代表未來有可能,即滿足了大陸要的也滿足了台灣的需求.

有沒有發現美日一直在玩兩面手法?兩邊都可以拿好處.



giga giga wrote:
而對於《環球時報》的報導,林泉忠指出,在與外務省友人聚餐後,得知日本外務省所謂的「不考慮」回應,其實並不準確,原話是「考えていない」,準確翻譯應是「沒有在考慮」的意思。
...(恕刪)

terrylaw wrote:
有在考慮代表未來有可能,即滿足了大陸要的也滿足了台灣的需求.

有沒有發現美日一直在玩兩面手法?兩邊都可以拿好處人士...(恕刪)

1) 牆國人被修理了, 都習慣稱人為教主嗎?
是「教育強國的救主」之意思嗎?

2) 你到底在說什麼? 看不懂! 要挑撥離間之前可以先把語文表達能力提高至讓人看得懂的程度嗎?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自由时报的报导...(恕刪)


为了“没在考虑”这四个字
搞了这么一大篇,真是蛮辛苦的
可能是怕被日本抛弃吧
其实与其关注不靠谱的安保对话
不如多关注RECP,这个才是致命的
一旦台湾被隔离在RECP之外
不出十年,穷台策略完成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自由時報的報導...(恕刪)


講那麼多來安慰自己...那簡單講,日本有表示歡迎嗎?
沒進入考慮的範圍內, 不就是連進入考慮範圍的資格都沒有, 這種說法感覺更打臉了,

沒有考慮
沒有在考慮
沒有在考慮範圍....
我搞不清楚這三樣有何大差異???

不過朝日新聞"建議"日本政府考慮台日安保對話
這樣就很清楚了,建議當然就是有機會但是現在沒有
慢慢等囉
第一頁回文不妙,目測對大退大C大cm大YC大L大等一眾援軍正在趕來
豪哥大 wrote:
沒有考慮沒有在考慮...(恕刪)

綠綠果然只會這一套

有由中國協商請日本派車接送中國人
即使中國人確實被先行接出機場

但並不是使用中國的車
到了綠媒口裡就永遠變成派車是假新聞
卻絕口不提中國人確實被專車先行送出機場

現在又針對
不考慮
沒有考慮
的翻譯問題跳針說是假新聞
台灣真是沒救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