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文組半桶水老頭個人整理出來的4種PLAAF V.S. ROCAF現役/即將服役的空—空飛彈比較表 (單位都是km):
彈種 最大射程 最大速度 無可逃脫區域
PL12 [70] [4馬赫] [40以內]
TC-2 [60] [4馬赫] [35以內(估計)]
PL-15 [100] [4馬赫] [40以內]
TC-2C [100] [ 6馬赫] [個人推估>40]
由上表明顯可見: PL-15只是因為PLA的火箭燃料燃燒控制技術差, 導致PL-12末速急降, 打不遠, 所以弄出個 '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 的噱頭把燃燒室強制隔成兩部份點火以維持飛彈末速而已, ●只是單純延長PL-12射程,優化彈道而已, 根本沒有提升其速度與不可逃逸區●; 所以 '戰鬥機無可逃脫區域仍與PL-12一模一樣。
反觀ROCAF的TC-2C速度由4馬赫升高為6馬赫, 最大射距也同步提升為100km左右, 代表台灣這款飛彈性能確實顯著提升, 其無可逃脫區域 (國家機密仍未揭露) 推估> 飛行速度只有4馬赫的PL-12與PL-15是很合理的推測!
由以上客觀數據與事實可知: 天劍2C明顯強過厲害國狂吹的霹靂15! 各位同好有何高見? 請理性發言。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文組半桶水老...(恕刪)
這篇說PL-15最大射程達300~400公里




來源
反觀ROCAF的TC-2C速度由4馬赫升高為6馬赫, 最大射距也同步提升為100km左右, 代表台灣這款飛彈性能確實顯著提升, 其無可逃脫區域 (國家機密仍未揭露) 推估> 飛行速度只有4馬赫的PL-12與PL-15是很合理的推測!...(恕刪)
另外雙脈衝設計 好像會在射程末端形成另一個不可逃脫區是嗎...


Silkiller wrote:
這篇說PL-15最大射程達300~400公里...(恕刪)
有沒有吹1,000公里的? 順便拿出來一起解決。
她與PL-12尺寸, 重量都相近, 表示燃料填充量差不多。 告訴我: 那來能量讓PL-12的70公里射程斗然拉長5倍成為傳說中的PL-15之300~400km? 外星人發功隔空傳輸能量嗎?
請注意點基本理化常識, 並用點自己的腦筋想一想。
防空飛彈的無可脫逃區指的是: '空—空飛彈發射出去後,敵方戰鬥機僅憑飛機自身的動能,逃脫不了被擊中的命運' 之範圍。 你發射飛彈時敵機開始反制並高G高速脫離。 兩種同樣以4馬赫均速 (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多只能維持原來的速度) 前進的雷達導引飛彈並不會增長其不可逃脫區 (所以事實上PL-15的不可脫逃區並沒有明顯大於PL-12太多)。 那是因為閃避雷達導引空—空飛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釋放誘餌並同時高G往下做大過載機動, 讓戰鬥機急速俯衝加急轉彎,然後再以大過載將戰鬥機垂直拉起。 一旦飛彈脫鎖, 你維持4馬赫再久也沒用。 你引用的那篇文章根本鬼扯, 把飛彈攻擊戰鬥機當做馬拉松賽跑了。
TC-2C能比TC2,PL-12,PL-15, 增長不可逃逸區的原因在於: 她一開始就能更快速接近獵物; 在同樣的鎖定有效距離條件下她能讓目標的高G大過載機動更難脫鎖, 因此她的不可脫逃範圍圈會加大。
giga giga wrote:
她與PL-12尺寸, 重量都相近, 表示燃料填充量差不多。 告訴我: 那來能量讓PL-12的70公里射程斗然拉長5倍成為傳說中的PL-15之300~400km? 外星人發功隔空傳輸能量嗎?
300到400那個明顯是把殲16掛載那個5米多長的超遠程對空飛彈的型號錯當成PL-15了。
一說是PL-21。
但是,尺寸相近射程大幅增加的例子不是沒有啊。
AIM-7M彈長3.65m,彈徑203mm,彈重230kg,最大射程60。
AIM-120C5彈長差不多,彈徑178mm,彈重150kg左右,最大射程110。
AIM-120D在體積重量幾乎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射程進一步增加到160。
PL12和PL15都是3.8m左右的彈長和203mm彈徑。但是他們是前後兩代飛彈。
目前PL12的實際數據沒有公開,只有多年前外貿版本SD-10A的70km一個數據。
而PL-15連外貿版都還沒推出,目前根本沒有比較可信的數據,各種數字都是推測。
所以,老美可以在體積縮小的情況下,在下代飛彈實現75%到160%的射程提升。
老共就只能在體積相當的條件下,在下代飛彈實現40%的射程提升?
看來這邊不存在“料敵從寬”的問題

mangchaocs wrote:
300到400那個...(恕刪)
你的被迫害 (此處是: 被輕視) 妄想症悲情很嚴重啊! 幹嘛這麼折磨自己硬要來上這個網站而不在你國內自家網站同溫層裏快活? 何苦作繭自縛呢?
告訴我, 大約同尺寸, 同重量, 也沒聽說或看到什麼技術改進, 就只弄出個 '隔離燃燒室二度點火', 已經給她增加40~50%射程估計值, 還有什麼 '沒料敵從寬' 的? 難道要給他加3倍5倍嗎?
至於說仍是4馬赫未予以提升速度估計值,那是因為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本質就是如此, 根本沒有從寬或從嚴的空間。
看來你還搞不懂你家這引擎, 老頭就科普一下。 所謂雙脈衝火箭固體發動機 (真拗口, 牆國人為顯示高大上新, 總弄些看起來很深奧的名稱) 就是: 把燃燒室分隔成兩部份, 分別具有獨立的點火裝置。 第一室 (又一個高大上新的名稱, 叫:脈衝) 裝藥燃燒完畢後,第二個脈衝裝藥可以根據需要適時點火再次工作,為飛行器提供兩次間歇推力。 就只是強迫燃料分兩次燃燒以維持尾速不掉那麼快而已, 根本沒有增加飛彈的初始出力, 當然無法提高飛彈的最高速度。
豪哥大 wrote:
PL-21超遠程空對空飛彈已經是瞠目結舌的東西
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沒辦法塞進殲-20機腹彈艙裡恕刪)
你沒事自己湊上臉來想讓我再打嗎?居然跑來炫耀PL-21這種冷氣房裏想出來——設計目標遠大,執行能力笑話——的垃圾。
好棒棒! 想打敵人預警機與加油機。 問題是: 這些高價值目標戰時都在敵人前鋒戰鬥機後面300公里的後軍裏, 你大母牛憑那一點能與美帝打前鋒的F35或F22打照面而還沒被KO? 又憑那一點你殲20的肥屁股穿過山姆大叔的匿蹤陣而沒被發現? 沒被夾在中層的飛彈卡車們弄死?
就憑那衝壓引擎可憐的2.5馬赫左右速度, 能幹出什麼事? 就是讓你發射了, 各前, 中護衛機也可輕鬆攔截; 讓大母牛連神風特攻隊都當不成。
厲害國很喜歡花大錢搞笑。
是呀! 是瞠目結舌沒錯啊! 是對設計和批准研發製造的人與現實脫節的巨大幅度瞠目結舌哪!
塞不進? 拿老轟六裝著來獻祭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