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鸟2号”正式准备着陆“龙宫”小行星

這個要降落再3乘3平方公尺的面積裡面,大概就是從照片裡面的面積縮小到紅色框框的面積難度不是普通的高

日本“隼鸟2号”正式准备着陆“龙宫”小行星


【共同社2月20日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为使探测器“隼鸟2号”在小行星“龙宫”着陆,20日正式展开数据传送等准备作业。计划21日早晨从目前待命状态的20公里上空开始下降,22日上午着陆。

  “隼鸟2号”力争在3.4亿公里外的小行星上半径3米的范围内实现着陆。当初曾力争寻找100米见方的平坦区域着陆,但由于“龙宫”是散布着很多岩石的地形,因而放弃了原计划。“隼鸟2号”团队副教授津田雄一就改变目标比喻称“就像是从整个甲子园棒球场改为投手丘”。不过由于进行了周全的准备,“将以99%以上的准确率降落在范围内”。

  着陆时间为22日上午8时许,探测器将边确认状况边慎重下降,因此可能错开30分钟左右。

2019-02-21 20:33 發佈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著陸小行星「龍宮」

2019/02/22 PRINTEMAIL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月22日發佈消息,認為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著陸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的小行星「龍宮」。據悉「龍宮」表面散佈著很多岩石,「隼鳥2號」在半徑僅為3米的狹窄區域著陸,採集岩石樣本,停留幾秒後離開。這是自日本第一代「隼鳥號」2005年全球首次嘗試著陸小行星以來,再次發起挑戰。實現了極高精度的著陸,在證明日本技術實力的同時,也向全世界彰顯了日本在小行星探測領域的存在感。




日本「隼鳥2號」著陸小行星「龍宮」的想像圖(JAXA 池下章裕 提供)


小行星上的岩石是保存著太陽系在46億年前誕生時痕跡的「時間膠囊」。「隼鳥2號」將在2019年夏季之前再次挑戰著陸,2020年底返回地球。探究宇宙起源和生命誕生之謎的期待在增強。



「隼鳥2號」于日本時間2月22日早上6點多開始最終下降。在來自地球的指示延遲的最終階段,利用攝像頭和高度表自主行動,最終於22日上午7點50分左右著陸。



「隼鳥2號」在著陸前後根據地形傾斜姿勢,與地球的通信延遲。JAXA根據探測器傳回的少量數據推測出著陸前後的一系列動作。根據機體的速度變化等得出「著陸」的結論。



JAXA還認為「隼鳥2號」成功採集了岩石樣本,最終要在回收倉返回地球之後才能確定是否成功。



「隼鳥2號」是2010年將小行星「係川」的微粒子帶回地球的第一代隼鳥的後繼機型。於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2018年6月到達「龍宮」附近。預計直到返回地球的總事業費約為289億日元。



探測小行星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地球上的生命從哪來」這一人類起源問題。



「龍宮」直徑約為900米,被認為佈滿岩石,這些岩石中含有生命之源的有機物和水分。有一種假説認為小行星衝撞地球帶來了有機物等物質,促使生命誕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散佈著許多小行星,不過「龍宮」位於火星和地球之間,從「龍宮」向地球帶回岩石較為容易,因此將目的地定為「龍宮」。



日本希望向世界彰顯在探究月球、火星及更遠天體方面的技術實力。根據搭載攝像頭的圖像和星星的位置接近遙遠的小行星,並精確著陸。探測程序和經驗將成為日本的優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將被稱為「美國版隼鳥」的小行星探測器「OSIRIS-REx」送往小行星「Bennu」附近。預定2020年採集岩石樣本,2023年返回地球。據稱美方十分關注「隼鳥2號」的情況。
隼鳥2號好棒棒,可以進行太空殖民準備了
月球跟火星比較大還有引力,何時登陸?

豪哥大 wrote:
隼鳥2號好棒棒,可...(恕刪)


都登陸小行星採樣回來了還去登陸月球???
IDF302 wrote:
都登陸小行星採樣回來了還去登陸月球???


2022/12 才去登陸




謠言止於智者 造謠始於腦殘 其實 我只想當個「反腦殘 不反綠」 無奈腦殘多
豪哥大 wrote:
隼鳥2號好棒棒,可以...(恕刪)


日本現在已經和美國合作進行了 先要搞月球太空站 替以後火星探險鋪路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