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22日在华盛顿公布2018世界最新军力平衡报告。专家表示,以舰艇总吨位计算,中国过去四年间建造的海军舰艇的总量接近整个英国皇家海军的规模,且已经超过法国海军规模,中国迅速发展的海军军力正在改变全球海上战略格局。
美国之音23日报导,IISS2018年军力报告对全球171个国家的军力和国防开支进行评估,聚焦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国。
报导引述IISS海军与海上安全问题高级研究员尼克·查尔兹(Nick Childs)说,「2000年到2017年间,以舰艇总吨位计算,中国已建成的潜水艇、驱逐舰、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的总量已经超过亚洲三大主要海军(印度、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国家本身生产舰艇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覷的。现在这种生产的速度愈发加快。」
他说,跟英国比,过去四年来,以总吨位计算,中国下水的舰艇总量非常接近整个英国皇家海军的规模,已经超过法国海军。查尔兹强调,从应对挑战和全球部署来看,英法海军依然是全球主要的海军力量,但中国海军军力的增长显示,全球的海上战略格局正在迅速变化。
据统计,2007到2017十年间,中国海军服役的驱逐舰数量从6艘增加到16艘,护卫舰数量从2艘增加到27艘,轻型护卫舰从0艘增至2017年的37艘,中国海军在2018年还将新增13艘舰艇,舰艇总数量可达93艘。
IISS的报告指出,中国首艘55型驱逐舰的作战能力将令任何北约海军停下来思量。预计中国2018年还将有2至3艘055型飞弹驱逐舰下水。
I查尔兹说,中国的海军发展不仅局限于航空母舰、主要水面战舰和潜水艇的生产,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海上补给系统以及支持保障能力的发展等。他并称,中国正在打造远洋海军的各个方面,虽然中国海军在反潜作战能力和两栖攻击方面还存在弱点,但是,中国正在着手弥补。
不过,报导称中国要在西太平洋上击败美国还没有那么容易。
IISS研究空战的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巴里(Douglas Barries)表示:「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是否出现倾斜?答案是肯定的。看看中国近20年的投入,这是很明显的。美国是不是失去了优势?还没有。一旦有什么发生,美国及其盟友会有合适的方式应对,保护在那个水域的利益。中国要击败美国?可能要等下一个十年。」
另名IISS的负责国防和军事分析的詹姆斯·哈克特(James Hackett)说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确实有倾斜的倾向,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离,但是,这并不代表总体军力以及军力部署的能力出现了失衡。他说,另一个不应该忘记的事实是,美国军队积累了多年的作战经验和多年的训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