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如意算盤.......
台灣位於重要戰略地區,牽制中國南下就援南海島礁................
美國從北京手中拿下南海島礁再分享給南海各國.............
中國養南海人工島礁花上天文數字不划算
美國曾說花1小時炸爛南海人工島礁
這些南海人工島礁變中國高貴廢物...........
美台調整戰略力抗中國威脅 培養能力「從北京手中拿下南海島礁」
國際中心 2019年01月26日 16:00:00
美方建議台灣採「刺蝟戰術」
美國海軍派遣飛彈驅逐艦「麥康貝爾號」(USS McCampbell)24日通過台灣海峽。(湯森路透)
中國近期在南海和台灣海峽地區的軍事活動頻繁、高調派航空母艦耀武揚威,西方媒體指出,美台雙方都在調整戰略,因應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
美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25日報導,美軍正在研擬戰略,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太平洋戰爭,要讓陸戰隊有能力「從北京手中奪下南海島嶼」。
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考夫曼(Maj.Gen.David Coffman)日前在「海軍水面艦艇協會」(Surface Navy Association)的年會上表示:「整合型海軍行動對於奪取其他地方島嶼,無論是天然或人造的,都可能有其必要性」報導稱,考夫曼所言即是指中國在南海的人造島礁。
中國近幾年持續擴張南海勢力,持續在公海蓋造人工島嶼,雖然北京當局稱部會對南海島礁進行軍事化處理,但中國仍在此區域「動作頻頻」。
美單靠海軍還不夠 登陸行動是致勝關鍵
《美國之音》引述稱,美國近年來增加在南海的常態性自由航行頻率,挑戰中國對當地島礁的主權宣示。但中方反應卻越來越具軍國主義的傾向,近期將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6導彈部署在南海西北部,威力足以讓他們從美國海軍最長射程海上載台的距離外發射導彈,將美國軍艦擊沉。
中國國防部證實,東風 26型導彈已列裝火箭軍部隊(《新聞時時報》2018年4月26日) https://t.co/dWIVpaSmgh pic.twitter.com/fEGi7c41Gm
— 明镜火拍 (@MingjingLive) 2018年4月26日
報導指出,隨著中國軍事能力的增強,美國陸戰隊領導層認為,在美中2大軍事強權的競爭,美國海軍和陸戰隊不能單憑海上優勢贏得戰役,而是必須加上登陸行動,但登陸必定會遭到大量導彈攻擊,因此陸戰隊的新作戰構想,就包括在小甲板的兩棲作戰艦上配置更多武器,並將驅逐艦及護衛艦包括在兩棲作戰艦的打擊群裡。
美方建議台灣採「刺蝟戰術」
台灣方面,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25日指出,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迫使台灣重新思考其軍事戰略。美方也一直敦促台灣採行「刺蝟戰術」(Hedgehog Defense Tactics),以更多小型、廉價以及機動性強的武器,好針對靠近台灣海岸線的中國解放軍進行消耗戰,以守為攻換取空間,且已獲總統蔡英文採納。
Graviteam Tactics Operation Hooper MPLA Hedgehog Defense https://t.co/hUGZPaFSDo
— Agrippa Maxentius (@AgrippaMaxentiu) 2017年9月30日
報導稱,美方認為台灣不要一味追求像是戰機或戰艦等更適於對中國本土投射武力的大型昂貴武器。而按照上述戰略,台灣最優先需要的武器就是智慧型水雷,其次是無人機和飛彈。
台灣仍用傳統昂貴戰機 與美台外交關係有關
《經濟學人》指出,不僅可以裝設在小型快艇上,也可以安置在無標識的卡車的雄風飛彈正在量產,價格遠比戰機便宜,也能從台灣的公路網絡繼續操作。
雖然如此,文中提到,台灣仍未捨棄傳統戰略,因為大型坦克船艦,以及造價不斐的戰機仍具價值,許多人認為上述武器可以提振士氣。這雖然與「刺蝟」戰的小巧精神不符,但是可以達到外交目的,因為「美國是否參戰,牽涉台灣存亡命運。」
尤其中國離南海島礁很遠.......
運油發電物資都比中國本地貴好幾倍.........
還有人的薪水貴好幾倍...........
htmlgate wrote:
岛礁其实不贵的,只是美国相应产业垃圾才会觉得这类工程耗资不菲。
比其航母要安全,高效得多。
這可能是某個美國大兵的建議






若呆灣只能獲得 F-16V
又沒有取得更先進空對空武器
那偕同無人機可能是比較好的方案
問題是無人機要用什麼方式加入輔助空戰最具效益
依格式伴飛等待命令 一個是由地面交付命令
----------------------------------------------------
我覺得無人機的AI飛兩方面
一個是策略AI 伴飛AI 與飛機自動姿態保持飛行
----------------------------------------------------
飛機自動飛行絕對是航太系的專長
這個國外都已經成熟 包括客機都已落實 上次復興客機墜機
是因為右發動機墊子零件故障導致順槳 但飛行員誤判 卻關掉自動飛行 與左邊發動機
廠商有說即使關掉一邊發動機 飛機在自動姿態保持下仍能 穩定飛行
----------------------------------------------------
另外就是策略與導航
這個只要決策然後下命令給自動飛行軟體
由自動飛行軟體 決定如何將這命令 適當反映在飛機姿態改變
而不會超出飛機的控制範圍 並且能回饋飛機的 狀態給策略軟體做評估
----------------------------------------------------
策略軟體 以前玩過 lockon 我覺得就做得粉讚
你可以對僚機下基本命令.....然後去執行
AI戰機最有成效不是去纏鬥 而是用BVR壓制敵機進入劣勢
然後撤出待命 或是把命令權交出去
讓真人進去收拾
也就是盡量重量較輕的優勢以高速高爬升先爭取 佔位
然後發射飛彈 逼使敵方先放棄公式
---------------------------------------------------
那AI機該如何進入戰場
一個是由地面引導....但有缺點 對戰場掌握不夠及時 雙方太接近會混亂
另一個是伴飛真實飛機.......當需要由真實飛機下命令執行BVR掩護 發射完 在附近待命
---------------------------------------------------
伴飛的問題是否需要難度高的被動式影像辨識
可能不用
AI機先在一處巡航 由真人戰機接近該處 領取她要的伴飛機
AI飛機可藉由電子訊號接接近真人戰機
等接近到100公尺內 真人戰機可以在機翼各處裝光學發射器
無人機介由 主動訊號的3軸 偵知戰機姿態與距離.....這個以前動作捕捉都已成熟
然後無人機在伴飛時可由駕駛下命令
------------------------------------------------------
這些人才光找號稱AI領域人才難以找齊
去找開發模擬遊戲的遊戲商比較實在
搭配自家的航太人才
但有名的軟體又很少.......人才難尋路途應該很遙遠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