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美國的中國震撼——美中戰略競爭。

以下是自由時報2019/1/13登載的《星期專論》報導, 作者是2049計劃室研究員易思安: (顏色是我標誌的各關鍵字句)
------------------------------------------------------
◎易思安(Ian Easton)

在長達數十年的堅決否認後,undefined美國政府突然在二○一八年出人意表地坦承,已陷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競爭undefined。那麼,現在該怎麼辦?undefined既然競爭就是要贏,美國要如何才能贏undefined

要想取勝,美國人(以及台灣之類的盟邦)必須先瞭解這場賽局的本質。他們必須能夠回答以下幾個環環相扣的問題:他們為什麼要和中國競爭?為這場拚鬥付出的心力和代價,要到什麼時候、何種地步才合算?唯有回答以上問題,他們才能知道應該做些什麼。儘管這類核心問題幾乎沒有答案,即使有也不易回答,但我們仍有必要予以探討和論辯。

undefined美善意未改變中國 反支撐中共統治undefined
至今,若干事件已證明對中國的一般看法禁不起考驗。在〈與中國競爭〉(Competing with China) 一文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范亞倫(Aaron Friedberg) 指出,undefined被普遍認為將在undefined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undefined推動「改革開放」後成真的假設,其實都沒有應驗。美國的善意並未改變中國,反而無意中支撐了中國共產黨的統治undefined

對於中國未來前景的主流分析,還可能會繼續提出日後將被現實發展「打臉」的假設。 中共已從其新近掙得的財富中提撥鉅資,企圖主導論述,獲取塑造與操控全球菁英及大眾輿論的能力,尤其是在那些對北京當局最要緊的地方。

undefined二戰悲劇殷鑑 肇因誤判納粹德國undefined
儘管令人洩氣,但我們還是必須承認,國家針對其戰略對手做出拙劣假設的案例,在歷史上不勝枚舉。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大作《風雲緊急》(The Gathering Storm) 中,他描述了當時全球主要強權是如何誤判納粹德國的崛起。即使是在納粹展開侵略行動、衝突擴大到全球後,也幾乎沒有任何領導者能夠做出不會令其後悔莫及的決策。日本帝國也對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發動致命奇襲。

這些拙劣判斷的後果非常嚴重,造成數千萬人命喪黃泉、生靈塗炭,經濟更遭到重創,所有城市都被狂轟濫炸、夷為平地。歧視和仇恨一發不可收拾。納粹對歐洲的少數族群加以分類,並以毒氣撲殺數百萬猶太人。在亞洲,無辜的平民遭奴役與屠殺的血腥程度也不遑多讓。行徑一樣野蠻,只有手段不同。民主主義、自由市場、法治和公共辯論的文明之光,宛如風中殘燭。人類瀕臨墜入一個新的黑暗時代。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戰勝後,極右翼法西斯主義的威脅,旋即被極左的共產主義所取代。這次,全球的工業化民主國家,尤其是英國和美國,迅速地意識到危機所在,進而準備因應。二次大戰釀成的慘烈悲劇,促成對戰略競爭一定程度的嚴肅思考及重視。然而,我們仍在冷戰時期犯下戰略錯誤。

undefined雷根大國競爭戰略 崩解蘇聯終結冷戰undefined
在美國歷史學者威廉森.莫瑞(Williamson Murray)編著的《成功戰略:古今戰爭與和平的偉大勝利》( Successful Strategies : Triumphing in War and Peace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一書中,美國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總裁兼執行長湯瑪斯.馬肯(Thomas Mahnken) 教授主張,美國與蘇聯的戰略競爭,飽受四個拙劣的假設所困。美國的國家安全菁英多半墨守這些假設,而且在一九八一年雷根總統上台提出質疑前,這批菁英一直指導著美國的國安政策。這些假設後來都被雷根應對戰略競爭的成功證明為虛妄不實,進而促成蘇聯崩解。

第一個假定是蘇聯不會衰退,遑論崩潰。蘇聯將屹立不搖,而且相對於美國及其盟邦將愈來愈強大的看法,當時獲得廣泛認同。第二個假定是,對於影響莫斯科共黨政權的本質,華府所能做的微乎其微。任何以傷害蘇聯換取美國地位提升的直接嘗試,將導致危機與爆發一場毀滅性核子大戰的可能性增加,則是第三項假定。第四項假定是為了避免美蘇關係緊張,最好是對蘇聯採取圍堵和懷柔政策。由於莫斯科共黨政權不會被推翻,而且極度危險以致不能與之對抗,不論是誰可能都會期盼蘇聯最好會逐漸「鬆懈」,採取較不具侵略性的行動。

如今,同樣錯誤的假設仍在許多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只不過這次的應用對象是中國,而非蘇聯。這項命題的主要變數,始終是中共最終將會自發性轉變的假設。那些相信這項假設的人士辯稱,幾乎沒有必要圍堵與對抗中國,而是應該接納中國崛起,從而確保其政治轉型平穩過渡。他們還認定,積極鼓動北京政權的和平更迭,將是徒勞無功且適得其反的,最終還會招致危險。

下一場冷戰未必會像第一場一樣,以圓滿的結局告終。確實,若非雷根總統的大國競爭戰略奏效,美蘇冷戰或許會看不到盡頭。雖然我們現在視之為理所當然,但若是莫斯科當時面對不同的外在條件,蘇聯或許還可能苟延殘喘。要是真的如此,即使那場爭奪全球霸權、勝敗未分的鬥爭並未演變成世界大戰,整個世界將會更加黑暗,世人將活在更險惡的環境之中。

undefined美應聯合盟邦 力阻中共專制軸心崛起undefined
倘若美國及其盟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未能保持領先,明日世界將會是何種樣貌?中共的專制主義正在擴張其影響力,民主政府遭到顛覆,法治也受損。愈來愈多地方被不安全感和恐懼所籠罩。冒犯我們崇尚的原則、價值及規範,中國的強橫將會逐漸變成公理。雖然我們很難預見未來,但眼前的這些趨勢看來頗為嚴峻。

或許難以想像,但未來恐怕是中共及其領導的專制軸心(authoritarian axis)的天下。先進的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G)和人工智慧增強型機器(artificial intelligence-enhanced machine)可能使中國監控人民的範圍與效能變本加厲。

然而,我們沒有理由灰心喪志。未來世界將如何演變,部分取決於中國專制領導人的目標與作為,還有其他國家將採取什麼行動加以阻擋。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國的威脅,現在需要做的是少跟危險的中國菁英打交道,而是設法削弱他們。我們的口令應該是「多做事、少說話」。


星期專論 易思安
2019-01-13 12:31 發佈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自由時報2019...(恕刪)


表面上看: 這只是美國眾多智庫裏的一家之內的一個研究員的意見, 似乎觀係不大。 但鑑諸山姆大叔上至總統, 下至實務官員全是 '反中派' 或 '美國優先派'; 參眾兩院的兩黨議員甚至常比官員更激進反中; 這股思潮與作為將綿延數十年成為美國對中國策——猶如先前橫亙46年的綏靖政策懷柔中國一樣。
没事啊,不正面消耗怎么把美国送进历史垃圾堆?
现在只怕欧盟美国又玩二战王车易位那一套,所以还得等一波。
就怕美国没有刚正面的勇气。

giga giga wrote:
表面上看: 這只是...(恕刪)


真的嗎.國會議員不用向金主交代嗎.不然日後參選經費那裡找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自由時報2019...(恕刪)


美國怕被中國追過去,編一堆有的沒的。

誰都看得出來美國在怕甚麼。
競甚麼爭?

世界買賣石油,已不再單用美元; 美軍也開始力不從心,要從世界各地撤退。美國美元霸權倒下都應是3-5年內的事。

有貨幣互換,借美元可以還人民幣; 做生意可經一帶一路; 借錢可去亞投行; 通訊用北斗不怕西方竊聽; 過多幾年,連太空站都要問准中國先用得; 又不敢真的開戰,連5G競爭都要靠擄人勒索。

美國國內商人冶國,施政混亂,政府停擺; 國債金額龐大,還屢創新高;

和盟國關係轉差,各國皆欲擺脫美國控制。歐盟自建支付系統,並欲自行組軍; 兩韓和解,日本建軍,東盟不歡迎美軍;

中東方面,伊俄進佔美軍地盤,土耳其幾面逢源,以色列獨力難支。

美國已經步入窮途末路的困境。本來,如果今次可以剪到中國羊毛,霸權還可維持多一代。但經過蘇聯解體,日本迷失,金融海嘯,亞洲金融風暴,美國的招數,全地球人都知,中國又怎會中計!

狼0223 wrote:
真的嗎.國會議員不...(恕刪)


義和團現在還都在做白日夢嗎?

台灣旅行法, 亞洲再保證倡議,等等友台法案全都是美國參眾兩院兩黨高票通過, 且經川普簽署的美國法律; 還在做夢美國議員會幫中國講話。

真是再大聲也 '叫不醒裝睡的人'。

giga giga wrote:
義和團現在還都在做...(恕刪)


裝睡的人是你才對。

習主席都在談統一了,你還在心存僥倖嗎?
中国现在真的挺欢迎美国支持台湾的,不疯狂怎么让美国灭亡呢?
只怕美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又像二战的时候一样金蝉脱壳跑去欧盟。这个比较麻烦。
席主席也在說民主,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你眼睛長在褲子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