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幾個老屁股聚在一起打嘴砲。有一位老哥大吹大擂說,新疆的天網有多厲害又多厲害。心想:咱們能不能也搞一套來玩玩?
具體條件:
場地:500X1000公尺--大概就凱道連著自由廣場。
人數:10萬人--還好吧,每次大小運動都10萬人起跳。
監控目標:10人--假定境外第五縱隊要趁機搞破壞。
這樣子,軟硬體需要什麼樣的能力?知道版上臥虎藏龍,有竹科的,中科院的,當然對岸來的高手更不少。
劣者是個文組的軍盲。想了解是否可行。懇請賜教,謝謝。
之后带初步图像处理的智能摄像头,保证无死角
如果是海康威视最高端的产品,大概是半径20米的高杆上装三个
加上鹰眼系列(高清小视场)五台
再稳妥一点上补盲无人机2台轮班。
所有摄像头连光线,最终的数据量并不恐怖(因为在前端就已经初步分析完,传输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属于文字的KB级别)
后端保持15天的视频,价格不了解,不做这方面的工作。
服务器要求有能运行全国身份数据库能力,这部分是公安的,我们只是发送请求。如果是台湾人数就少很多,估计一个阿里巴巴的小型商用机房可以搞定。
这样的话视频部分就已经完成了,可以做到对每个人,车进行轨迹绘制。公安数据库我不清楚,我们当地端,处理100张脸的时间大概是5秒级,如果通过逻辑跟踪(因为如果某个对象被识别为人,那么它在之后的几秒钟之后移动还是人,所以不用再次处理,只要盯住就行了,消耗计算资源可以忽略),可以控制单个摄像头每5秒进出100人以内。
如果是人流量极大的极端情况,也只需要再加GPU(现在好像又专门算算算的AI芯片,可能一个就够了)就可以了。
而且每个人往往被不同的摄像头看到,如果可以容忍死角,通过彼此信息共享对计算资源的占用可以更小。
htmlgate wrote:
使用目前的4G基础...(恕刪)
這樣子是不行的啦!
就像劣者的小孫子,隨手畫了個長方盒子,然後就一邊比劃一邊喃喃自語:這輛車可以飛天,可以在路上跑,還可以在水裏潛航。
能不能請哪位大大具體說說:
要多少像素,每秒掃描多少次的鏡頭?每個鏡頭的監控區域,以及需要多少鏡頭?然後,既然是分散式的智慧鏡頭,要擷取、解析、標示、鎖定... ...需要多大的運算能力?比對的資料怎樣更新?每個智慧鏡頭之間以及和控制中心如何建構互聯網?還有,劣者最不解的:如何穿越屏蔽,例如--穆斯林女性的面紗,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口罩?
跪求解惑!
simonsu8879576 wrote:
前幾天,幾個老屁股...(恕刪)
第一,一般來說這種系統不是屬於大面積大量比對,是定點比對,比喻,我要監控101,就在101的四周重要道路設置,停車場甬道,經過的人,進入影像監控。所以不會像你說的,監控系統面對一個大廣場。
第二,現場軟體分兩段,物件化與動作/體型判斷+臉部影像擷取。物件化是把各種物體的影像獨立成為一個一個物件,然後再用辨識身型的方式將人臉擷取出來。這個loading非常小,如果考慮到你的攝影機是屬於好一點品質的攝影機,角度大,入攝人潮多,最好是使用個人電腦等級的CPU來做。如果人潮程度太多,就要分割責任區。攝影機A B C分割角度這樣
第三,完全不考慮網路傳輸塞車之類或速度問題,人臉圖像就是傳送到辨識中心,這就要看監控系統多大了,範圍越大,罪犯資料庫越大,電腦需求要越強。一般來說具有AI人工智慧DSP功能的CPU,比對一個人大概0.2秒以內吧。
這種伺服系統比較適合用平行電腦。監控系統越多,你平行電腦擴充越大囉,這真的不難。
這樣說吧,這種監控系統台灣一些民間公司都能做,找那種做生物辨識+安全的就有這種技術。差別只是擴大伺服器系統與網路而已,真沒什麼。
這可能得請這些機構弄好
一般軟體公司應該無力處理人臉辨識
光研究這種特殊的演算法
這套就花上不少時間人力成本
萬一市場有有其他套出現

你光靠這產品的公司馬上面臨危機
這還需要建立人臉資料庫 這個沒有公安單位應該難座起來
這類專門的可能就是學術機構先起頭 某個教授專研這塊
有產品樣子由大公司收購際續完善
不然就是要想祖國這樣的等級才能搞起來
基本特殊演算法都是需要學術單位某些過動兒怪咖
沒有他們平日的學術薪水來支撐 異想天開到處學習各領域的東西
不然這東西一般公司難起頭
光自駕車 特斯拉就燒不少錢




還憑憑出包 八他開源給學術去完善吧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