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不夠啊。設想匪軍對著灘頭連續炸射後,匪囉囉們一哄而上開始搶灘登陸。這系統一輪齊射後,,,灘岸仍在匪火炮炸射之下,誰能上前給它重新裝彈?我認為要構築地堡,冒出頭射擊完畢,就左右平移拉回掩體內,或用升降機收入地底,接受抗炸鋼板的保護,掩體內重新裝填畢,再推出發射。
alanchentw wrote:.設想匪軍對著灘頭連續炸射後,匪囉囉們一哄而上開始搶灘登陸。這系統一輪齊射後,,,灘岸仍在匪火炮炸射之下,誰能上前給它重新裝彈?.(恕刪) 感覺這個是在攔截遠火的,殲滅共軍的人海搶灘登陸戰術應該不適合用這個吧?
這樣的量,只是用來測試,真的要大量部屬至少數十套起跳,不過真的太貴,它的功用如果像美制方陣快砲一樣的功能,打開電源,自動索敵自動攻擊那就算了,但又不是這樣,似乎只是人工遠程操作,這套系統剛有風聲傳出的時候,本以為是方陣快砲的功能+遠程操作模式,當目標有陸,海,空不同來源時由人工判斷何者威脅最大,指定同類目標,電子系統自動鎖定接敵,到目前為止真的就是人工遠程控制...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太貴,此外有沒有在炮座底部設置彈藥庫與自動裝填系統,類似艦載垂發飛彈一樣自動裝填,一套彈藥箱射完,自動更換,所有彈藥量以砲管最大發射壽命為主要依據,畢竟現場無人作業,要補彈需打退敵人之後,順便換零件,耗材,如果砲塔被打爆那只能換整組
陳小春2525 wrote:感覺這個是在攔截遠火的...(恕刪) 遠火的末端速度比同射程彈道飛彈更快哩 !! 畢竟飛行彈道類似 , 而截面積阻力卻比彈道飛彈小 ~~如果台灣真能造出能攔截五倍音速遠火的機砲 , 世界各國一定爭相排隊向中科院搶購啦 !! 陸軍學術月刊第546期
alanchentw wrote:不夠不夠啊。設想匪軍對著灘頭連續炸射後,匪囉囉們一哄而上開始搶灘登陸。這系統一輪齊射後,,,灘岸仍在匪火炮炸射之下,誰能上前給它重新裝彈?我認為要構築地堡,冒出頭射擊完畢,就左右平移拉回掩體內,或用升降機收入地底,接受抗炸鋼板的保護,掩體內重新裝填畢,再推出發射。 這構想挺好!5分奉上===================L大難得發這類有了些意義的文章
alanchentw wrote:我認為要構築地堡,冒出頭射擊完畢,就左右平移拉回...(恕刪) 在海峽岸邊大興土木構工 , 肯定會被人造衛星或岸邊作業鐵殼漁船盯上啦 !!等到真的開戰時 這類陣地下場肯定就是如下 .....
呵呵呵,這年頭給別人貼標籤扣帽子都沒成本的咧。同樣只轉貼媒體報導,這篇又成了有價值的了。還傳統登陸戰咧。到現在為止,只要一提老共登陸戰,一般人的反應就是遠火,就是岸轟,這才是傳統咧。老共要求取第一擊能順利登岸絕對是利用 多艘 民間貨輪同時在近岸偽裝過境瞬間轉向就衝灘擱淺了。這時,所有阿帕契飛行員,還正在跑步登機預熱引擎咧這就是為什麼海軍近年來,不時釋出近岸雷達搜索,無人機近岸巡弋,成立 海面偵監指揮系統的原因前此曾有新聞指,一艘近岸慢速通過的外籍輪船,被海軍無線電問訊就是這個道理連美國曝光說抓到台灣民間私通北韓貨輪在進入台灣海域時,關掉識別碼以躲避追蹤就知道平時 台美雙方有沒有在盯著近岸船隻很清楚了。若還是有人不信我國海軍確實有在提防近岸貨輪轉向突襲不妨找個立委,好好在立法院問問,就知道了。
其實轉貼這篇報導的目的,一是為了提供此版討論話題二是避免本人對該項佈署的直接評論有失風度。這篇報導提到的是海軍出面買,看來是只想在幾個重點軍港,用少數人力操作,佈署打擊第一時間衝灘的部隊,而不是在敵人遠火,轟灘,大部隊登陸後才最後冒出來。真正要對付中共兵力登岸,一是要平日派出阿帕契,利用平日新手教練等等各種時機,就派往重點地區海際,在那裡 訓練兼警戒若真遇海軍岸際雷達發現可疑目標能立即通報後,掉頭前去攔截查看等同於空軍在空巡弋機的功能。(* 我還真擔心到目前為止,我軍到底有無打造這樣的架構,以防區責任範圍,聯接直通海軍岸際雷達,與留空訓練直昇機咧! *)此外,真要預防共軍發動非典型突擊,全國岸際,一定要要求各機步旅,平日出動雲豹車搭載 三零口徑以上快砲,負責在萬一真的有貨輪衝灘,而在空阿帕契遭對方在貨輪甲板上發射追熱飛彈擊落未能成功攔截,而我空軍在空巡弋機,又未攜帶對地武器,趕往現場也無效時,至少能在對方衝至灘前尚未擱淺時,能以高效火力,痛擊貨輪船橋指揮單位,好歹能有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