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美軍顧問團多次肯定 飛彈機動性戰略價值全台飛彈發射車數量將超過200輛

朱明 2018年11月02日

美軍顧問團也多次肯定機動車輛在防衛作戰中是靈活運用的重要兵力

雲峰中程飛彈、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雄三增程型陸基反艦飛彈以及量產中的弓三防空飛彈等,都將採用機動發射車來部署


近五年的漢光電腦兵推中,對解放軍海上船團與東南沿岸軍事目能造成嚴重兵損,飛彈機動發射車一直扮演著反擊的關鍵兵力,

美軍顧問團也多次肯定機動車輛在防衛作戰中是靈活運用的重要兵力,

國防部規劃的雲峰中程飛彈、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雄三增程型陸基反艦飛彈以及量產中的弓三防空飛彈等,都將採用機動發射車來部署,

未來國軍在飛彈發射車的數量將超過200輛以上,因機動性高,未來部署將會是全島各地跑透透。


據指出,近幾年漢光電腦兵推中,當攻擊軍(紅軍)以優勢的彈道飛彈對台機場、基地與重要政軍目標進行攻擊後,並取得優勢的台海制空權後,

防衛軍在反擊上,除了雄二E巡弋飛彈對東南沿岸500公里的軍隊集結地點與軍用機場等軍事目標進行反擊,
以及海軍雄二反艦飛彈的機動發射車對攻擊軍的海上兵力進行反擊,經常打亂攻擊軍快速進攻的節奏,並造成嚴重兵損,


這兩型飛彈能造成奇襲,主要是事先分散部署於山區以及全國各地的隧道中,
讓攻擊軍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其部署地點,加上機動雷達與通信車也分散各地山區躲藏,在戰場的存活率高,擔任反擊時提供目標位置的關鍵點,在機動部署的運用下,都讓攻擊軍要付出相當大的兵損。


機動部署提升戰場存活率 飛彈發射車成國軍關鍵戰力

雲峰中程飛彈、「飛戢二號專案」的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以及研發中「磐龍專案」的增程型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等,在飛彈量產前都先進行採購機動發射車,與相關通信控制車輛的整合

面對兩岸軍力已向中國傾斜,「不對稱作戰」中又以機動部署最能提升戰力保存,

因此國防部對具有遠距打擊兵力,己確定都採機動發射車的部署方式,

將量產的雲峰中程飛彈、「飛戢二號專案」的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以及研發中「磐龍專案」的增程型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等,在飛彈量產前都先進行採購機動發射車,與相關通信控制車輛的整合,待飛彈量產後就立刻形成戰力。


「雄三超音速增程型攻艦飛彈」除了速度可達3.2馬赫之外,飛行時間高達240秒,經換算射程已超過300公里
未來機動部署在北部與東部,中國軍艦在東部外海就必須遠離超過300公里以上

其中「磐龍專案」的增程型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是將原有射程150公里的雄三艦載型飛彈,經彈體加大射程超過300公里,以機動車來部署的陸射型,
經過首次的飛行實測,「雄三超音速增程型攻艦飛彈」除了速度可達3.2馬赫之外,飛行時間高達240秒,經換算射程已超過300公里,代表增程型的雄三飛彈構型穩定,未來將進入飛控與作戰的最終測評,
該專案可望提前完成測試,未來機動部署在北部與東部,中國軍艦在東部外海就必須遠離超過300公里以上。
2018-11-02 20:43 發佈
nt24759 wrote:
朱明 2018年11...(恕刪)


回文是美德
台灣重要軍武全面機動化佈署,對岸想要幾周消滅台灣武力,越來越不可能,登陸台灣更變成一不可能任務! 老共現在想的事需要阿湯哥招集Mission Impossible組對了。
我很懷疑那大傢伙戰時還有路可走
就算早就拿到CPLA情報全部開到預定位置
開戰40分鐘內2-3波含無人殲六 約8000-12000傳統彈頭命中
把各水電交通節點轟成稀巴爛
(就算能攔截, 剩下的防空導彈也不多了)
沒路走 下坡就是直接把這些機動車轟成稀巴爛

只是李淳風託夢給我: 這事不會發生


ntut.photo wrote:
各水電交通節點轟成稀巴爛


這些被教壞的小孩 老是講稀巴爛 事實上這些武器的爆炸力才沒有這樣可怕也沒有甚麼必要

攻擊交通據點 其實用子母彈(次械彈)布雷灑一灑就可以了 延時引信就訂在幾天內打完仗前

等到爆完了 仗也打完 這些馬路與橋梁就可以再次恢復使用 戰爭過後 大家還是要過生活的

基本上要去除這些雷不是很簡單的事 台灣軍方應該沒有太多遙控的除雷車或是相關機具

更何況開戰後單應付各主要機場的損害就忙到翻了 許多道路與橋樑恐怕沒有那樣容易處理

應該很少有勇士敢開機動車經過道路或是橋梁雷區 幾百公克的炸藥就夠把卡車給炸上天

多半這些機動車發射完一次武器就沒戲唱了 碰到道路的損害 要回去補給恐怕難上加難

有人說機動車裝飾成民用車輛就不會被打 唉 兵荒馬亂時刻那來的笨蛋還在物流運送物資

大型機動車一但開戰後還在亂跑 肯定有戲 稍微調查一下大概就會被認出來是裝甚麼武器

坦白講 雙方開這些機動車的兵士 有可能會是兩岸戰爭中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個族群

笨蛋,台灣的罩門一直都是在於人不是裝備
200台機動發射車操作人員365天24小時都在機動?
如果不是,那"平日"擺在幾個營區跟陣地?10個?12個?16個?
正常人的偷襲選擇該是營區還是陣地不是很明顯了嗎?
對地飛彈、巡弋飛彈可以事先輸入座標,射後不理。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則需要完備的資通管。重中之重就是雷達。有請飛彈兵的學長出來說明,從到達陣地到發射,需要多久?這段時間可是要命的任人宰割哪!

simonsu8879576 wrote:
請飛彈兵的學長出來說明,從到達陣地到發射,需要多久?..(恕刪)


這種機密怎麼可以說?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這些被教壞的小孩 老...(恕刪)


開戰後,民間經濟活動照樣進行,歷史告訴你,人還是要吃飯,喝水,上廁所,貨運當然照舊,誰說大貨車會停駛的。
simonsu8879576 wrote:
對地飛彈、巡弋飛彈可以事先輸入座標,射後不理。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則需要完備的資通管。重中之重就是雷達。有請飛彈兵的學長出來說明,從到達陣地到發射,需要多久?這段時間可是要命的任人宰割哪!

重點不在這裡,戰備有高戰備中戰備跟低戰備之分
高戰備佔1/4,人員裝備處於隨時發射狀態
低戰備佔1/4,人員裝備處於可以進入發射狀態
解除戰備佔1/2,人員裝備處於分離的狀態,進行其他活動或裝備保養
所以鎖定營區座標進行快速打擊
人員殺傷造成的喪失戰力,理論可以達到1/2~3/4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